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喜歡秦腔更勝於京劇。為什麼呢?因為從秦腔的編劇、音樂、伴奏。到整個聲腔體系的演唱、舞臺表演,它的藝術感染力無疑是巨大的。從根本上說,戲劇的核心非喜即悲,秦腔的悲喜腔很符合戲劇的本質。再者,秦腔作為中國戲曲棒子腔的鼻祖,具有豐厚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
4
回覆列表
  • 1 # 乾杯安德烈

    提問者是懂戲的,而且是深愛秦腔。他舉了很多例子試圖說明秦腔的地位及藝術特色。而且我不想也無法否認他的觀點。畢竟秦腔也屬東方戲曲中極為有影響的劇種。特別是一個不懂秦腔的人,更不能為此說三道四!我只想用反推法來闡述我的觀點。他說到秦腔是戲劇的鼻祖,起碼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說唐明皇演的也是秦腔。我不太清楚,但我信。好!問題來了 ,228年前四大微班進京時,為什麼風頭正盛的秦腔,被京劇吸收了其精華後,不以其為根基,反被微調與漢調鳩佔鵲巢?讓京劇做大而被趕出了京城?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皇家及上層文人學士是進行了比較,才做出如此不講情面的決擇!依據也肯定是多方面的。比如戲劇性,文學性,藝術性,思想性,技術性,普遍性,都全勝於秦腔。那當然總體表現力也就優於秦腔了!所以說以秦腔為特徵的中國戲劇,雖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而集大成者卻為後起之秀的京劇。就是京劇能兼收並畜,取長補短,只通過短短百多年的發展,就確立了在中國戲劇史上,無法撼動的地位,上升為國粹!正是由於京劇的非凡表現力,高超的藝術性,程式化的虛擬表演特質,精妙絕倫的唱唸做打舞,令上世紀三十年代西方另外兩大表演體糸,德國的布來希特寫時表演體糸(主要成就於話劇)和蘇聯的斯坦尼斯拉夫時光挪移體糸(表現在舞劇和有些歌劇方面)而為之頃倒。並列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糸(中國是以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京劇虛擬表演體系),被列為世界頂尖藝術形式!八十多年前就確立了其不可替代的藝術地位。五十多年前就亨有國粹的殊榮!進入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京劇更是批判地吸收了另外兩大表演體糸的合理核心,大膽引入了西方交響音樂,與民族音樂相結合。堅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採用全新的編,導,演為一體的最佳化設計。形成了中國戲劇舞臺的樣板,步入頂盛時期!光是這些成就,秦腔能及嗎?更不用說出神入畫的高超表現力了!

  • 2 # 戲曲小白的自我理想

    我個人而已,更喜歡京劇的藝術表現力。

    我們先來說說秦腔,其歷史悠久,不管是真的傳言還是假的傳言,說其歷史從春秋時期優孟就有了秦腔的雛形,雖不太可信,但是能看出這古老的腔調歷史真的很長。

    有具體文獻記載的則是明初,有人帶同州棒子即秦腔入京,正德時期,同州梆子即為朝邑一代所重。到明末李自成時期,曾經以同州梆子為軍戲,這些都是有據可查。說明了秦腔的古老,是所有梆子戲的始祖。秦腔在西北地區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秦腔屬於梆子腔,京劇屬於皮黃腔。

    秦腔分為六大板式:箭板、慢板、二六、二導板、代板、滾板。京劇的板式:導板、回龍、慢板、原板、二六、搖板、快板、散板等。

    秦腔六大板式除滾板外都分為花音苦音兩大類。花音比較歡快,苦音比較悲傷。京劇的西皮音調歡快,二黃音調深沉。西皮二黃各有反調,反西皮、反二黃的音調比較悲傷。秦腔的板式是按節奏分的,而京劇的板式則更要分的更細一些。

    道白的區分,秦腔一般只說地道的陝西關中話,而京劇說韻白、京白,丑角還說蘇白。

    行當則都大體的分為生,旦,淨,醜。秦腔演員工什麼行當,有的是還是可以變的。而京劇演員工哪個行當,則就只專注的工那個行當,不輕易改變。

    秦腔幾乎沒有流派,有也是很少的幾種,而且承傳差,研究差,學習的人少。

    而京劇各行當有許多流派。老生有千三鼎甲、後三鼎甲,前四大老生、後四大老生,還有新的李少春派等,旦角有梅尚程荀黃,還有四小名旦,花臉有金郝侯裘,現在還有袁世海派,老旦有李派,醜行有蕭派。

    京劇的各流派都有許多演員學習,首先是不走樣的繼承,從劇目,從唱腔,從表演,從發聲,當然,現在也講創新,講有自己的特點,但首先是繼承。所以說京劇對流派有著非常嚴格的傳承。

    所以說京劇和秦腔,都是非常有魅力的劇種。而京劇又吸收了秦腔裡的特徵,發展創新形成了現在的國粹,二者是同源而異流。從心而論,現在的戲曲環境不如之前,各個劇種發展得有好有壞,京劇由於是國粹,在國家的扶持下這麼些年在不斷的發展,雖成績不是很突出,但總是在不斷的前進。而秦腔現在的受眾真的是越來越窄,由於是地方戲的緣故,在宣傳上不如京劇,由於秦腔室內化劇場的轉變,使秦腔在形式上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東西,這就要求秦腔更加精細化,更加程式化,秦腔在這種轉變中並沒有做的更好。而京劇,又吸收了其他各個劇種的精華,集大成於一體,又因北京是首都,經濟政治的發展帶來文化的繁榮,又因為京劇這種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的比較完備的表演體系和實踐體系,並且在流派上、程式化、精細化劃分得越來越細緻,並且繼承的非常好。秦腔在這方面則稍遜之,在繼承與發展上做的不太夠,唱腔上創新不多,劇目挖掘也欠缺,我希望秦腔的傳承認人能力越來越多,多多注重秦腔的傳承和唱腔,劇目的挖掘,使我們這個古老的瑰寶繼續發揚光大。

    個人覺得秦腔對悲劇人物的描寫與表現,為百劇之首非常有感染力。京劇講究京腔京韻,吐字清晰,字正腔圓。二者各有千秋,我希望京劇和秦腔都能發展的特別好,為弘揚中國的民族文化,保留這些屬於我們華人自己的聲音。

  • 3 # 魏青衣

    若單論藝術表現力,我想中國任何一個戲曲劇種,都無法與京劇相比。

    我很贊同答主@乾杯安德烈 的觀點,的確,歷史悠久並不代表藝術表現力就強,如果戲曲想要比歷史的話,那麼我想還沒有哪個劇種能跟商周時期就出現的儺戲相比,可是現在呢?全國那麼多儺戲,基本上所剩無幾,而且影響力極小,青黃不接,後繼無人,即便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可還是沒人繼承,估計再過一些年,就失傳了。

    可見,藝術表現力確實不是根據歷史來判斷的。那麼論影響力呢?

    誠然,在京劇還未出現以及剛出現的時候,秦腔是比較富有影響力,比如魏長生曾經就帶著秦腔戲班走南闖北,還留下了不少梆子腔系統的劇種。

    但是在戲曲界,如果要論影響力,最大的應該是崑曲吧?

    全國現在僅剩的兩百多個劇種,有大半受到過崑曲的影響,有近半劇種吸納過崑曲的特色,有十幾個有名的劇種裡,崑腔都在裡面佔一席之地。崑曲輝煌的時候,在戲曲界獨佔鰲頭兩百年,那時候戲曲界萬馬齊喑,唯獨崑曲一枝獨秀。這是迄今為止,除了崑曲外,任何一個劇種也達不到的水平。

    可是如崑曲這般富有影響力,在花雅之爭中,不也是被京劇給打敗了嗎?

    可見,藝術表現力也不是根據影響力來判斷的。那麼,藝術表現力應該是根據什麼來判斷呢?

    要我說,劇種裡的所有東西都要算上,唱腔、舞臺、文武場、名家、程式、唱詞……等等,而京劇中的這些東西,不能說可以超越所有劇種,但是起碼都處於頂尖的水平,尤其是京劇程式,可以說絕對是高山仰止的那種。

    而秦腔,這方面好像差的有些遠。

    另外,在戲曲史上,秦腔的名家就一個魏長生比較驚豔,而反觀京劇,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程硯秋等人,哪一個不是驚才絕豔?

    換句話說,在四大聲腔裡,梆子腔和高腔適合流傳,適合大眾口味,但是不如皮黃腔和崑腔,更比較適合走高階路線。

  • 4 # 貽生

    說實在的我喜歡聽現代京劇樣板戲,老京劇聽不懂,秦腔我喜歡聽,唱起來高亢激昂,聽著給人予力量,秦腔唱出西北人的豪爽,綜合來講秦腔的表現力更強!願秦腔走向全國,祝秦腔大繁榮,大發展,努力向前方!

  • 5 # ZBLiu

    想說秦腔表現力強,就直說,懂事的不會來跟你扳駁——各有各的愛好嘛。把京劇拖出來陪綁,就自討沒趣:京劇從四大徽班進京,在京師御前供奉,歷練了二百年,戲迷遍佈全國。秦腔,它不是個兒——出了三秦地面,戲迷數直線下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擺酒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