-
1 # 吉月文
-
2 # 讀歷見聞
胡雪巖的死因出在1883年清朝股票市場的大崩盤上,他的破產與病逝並不是打輸了跟洋人的蠶絲貿易戰,盛宣懷、李鴻章從中暗算導致他失敗的說法,在事實上也是站不住腳的,他只是晚清大股災眾多破產者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先來看他跟洋人的蠶絲貿易戰
流傳很廣的說法是這樣的:胡雪巖高價收購國內的新絲,目的是壟斷對洋商的生絲出口,奪取在蠶絲貿易中的定價權,但隨後因為義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導致洋商不僅不再求購胡雪巖的蠶絲,反而相約一年之內不再從他手中購買。
其中更戲劇性的部分是:李鴻章、盛宣懷趁機聯手在官商兩道暗算他,使他的錢袋子阜康錢莊陷入擠兌危機,造成資金鍊斷裂而破產。
更陰謀論的說法是:李鴻章之所以幫盛宣懷搞胡雪巖,是要搞他身後的左宗棠,美其名曰“倒左先倒胡”。
這個說法是一個非常吸引眼球的好段子,裡面融入了中外貿易戰(蠶絲貿易戰甚至被吹成了中國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融入了兩位晚清商界頂級大佬(胡雪巖與盛宣懷)的商戰,更融入了晚清兩大重臣(李鴻章與左宗棠)的暗鬥。
但可惜這只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段子,真相事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洋商不僅沒有抵制胡雪巖的生絲,甚至連最後所謂的壓價收購都不大算得上,因為此前生絲的價格本身就很低。
在阜康錢莊深陷擠兌危機的時候,洋商的怡和洋行、天祥洋行買進了胡雪巖囤在手裡的15000包生絲,“每包生絲通扯價(平均價)為320兩白銀”。按這個價格,胡雪巖這批生絲的虧損大概在白銀150萬至200萬兩之間。
對胡雪巖的身家來說,這筆錢不至於讓他傷筋動骨,所以蠶絲貿易戰這個因素不是主要的。而蠶絲貿易的回款遲緩雖然算得上是一個因素,但這肯定不是李鴻章、盛宣懷做的手腳。當時跟洋商做生意就是這樣,貨賣過去只能拿到一小筆現錢,餘下的錢要等洋人把貨運回歐洲賣掉才能結算。
再來看阜康錢莊擠兌危機是怎麼發生的1880年代的投資熱點是鐵路、煤礦、輪船,這些產業是資本的寵兒,唐廷樞、徐潤等商界大佬都下了重注,他們的股票都是當時人們追捧的龍頭股,近代中國的第一次股市熱潮就是在那時候興起的。
1883年之前的清朝股市完全是躺著都賺錢的狀態,因此就出現了許多專門以買賣股票為業的人,他們炒賣股票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向錢莊的借貸。
大家都知道股市要靠海量的資金撐著,只要資金源源不斷地湧入,股市的泡沫即使吹出天際線也不會破。
所以,錢莊看到股市穩賺不賠自然樂於放貸收息,大量資金就這樣源源不斷地從錢莊、商號流入了股市。但是錢都投在了股市裡,正常商業活動籌錢就越來越困難,市面上的銀根越來越緊缺,大家手頭都變得越來越緊,股市增長也就難以為繼了,於是股市在1882年就迎來了牛市的大頂。
大頂之下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跌得相當慘烈,唐廷樞公司的股價跌幅達到93%。那些專業炒股的人都被套死了,他們無力償還錢莊的借款,錢莊“吸儲-放貸-收息”的套路玩不轉了,面對儲戶的爭搶擠兌紛紛破產倒閉。
而且當時股災不只席捲上海一地,南京、蘇州、寧波、溫州、天津等地都出現了商鋪倒賬、錢莊倒閉的風波。所以胡雪巖阜康錢莊遭擠兌破產,並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無辜的。
如果胡雪巖的錢莊能在股市風潮中,剋制對炒股者的放貸衝動,少一點貪婪;如果胡雪巖能在危機初起時,考慮到生絲貿易回款的時間問題而提前脫手,那麼他也應該能夠像唐廷樞、徐潤那樣東山再起。
所以,胡雪巖之死並不是傳聞中李鴻章、盛宣懷做的手腳,股市雪崩時沒有一個亡魂是無辜的。 -
3 # 帝國烽火
胡雪巖之死是由於胡雪巖之敗,而胡雪巖之敗則是有盛宣懷一手策劃,胡雪巖所代表的的是中國傳統商人,而盛宣懷所代表的是近代商人,兩者之間的較量也是兩代人的糾紛。
胡雪巖,19823年出生,盛宣懷1844年出生,胡雪巖比大21歲。兩人都為經商的奇才,但是二人又都依託官方,其中胡雪巖依附於左宗棠,盛宣懷依附於李鴻章,兩人之間的商業鬥爭只是“左李”之爭的延續,並最終以左宗棠和胡雪巖的失敗而告終。
這一切都要從蠶食說起,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生絲價格日跌,企圖壟斷絲繭貿易。而此時盛宣懷先大量收購,再向胡雪巖的客戶大量出售,造成胡雪巖將資金全部用來購彩蠶絲。
接著盛宣懷還收買各地商人和央行買辦,讓他們不買胡雪巖的生絲,致使胡雪巖生絲庫存日多,資金緊張。緊接著,盛宣懷實行他下一步的計劃,就是開始打胡雪巖的現金流的主意。
由於胡雪巖採購蠶絲,向匯豐銀行一共借了1000萬兩銀子,現在蠶絲囤積在手中,資金鍊斷裂,盛宣懷就和外國銀行事先串通好了,向胡雪巖催款。胡雪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先將阜康銀行調出80萬兩銀子,來補這個窟窿。
胡雪巖的這一個辦法,最終讓阜康銀行出現了現金斷裂,同時盛宣懷在上海坐鎮,把的聲勢搞得很大。一方面趁阜康銀行空虛之際,託人到銀行提款擠兌;一方面宣稱謠言,稱胡雪巖囤積生絲大賠血本,所以動用阜康銀行的存款,現在銀行資金斷裂,隨時都有破產的危險。在盛宣懷的鼓動下,阜康銀行很快出現了擠兌浪潮。
面對這種情況,胡雪巖想到了左宗棠,所以他急忙發電報給左宗棠。但胡雪巖所做的這一切,都在盛宣懷的意料之中。盛宣懷暗中扣下了胡雪巖的電報,致使左宗棠沒有收到,到了這個時候,胡雪巖也是無力迴天。
883年夏,胡雪巖被迫賤賣蠶絲,虧耗1000萬兩,家資去半,週轉不靈,風聲四播。1883年十一月,清廷再下諭旨,將胡雪巖革職,並讓左宗棠追剿胡雪巖欠款。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即在福州病逝。同年十一月,胡雪巖在貧恨交加中鬱鬱而終。
所以對於胡雪巖的失敗,出去胡雪巖的錯誤判斷外,盛宣懷也是推波助瀾,最終導致了胡雪巖的失敗。
回覆列表
胡雪巖和沈萬三一樣,都屬於民間傳說極為豐富,但真實史料記載非常少的歷史人物。
關於胡雪巖之死,現在也只能依賴於傳說,沒有特別可靠的記載。胡雪巖和左宗棠關係密切,是左宗棠籌措西北軍餉的有力助手。憑藉著和左宗棠的這層關係,胡雪巖成了晚清時期著名的紅頂商人。但隨著李鴻章勢力的崛起和左宗棠勢力的衰落,胡雪巖的生意自然開始走下坡路。而作為李鴻章在商界代表的盛宣懷,成為了新的紅頂商人。平心而論,盛宣懷未必刻意針對胡雪巖,但在商場上有的時候確實是0和博弈。至於李鴻章本人,他位高權重,犯不著刻意針對胡雪巖。有人說,胡雪巖是因為生意破敗,心灰意冷鬱鬱而終的。這只是一個傳說,未見得真實歷史就是如此。而且胡雪巖之死,本來就是甚為隱秘的世界,死後沒有大規模的出殯,而是非常隱秘的入葬。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世人都不知道胡雪巖的墓在哪裡。後來正大青春寶的老總,曾經在胡雪巖開辦的藥店胡慶餘堂做過學徒,從老輩人那裡得知胡雪巖就葬在杭州城外,墓碑上沒有刻字。後來由他出面確實尋訪到了這樣一個墓地,但是否真的是胡雪巖之墓,現在也不好下定論。
從胡雪巖去世時候的年紀來看也不小了,說自然死亡,恐怕也不為過。生意場上的失利是不是促成了他的死亡恐怕很難下定論,也許有一定聯絡,但未見得是決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