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20163090866

    特朗普為何慫,關鍵是伊朗頑強堅決抵抗美國的霸道,另一重因是伊核協議簽約國強烈反對美國退出協議,美國己看到撐下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只有認慫,與魯哈尼會談。這說明硬頂美國,才會贏。軟柿子會被人……。伊朗為他國樹立了榜樣。

  • 2 # 建國79761

    特朗普8月25日,在G7鋒會上,發現自己有些孤立無援,出現盟友反對貿易霸權的不滿情緒。最讓特朗普難堪的是伊朗外長扎裡夫在G7鋒會上顯身,讓特朗普感到無地自容。大家知道;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國與歐洲一些國家在伊朗問題上的立場出現裂痕,德-英-法與美國在伊核對立面不斷。歐盟抱團,孤立美國顯現,特朗普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對伊核問題,應該有所醒悟吧!。G7鋒會,氣候變化問題上,特朗普缺席,不難看出;這是精神受到壓抑,且對突發事件的不滿(指扎裡夫的來訪)。這充分反映出美國與G7和其它國家存在著眾多問題,存在著大的分歧。總之,任意妄為必然,走進死衚衕,最終結果是孤立無援走向失敗,喪失國格和人格,留給世人恥笑。

  • 3 # 毛開雲

    說說個人觀點:

    第一,美國總統特朗普想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晤,不是特朗普想會就能會的。特朗普已經10次提出與伊朗領導人談判,而且要求日本首相安倍訪問伊朗時促成美國和伊朗的談判,但均遭到伊朗的無情拒絕。為啥呢?道理很簡單,沒有誠意,空喊談判,誰與你談?特朗普稱在適當的情況下與魯哈尼會晤,特朗普估計很難找到這個適當情況,因為這是特朗普的一廂情願。

    第二,特朗普要與魯哈尼會晤,不是不可以,而是必須滿足伊朗提出的條件。8月27日,魯哈尼再次重申美國與伊朗談判的條件:一是重新回到伊核協議,二是取消對伊朗的制裁。這兩個條件,美國能答應嗎?答應可以談判,不答應免談。對於美國的極限施壓,伊朗態度非常明確,要打,奉陪到底;要談,拿出誠意。美國難道還沒有讀懂伊朗的意思,是否太后知後覺了?

    第三,美伊局勢正在朝著不利於美國、有利於伊朗的方向發展。一方面,法國G7峰會上,伊朗外長扎裡夫突訪法國,美國毫不知情,法國、德國、英國等伊核協議國中的歐洲國家,已經表示堅定維護伊核協議,堅決執行特殊結算系統,這對美國是沉重的打擊,對伊朗是強有力的支援。另一方面,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軍事施壓已經破產。美國要求伊朗石油零出口,美國做到了嗎?東方大國對伊朗石油的進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比美國製裁伊朗之前更多,每天達到20萬桶以上,美國能幹啥、想幹啥、敢啥幹?俄羅斯已經多次警告美國,不準對伊朗動武,俄羅斯的意思非常清楚,如果美國對伊朗動武,俄羅斯絕不會袖手旁觀。目前,美國進退兩難、黔驢技窮,對伊朗無計可施、束手無策。

    第四,美伊局勢最終必須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經濟制裁是美國慣用的手段,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此招已經不管了。何況制裁是把雙刃劍,你制裁別人,除了傷到別人也要上到自己,而且還要遭到別人的反制。軍事威脅更是吃不開了,哪個國家是嚇大嚇強的?美國嚇唬了很多國家,有幾個國家屈服於美國的淫威了?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解決不了問題,唯有談判、協商才能解決問題。而要談判、協商,必須態度誠懇,搞欺騙虛假不得行了。尤其是美國經常出爾反爾、言而無信,更需要美國以誠意和行動取信於世界各國。

  • 4 # 大俠46381

    特朗普要求伊朗做到不發展導彈計劃和核武器計劃,如果伊朗沒有野心,這個條件是可以辦到的,如果有野心美國就是攔路虎。所以雙方相對,伊朗現在進退兩難,只要美伊會談成功,和平是大有希望,

  • 5 # 老狼48440790

    特朗普在法國G7峰會期間,馬克龍費盡心思說服伊朗外長扎裡夫到法國與特朗普一會,解除伊核協議美伊僵局,特朗普裝聾作啞,不給馬克龍面子。裝腔作勢宣稱“將在適當的情況下與魯哈尼會晤"。是覺得法國總統馬克龍牽線搭橋不夠檔次丶還是覺得伊朗外長扎裡夫不夠格?結果惹得馬克龍發表“西方霸權終結"論,看來特朗普的推特內容又要“添彩"了。

    特朗普給臉不要臉,必遭更加打臉。馬克龍作為法國總統牽線,伊朗外長是一國外交大事的主持人和牽頭人,特朗普卻偏要擺臭架子“與魯哈尼”會晤,伊朗的回覆亮了:“美國必須解除所有制裁,表示誠意,伊朗才會與美國談判!"

    伊朗不是伊拉克,好進不一定好退。阿富汗美國陷進去18年,再造一個“阿富汗",特朗普不敢,美華人民也不答應。

    特朗普一個朝令夕改的偽君子,已經完全失去了信譽。美國從開始要挾伊朗的12條,到如今降為只要伊朗不製造核武器、銷燬彈道導彈和中程導彈,伊朗卻不上美國的鉤。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不到16天,就試驗中程導彈,憑什麼要伊朗銷燬導彈?

    過去一直以美國領銜召開的G7會議,如今連聯合公報也發不出,特朗普徹底撕裂了與盟友們的關係,美國完全被孤立,在伊核問題上更是下不來臺階,真是屎殼郎滾球,只有自己玩自己的,活該!

  • 6 # 新文化街男孩

    而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讓伊朗發表宣告只是法華人的表面文章,而其真實目的就是要借G7會議這個平臺,給美國和伊朗提供一個見面商談的機會。

    只可惜,特朗普不相信“別人嚼過的饃會甜”這個道理,老頭兒又很倔,不想吃嗟來之食,所以斷然拒絕馬克龍的好意。

    做為冷戰碩果僅存的唯一大國,美國很講究“門當戶對”:伊朗外長可以與法國總統見面,但能夠坐在特朗普對面的,非伊朗總統才行。其實,美國也想透過這一對比,變相降低馬克龍的身份,給其難堪。

    之前特朗普就曾經提醒過馬克龍,不要和美國爭搶話語權,伊朗危機的最終解決,還得美華人說了算。

    而就在美華人表態後,伊朗總統魯哈尼也發表談話,不反對在合適的場合,與特朗普會面。我們終於看到美伊兩國領導人有了“共同語言”,有了共同期盼。大家當然樂見其成,因為“談”總比“打”合算。

  • 7 # 橋本看日本

    特朗普的話你也會相信?他這樣說的情況是這樣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了促使本屆G7峰會獲得成功費盡心思。但美國方面放出風聲,不同意最後發表有關自由貿易的聯合宣告,這樣已經為峰會蒙上陰影。但馬克龍還是想有所嘗試,這就是想透過本屆峰會斡旋美國與伊朗的關係。

    美國與歐洲的分歧在於美國是注重美國自身的利益,而歐洲是注重國與國之間的協調。過去10年歐洲一直致力斡旋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關係,降低風險,促使地區的穩定。在經過艱難的談判,伊朗與其他六個國家簽訂了伊朗核協議,明確宣佈放棄核武器,而美國等國也撤銷對伊朗的制裁。但是特朗普總統不顧歐洲國家的反對,單方面退出了伊朗核協議,對伊朗加大了制裁。這樣使得地區局勢更加緊張。

    作為伊朗核協議的當事國,法國出面向伊朗發出邀請,希望伊朗外相前來法國談一談。如果時機成熟,法國還要促使美國與伊朗之間的直接會談。當時伊朗外長的飛機正在前往東亞,一聽到邀請緊急折返前往法國,伊朗外相與法國總統與法國外長舉行了會談。事後,美國方面放出風聲,美國事先不知道法國邀請伊朗外相前來法國,但事實真相併不是這樣。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工作午餐時,特地談到了伊朗問題。馬克龍總統告訴美國總統,法國已經邀請伊朗外長來法國,希望美國方面能夠直接與伊朗外長見面,當面談談伊朗核協議。但是特朗普總統當時拒絕了馬克龍總統的建議,認為現在不是見面的最好時機,要等時機成熟才會與伊朗方面會談。是美國關不了談判的大門,是美國喪失了緩和的機會。特朗普總統的適當時機說法,只不顧是一種說辭,對自己的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的一種掩飾,美國沒有誠意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想換手機,一直在糾結換什麼好。現在在港版三星s9+、一加七這裡猶豫不決,有什麼好的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