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為敘史
-
2 # 聞道不止
井田制出現於商朝,商朝疆域主要位於中原腹地,土地平坦,耕地被劃分為很多大方塊,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西周時期,周王朝分封天下,土地歸國家(周王室)所有,被分封的君王及貴族等只有土地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井田制的產生主要原因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的低下。井田制規定:一井分為9個方塊,100畝為一個方塊,稱為“一田”,一人耕種大約100畝(約合今70公畝)。周圍的8塊田為私田,由8戶耕種,私田收成全部歸耕戶所有,中間一塊是公田,由8戶共同耕種,收入全部歸封邑貴族所有。如此的劃分和設計,便於農戶在耕種私田時能打理好公田。
東周時期,是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鐵器的大規模使用和牛耕的普及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春秋晚期,井田制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逐漸被瓦解。
到了春秋晚期,以魯國為代表的各諸侯國為增加收入,進行稅制改革,無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畝納稅,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國有向私有的轉化。
土地私有化最具標誌性的事件是秦國的“商鞅變法”。公元前361年,商鞅在秦國實施改革,主要內容有:“廢井田”、“開阡陌”、“民得買賣”、承認土地私有。
-
3 # 欲雲談史論今
井田制其實就是藉田制,或者說是藉田制的一種理想化模式。根源上,這是在生產力水平低下前提下,古人為了保證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而設計出來的一種集體生產製度。
商周以前,中國剛剛進入青銅時代,鐵製品還未能得到大規模應用。在如此簡陋的生產工具水平下,農業種植所需要的大規模灌溉體系,大片農田的平整、種植、收割等等農活,都難以依靠單一的農戶家庭來獨立完成。因此,商周時代農業種植都必須依靠基層農民的集體生產才能得到持續性的發展。
從現代考古發掘出來的各種遺蹟判斷,商代還是處在奴隸社會。因此,商王國的農業生產是依靠大量底層奴隸的免費付出勞動而完成。這就是說,商代社會還處於奴隸制生產模式。但到了商代末期,隨著底層奴隸的反抗日益激烈,奴隸制生產模式愈發難以維持下去。
藉田制之所以由周人主導,是因為周人部落相當弱小,部落人數也不是太多。弱小的周部落既不能靠掠奪其他部族之人當奴隸,也無法獲得超越時代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為了在惡劣環境和落後的農業技術生產水平下維持生活,周人不得不另闢蹊徑,創立出與奴隸制生產完全不同的生產模式——藉田制。
藉田制是周人鄉遂制度的基礎,而按徐中舒先生《先秦史稿》所說,鄉遂制度中的“鄉”即“家族公社”,“遂”即“農村公社”。這就意味著,藉田制實際上是一種原始農村公社生產模式。藉田制下,國家把田劃分成“公田”和“私田”:公田由公社內所有民眾共同耕作,並因付出“勞役租”而獲得一份私田;只要將公田上的農活幹完,公社成員就可到自己私田上勞作,而且私田之上的產出不需再交稅。
藉田制的公社性質意味著,公社內所有成員一律平等:不但政治地位相同,報酬也是同樣大小或產出基本相近的一塊土地。公社成員彼此互幫互助,在遇到困難時能互相救濟、互相幫助。所以傳說中在周文王時期,周國達到了“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的理想社會程度。因為藉田制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社會成員在政治地位上保持平等,經濟上貧富又無法拉開差距,所以才會令周人社會整體上顯得較為和諧,社會成員都“好讓不爭”。
這種政治、經濟上都相對平等而自由的生產製度,對比商王國治下的奴隸制生產模式,當然就更受底層民眾的歡迎。藉田制下,每個藉田公社成員都能獲得一塊“私有”份地;相比較商王國中一無所有的奴隸,這無疑更能激發底層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所以在商周之交,在藉田制就意味著一次土地革命!
周人與商人的反目成仇或許還存在著許多其它政治因素,但兩大部族之間生產模式的根本衝突,卻是這兩大部族最終必將決一死戰的根源所在:在藉田制的強大號召力下,商人奴隸紛紛投奔周人,讓商人奴隸主的統治根基越來越搖搖欲墜。
正因如此,在《逸周書·大聚》中周公旦才總結道,“分地薄斂,農民歸之。水,性歸下;農民,歸利”,“先設其利,則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在著名的牧野之戰中,商人軍隊“前途倒戈,攻於後以北”的政治基礎,正是因為藉田制的強大號召力。
在商、周之交藉田制因其先進性,而得到了當時廣大底層農民的真心擁護;可隨著時間流逝,藉田公社的弊端也就隨之出現。因為其公社屬性,所有成員的政治、經濟地位一律平等,導致社會成員收入無法拉開差距,無法進一步激發底層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得整個西周社會的土地生產效率在緩慢下降。為此,後人對藉田制的弊端進行了深刻揭示:“地利不可竭,民力不可憚(充分發揮);不知之以時而民不知,不告知以事而民不為。”(《管子·乘馬》)
長期低下的生產效率,迫使周人從西周晚期開始就對藉田制進行了種種改革。周宣王的“不藉於千畝”改革,就是改革藉田制的第一次嘗試。後來在春秋時代,齊國管仲的“相地而衰徵”,晉國呂詒甥的“作爰田”,鄭國子產的“廬井有伍”等等,都是對藉田制進行私有化改革的種種嘗試。但無論是哪一次改革,都無法脫離當時還是青銅時代的客觀現實。因此,這些改革雖然都是將王室或公室土地的私有化,但因為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始終還是無法擺脫集體化生產的模式。因此,這時所謂的“私有化”,都是私有化給貴族階層,而不是底層農戶家庭。
直到戰國時代後,隨著鐵器大量興起,單個農戶家庭已足以勝任農業生產,才出現了“廢井田、開阡陌”之類將土地完全私有化到個人的田制改革。因此,井田制的出現有其歷史必然性;其衰敗,也有其必然性。可在春秋戰國時期,對於井田制歷史沿革的認識似乎比較混亂,所以有相當一部分當時的著名學者(如孟子等等)認為它早在夏、商時代就已流行。但以井田制(藉田制)的公社屬性而言,在奴隸體制下誕生“藉田公社”的可信度並不高。
-
4 # 歸藏易數硃紅兵5331
井田制最初是合理的輪作休耕。把地塊分割清楚。能清晰的記得那塊地要種,那塊塊休耕。
種植過後休耕的地塊雜草叢生。都要在冬季來臨前大火燒一遍。如果沒有井田的溝渠,會形成大火蔓延開來。
井田制度還能有效地保護莊稼不被野豬侵襲。就是有野豬也把損害降到最低。
井田制度能最好的收取貢品。在遠古時代封主要向上交貢。在夏代都是王朝的人直接進入封地,選取最好的一塊收割,作為貢品。井田制度面積均等利於收貢。
利用分封,井田制度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分封自己的孩子就是幫他建立好井田。但是有規定的大小。
回覆列表
井田制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
1.當時生產力低下,只有依靠大規模的人力才能提高糧食產量,使統治階層和普通百姓獲得足夠糧食。
2.當時由於實行分封制,土地名義上歸國家所有,但實際上國王對諸侯的控制力很弱,所以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諸侯,實行井田制,也能夠鞏固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