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牧漁子

    夏朝還不是一個強權時代,所面臨的敵人主要來自周邊部落,正因為這些部落常常發起對夏政權的挑戰,才成為夏朝需要防禦和打擊的物件。

    一、夏朝的統治模式不是集權政治,而是邦聯式的共生模式

    夏朝政權的確立,以夏啟“家天下”為標誌,把原先的部落聯盟上升為國家和朝廷的概念中,但那個時候的統治力並沒有波及很遠。夏朝的統治中心在豫西和晉南一帶,曾多次遷都。其實那個時期,沒有什麼都城的概念,只是有了統治需要,夏王帶著一幫主力人馬搬個家而已。這個遷徙說明的是夏王指揮自己的軍隊拿下了一塊兒地盤,為了更好維持對這裡的統治,就把家搬到附近。但夏朝不會直接管理周邊的各個部落,而是以大哥的姿態出現的,周邊的部落給夏王進貢,代表臣服了。即便進貢,也不一定拿著大量的糧食或者牲畜,有的部落臣服也就是象徵性的,比如派個使者送個羽毛作的帽子。

    這種關係,不是身體和四肢的關係,而是大哥和小弟的關係。就好像現在的北約一樣,美國是大哥,歐洲許多國家是小弟,大家會叫保護費給美國為首的北約,但並不受北約統治。這個屬於聯盟,更為近似的是獨聯體、英聯邦等邦聯形式。所以,夏朝要解決的不是周邊少數民族是否入侵的問題,而是自己在華夏部落大聯盟中的大哥地位是否穩定的問題。

    二、夏朝的威脅來源於周邊部落

    夏朝初期,就發生過太康失國和少康復國的事件。奪取夏朝政權的是東夷族的首領后羿。華夏部落聯盟是在黃帝時期就形成了,這個部落族群位於黃河中下游流域,其族群的構成來源於遠古華夏人和東遷的西羌人及西進的東夷人,可以說血統並不單一。這些融入中原的族群共同形成了華夏族。但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自己的獨立性。后羿就是融入華夏部落中的一支,趁太康懶政的機會,后羿帶領自己的族人造了大哥的反,自己立了仲康為王,後來乾脆廢了仲康,自己當上了大哥。少康之所以能打回來,是因為少康逃到了自己母親的部落,聯合反后羿的力量,最後奪回了政權。

    像后羿這樣的部落還有很多,要麼為了和鄰近部落搶地盤,要麼為了和大哥見高下,要麼因為停止了朝貢關係,自己想單獨幹,都會和夏王朝構成對立。夏王總是依靠自己的威望和實力號召大家一起去征討他。如果夏王無道,失去了周邊部落的支援,那麼,單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還呆在這個大哥的座位上。“昔伊洛竭而夏亡”,商部落正是在自己有個小團隊的時候,趁著夏朝核心統治區域鬧旱災,一鼓作氣取而代之。

    在生產力及其地下的夏朝,夏王朝面臨的敵人,往往是周邊的部落,或搶資源、或搶地位、或反抗壓迫。這個爭鬥過程也是華夏民族進一步融合和成熟的過程。

  • 2 # 流眼淚的小孩

    第一個是統治階級的腐敗,第二個是被統治階級的反抗,第三個是夏部族與其他部族的矛盾,第四個是商部族的虎視。

    親佞遠賢。對於奸臣、佞臣,姒癸總是親之愛之,比如他的身邊有個叫趙梁的佞臣,他淨會溜鬚拍馬,阿諛諂媚,專投姒癸所好,並教姒癸如何狠狠地盤剝、壓迫下級,可姒癸這個傻二愣非但不狠狠地修理他,反而還大大地重用他,比如修建傾宮、酒池等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工程,就多半都是趙梁給他出的餿主意。可以說,姒癸能有這麼壞,這裡邊起碼有一半的功勞要算在趙梁的頭上。每個昏庸的統治者背後總有一個跟他一起昏庸的大臣,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有錯。

  • 3 #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這得從歷史的典籍中去尋找。

    這第一個敵人當說是商。

    夏桀無道,成湯趁機領導商族向外擴張,在鳴條之戰中,一舉俘獲桀,夏朝滅亡。商湯在諸侯的擁戴下登上天子之位。《史記》說 ,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

    再一個敵人,那就可以說是后羿了。

    呂思勉說,夏朝的大事,有傳於後的,莫過於太康失國和少康中興了。太康是啟的兒子,他的弟兄五人作亂,由此失國。政權被有窮氏后羿所奪。當然後來后羿被殺,有窮國滅,政權又重回夏朝軌道上來。

    說到敵人,還有一些人無視夏朝,不承認它的存在。

    我想這也算吧。這主要是由於夏朝沒有直接的文字材料留存於世。所以得不到國外學界的公認。國內也有,比如胡適,他提出東周以上無史論。

    當然,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甲骨文以及簡帛的出現,人們對商世系有了較系統的認識,對商先公世系也有了進一步較清晰的瞭解。這以由於商先公處於夏朝,這樣就促進了人們認識的轉變,對夏朝有了新的認識。

    第四,東夷部落的威脅。

    我們古代都講夷夏之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傅斯年對夏朝的認識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並且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和高度評價。從此人們對三代的認識更加清晰系統。這就是夷夏東西說。

    傅斯年說,三代及三代前期,存在東西兩個系統,如仰韶和大汶口,河南龍山與山東,二里頭與商,周與商夷。這兩個系統由對峙而爭鬥,而混合而發展。也就是說夏面對著東夷部落的威脅。

    當然,也有人以為夏朝當時是一個整體結構的國家,是中央集權的貴族國家。就像西周那樣,有姒姓、有親戚、有異姓、也有功臣,當然也有關係疏遠些,甚至有過反叛的。所統治勢力範圍已到達東夷所在山東,在那裡有屬國存在。如窮氏、寒浞氏、有鬲氏、斟灌氏、有仍氏。

    剛開始他們對夏中央政權還是恭敬的,相處和諧。如皋陶偃姓,益贏姓,都是東夷部落,一個跟著大禹治水,一個做舜的司法官,後來在禹那裡地位不低。不過後來東夷勢力壯大崛起,對中央構成威脅,於是才有了防風氏被斬。防風氏漆姓,屬萊夷部落。不僅如此,東夷與夏中央的鬥爭還體現在啟與益、啟伐有扈、后羿代夏上。

    第五,自然災害的影響。

    夏政權內部不僅有部落之間的爭鬥,而且有來自天災的危害。於是遷都就成了尋常事。夏政權曾歷經十次遷都。一遷山西陽城,二遷河南陽城,三遷陽翟,四遷斟尋 ,五遷商丘,六遷斟灌,七遷原,八遷老丘,九遷西河,十遷斟尋。

  • 4 # 蜀北一

    自逐鹿之戰後,蚩尤戰敗,東夷族附於華夏,但即使是經過了堯舜禹乃至夏啟之後,東夷族任然是華夏族內部最不穩定的因素。

    可以說,夏王朝所面臨的最大敵人,即夏王朝統治下的東夷人!自公元前2070年,夏啟建立夏朝,“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夏后氏成為華夏諸部之首!雖然在夏啟建立夏朝之初,有扈氏起兵反對,但這是師出有名的戰爭,因為有扈氏認為,首領之位不該屬於啟,而應該是伯益。

    從2012年寶雞市石鼓鎮西周戶氏家族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銘文可推測,有扈氏與夏啟一樣,都是屬於大禹的直系後裔或者說是與大禹一樣,同出西羌集團,是大禹成為華夏首領的有力支持者之一。

    可見,有扈氏與夏啟的戰爭,是不滿夏啟繼承最高權力的戰爭,而不是要篡奪天下大權的戰爭。但當時夏朝治下的東夷人則不一樣,不論是東夷人後羿,寒濁還是後來的商湯,都與當年的蚩尤一樣,妄圖奪取天下的最高權力。

    最終,太康失國,后羿和寒濁篡奪了天下大權,而在少康復國之後,東夷人商湯在幾百年後,徹底滅亡了夏朝。

    因此說,夏朝的敵人,有很多,如朋友們所說的什麼統治者昏庸,奢侈無度,不學無術等等都是很正確的,但還有一個就是夏王朝統治下,還有“遠大目標”的東夷人。最終,風水輪流轉,在炎黃部落擊敗蚩尤的多年以後,東夷人終於翻身做主,滅了夏朝,成為天下之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是趙惠文王,會接收韓國上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