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教授說球
-
2 # 足球狂奔
卡達可能丟失2022世界盃主辦權,不能說完全與足球無關,因為本身就是足球那些事,但也算是政治事件,因為涉及到國際性以及本地國受益問題!
沒錯!卡達有可能不能主辦2022年的世界盃,正是由於前歐足聯主席普拉帝尼被法國警方抓走了!被問了15個小時啊!15個小時,對於一個前足聯主席來說,沒有一點證據敢問這麼久嗎?雖然說普拉蒂尼說自己是去做證人去的,我去,你做什麼證人要用15個小時?所以,普拉蒂尼問題是很大的,個人覺得!
那麼如果確實是卡塔賄賂了歐足聯的人,而取得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不是政治呢?其實也算是,因為卡達有錢,所以花點錢搞掂幾個人也沒問題的,那麼舉辦世界盃能帶來什麼呢?
當然,第一個就是國家知名度啦,全世界最紅火的運動就是足球,不是說你去現場看了,那叫一個人數,而是全世界都在關注你這個國家,你想想這個國家能不火?起碼在世界盃期間是火的!所以哪個國家都想舉辦!這 也是部分政治原因吧!
第二,經濟會帶來不可想像的收益啊!不要說別的,廣告,門票,飛機票,旅遊,購物!還有轉播權,這些想收你多少就收你多少,你在家門口擺個攤都能賺錢!這給國家帶來的收益是很大很大的!
第三,這個就是跟足球有關了,如果是用這些手段奪得舉辦權,那你覺得,卡達不會成為第二個南韓?分分鐘卡達就進了四強了!前面舉辦權都搞掂了,小小裁判搞不掂嗎?義大利被南韓廢了多少人,會點球的人都知道南韓在踢假球!所以你說這算是政治還是足球!我覺得都算!
-
3 # 努力變好的人
沙特、埃及、阿聯酋、巴林、利比亞,葉門、馬爾地夫等國昨天宣佈與卡達斷交,卡達對外交通也遭全面封鎖。卡達此前取得2022年世界盃的主辦權,鑑於此次斷交危機,有人開始擔心,是否會影響到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的舉行。
上述媒體報道稱,外界傳出中國大陸可能接手。中國大陸一直積極爭取世界盃主辦權,甚至卡達世界盃的主場館,盧塞爾體育場(Lusail stadium),就是由中國大陸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與卡達HBK公司聯合建造。這也是中國大陸公司首次以主承包商身分承建世界盃主體育場。
這不是卡達第一次遭遇外交危機。2014年沙特、阿聯酋與巴林三國,就曾以卡達支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與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為由,對卡達召回大使。經過科威特、阿曼的調解,8個月後,爭執落幕。
這次情況顯然更加嚴重,預期危機也將持續更久,因此已有人開始擔心,是否會影響到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的舉行。
-
4 # 一歲時就很帥680
確實有些人對國際足聯和卡達看不慣,不是因為足球本身,而是因為金錢和政治。
原因是因凡蒂諾的一系列改革計劃可能會讓處於足球金字塔塔尖的歐洲利益受損。
很明顯,這三大改革都涉及重大的利益分配,而且對足球發展中國家有利--他們將有更多機會和頂級球隊交手,而且可以從增量的足球蛋糕中分得更多東西。
國際足聯還打算把世俱杯和世界盃賽事的大部分轉播收入,劃歸一個由軟銀集團牽頭、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支援的投資財團,因凡蒂諾本人將任這個財團的監事會主席。預計國際足聯將因此陸續獲得250億美元收入。
對於目前佔據主要足球蛋糕份額的歐洲球隊來說,因凡蒂諾的改革將導致目前的執行機制完全被打亂。
比如,世俱杯新賽制將讓歐冠比賽失去吸引力,從而失去贊助和轉播份額。
正是由於世俱杯改革的金錢之爭,歐洲堅決阻擊了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擴軍計劃。
二、政治之爭:財團背後的國家曾和卡達不對付
敏感的人可以注意到,前文所說因凡蒂諾把國際足聯身家交付給的那家國際財團中,除了軟銀,還有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的資本。
這本來沒有什麼。但是,恰好這些財團股東背後的國家曾和卡達不對付。
2017年6月-8月,卡達掀起了一系列“被斷交”的潮流。
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埃及、葉門、利比亞、馬爾地夫、模里西斯、查德先後以卡達干涉巴林國家內政、支援恐怖主義活動為名,宣佈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
這場罕見外交事件的領頭羊,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深層原因是,卡達較為西化的發展和生活方式不被傳統的薩拉菲主義者接受。
此外,卡達與穆兄會、伊朗的關係,也讓沙烏地阿拉伯等國覺得過於熱乎。穆兄會和伊朗被認為是對中東傳統王權和遜尼派世界的威脅。
這場政治之爭至今仍然餘波盪漾。國際足聯的財團夥伴施加一些壓力,阻撓一下卡達已經獲得的世界盃主辦權,是有可能的。
三、開個秘密會議就能換了主辦權並不容易
雖然有金錢和政治的複雜杯葛,但要說開個秘密會議就能換了主辦權並不容易。
一方面是授權有問題。開秘密會議的是什麼人?是否有權力決定更換主辦權肯定引發爭議。過去24名國際足聯執委控制投票權,導致2015年國際足聯醜聞大爆發的餘波還在。
假如真的要換卡達,亞洲有條件短期準備好的國家不多。日本有奧運會,中國有冬奧會。而且接這個攤子還得考慮卡達的感受問題。
當然,一些跡象似乎在顯示,想揪住卡達世界盃申辦期間弊案的力量很大。
80年代的足球巨星、前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在這個敏感時刻因為涉案被捕就令人浮想聯翩。雖然這件事在繼續抵消卡達主辦權的法理性,但似乎更會讓國際足聯難堪。
不管卡達的世界盃主辦權爭議最後結局如何,至少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盛大賽事的另一面:不僅關乎奇蹟、戰術、美好記憶等,也深刻地關乎著金錢和政治。
-
5 # 不隨意人生
體育雖然說獨立政治,但總會有政治的因素在背後影響。勞工事件、天氣因素和申辦受賄事件,哪件拿出來說,都有政治因素會摻和在裡面。要說是小事也可,應付一下就過去,要說是大事也可以,怎麼應付也過不去。
回覆列表
已經是觀點:
在2010年,卡達出人意料地獲得了2022年世界盃舉辦權舉辦權,他們在投票中擊敗了澳洲、日本、南韓和美國,這在當時的國際體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從客觀的環境分析,卡達不是舉辦足球世界盃的理想目的地。通常世界盃都是在夏天舉辦,可卡達夏天的高溫環境,不適合舉辦大規模的足球比賽。現在不得已,2022年的世界盃舉辦時間可能要改到12月份,也就是冬季。這個時間點與歐洲五大聯賽是有衝突的,相應也會帶來很多困擾。
從卡達意外獲得世界盃的舉辦權之後,以美國FBI、瑞士、法國等多個司法部門為代表就對國際足聯的貪腐情況進行了調查。截止目前為止,為卡達獲得世界盃舉辦權投票的22名國際足聯高官中,已經有16人被指控腐敗、捲入FBI案件,或者違反職業道德但未被定罪。
這次貪腐調查涉及面廣,影響深遠,包括前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前歐洲足協主席法國傳奇巨星帕普拉蒂尼、德國傳奇後衛貝肯鮑爾,都在接受調查,很多高官已經收到指控。
從種種調查的結果來看,政治因素在其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卡達利用財力,賄賂了很多國際足聯的官員,而且還聯手法國等一些盟國進行經濟利益輸送,包括收購巴黎聖日耳曼,創辦拜因體育等。
可以說,只考慮足球的因素,卡達是沒辦法獲得世界盃主辦權的,這是政治運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