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星農村小哥

    (一)田地整理

    【田地整理包括選地、整地和棚子的搭建。】

    田地的整體要求土質疏鬆、利水,地勢平坦、(沙性土壤最好)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可以大規模機械化操作。

    整地:根據地形按水勢、風向進行整地。首先,將田間雜草及上一季遺留下來的農作物廢棄物清理乾淨;在翻耕之前,施撒生石灰或草木灰,起到調節pH值和殺滅土壤中雜菌、害蟲的作用;之後,用大型旋耕機或農用翻耕機進行翻耕;最後,開溝起廂,廂面最好以80cm~100cm寬適中,以便排水和行走。

    搭建遮陽棚:在處理好的田地上進行遮陽棚的搭建。南方地區可選用平棚,北方地區,風雪偏大,以拱棚為主。

    (二)菌種製作

    菌種製備流程和常規食用菌類似,分母種、原種和栽培種,注意技術控制,按需生產。避免菌種存放過程老化,活力降低。沒有生產能力的基地優選口碑好、生產正規的菌種公司採購,避免因菌種質量問題造成生產受損。

    (三)播種

    準備好了菌種,還需要準備75%酒精,刀具,盆子。用酒精將刀具,盆,進行消毒備用。將菌種剝去袋子後,捏碎至直徑1.0 ~ 1.5 cm大小的菌種塊放入盆裡。按照每畝300斤菌種量撒播於整理好的廂面上,之後覆土3-5cm。播種後,需要進行覆膜操作,起到保溫保溼,並能適當通氣的效果,給羊肚菌菌絲營造一個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

    (四)營養袋補劑

    在播種後大約一週左右,菌絲將長滿廂面,形成“菌霜”,這進行整個生產管理中關鍵的一步,外援營養袋新增。按照每畝地平均1800個外源營養袋的標準交叉的扣放在廂面上。

    (五)保育和催菇

    這裡麵包括菌絲的發菌情況、長勢。菌絲的健壯生長離不開合適的溫度、水分和營養供給。因此,保育環節的主要工作是栽培場地的溫度、水分和營養控制。

    催菇是羊肚菌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的關鍵操作,催菇的目的是創造各種不利於羊肚菌繼續營養生長的條件,使其在生理層面發生改變,進而轉向生殖生長

    (六)出菇管理

    就是羊肚菌小菇形成階段,注意保持空氣溼度、溫度,土壤水分的調節,避免空氣乾燥和溫度過高會對羊肚菌幼菇產生灼燒,溫度太低對幼菇會凍死,從而影響產量。

    (七)採收

    成熟的羊肚菌需及時採摘,若不及時採摘,極易造成羊肚菌過熟,商品性狀質量下降。採摘後來不及時銷售的鮮菇要及時乾製,可用烘乾機進行乾製。烘乾徹底的羊肚菌裝入密封的塑膠袋內儲存。

  • 2 # 蜀鄉阿偉

    羊肚菌種植技術

    1、溼度管理:羊肚菌喜溼,生長環境必須保持溼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較多,溫度合適,則菌絲體、子實體生長良好,如早春遇乾旱,必須適時澆水。

    2、溫度管理: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6℃的溫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出16℃),都會影響子實體的發育。

    3、病蟲害防治:菌絲與子實體生長都會發生病蟲害,以預防為主,保持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播種前進行場地殺菌殺蟲處理,後期如發生蟲害,可在子實體長出前噴除蟲菊或10%石灰水予以殺滅。

    4、適時採收:子實體出土後7-10天成熟,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菌蓋表面蜂窩狀凹陷充分伸展時即可採收,採收後應清理泥土,及時曬乾或烘乾,裝於塑膠袋密封保藏。

    5、乾燥加工:羊肚菌乾燥加工時勿弄破菌帽,可利用烤煙房烘乾或曬乾,勿用柴火煙燻,以免影響質量,按質量分等級後盛裝在塑膠袋內,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儲存。

    羊肚菌的種植條件

    1、溫度溼度:羊肚菌是屬低溫高溼型真菌,3-5月雨後多發生,8-9月也偶有發生,生長期長,除需較低氣溫外,還要較大溫差,以刺激菌絲體分化,菌絲生長溫度為21-24℃,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4.4-16℃,空氣相對溼度為65%-85%。為此,栽培時間應在11-12月。

    2、日照空氣:微弱的散射光有利於子實體的生長髮育,忌強烈的直射光。

    3、土壤條件:土壤pH值宜為6.5-7.5,中性或微鹼性有利於羊肚菌生長,羊常生長在石灰岩或白堊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黃色壤土、沙質混合土中均能生長。

    野生羊肚菌的鑑別

    1、形態:野生羊肚菌相對於人工的個頭相對較小,顏色相對較淡。

    2、氣味:野生羊肚菌香味濃於人工羊肚菌 。

    3、口感:野生羊肚菌口感更細嫩。

  • 3 # 清湯燉蘿蔔

    羊肚菌種植注意溫度,培育種時需要高溫滅有害菌,種植溫度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到4~16℃,種植前先疏鬆土壤,開啟菌棒如果有發黃現象菌體已壞不能再用,種植後15天左右如果有白絮狀的東西應該菌體已形成,這時應該用遮陽網擋光不能暴曬以防溫度過高壞死。

  • 4 # 農村阿龍gg

    在說羊肚菌的技術要點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羊肚菌實際產量和栽培技術是否成熟。如果沒有做詳細的市場調查冒然跟進之後讓投資打水漂。

    據《北京農林科學學院資訊所》報告指出,從五十年代起科技工作者就進行了人工馴化栽培,但到目前為止,羊肚菌的栽培還在實驗階段,多年前在廣東和四川就有羊肚菌的栽培報道,但經過多年還沒有進行規模性生產的實踐,技術不成熟,產量也較低。所以在考慮這個專案或者準備做的養殖戶還是得慎重考慮!

    如果您想馴化栽培,我可以來說明下種植的幾項要求

    第一,羊肚菌的生長環境:羊肚菌的生長環境相對比較特殊,羊肚菌生長的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羊肚菌在火燒過的地塊生長的比較多,一般在中性或者微鹼性的土壤中,土壤為黑色最好,有些種植戶還有在楊樹林,果園等地方栽培也是可以的,對溫度的需求比較嚴苛,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溫度有著不同的要求,溫度為20度左右,溼度為70%左右,對光照要求不高,比較耐陰,另外生長環境的速度要求比較高。在瞭解羊肚菌的生態情況之後,就能很好地種植了。

    第二,栽培料也就是羊肚菌的種植所需要的配料這裡提供三種配方

    (1)玉米芯40%、木屑20%、豆殼15%、麩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2)農作物秸稈(粉末)74%、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3)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4)料水比為1:1.4

    第三、拌料後,堆積發酵20天左右,料溫最高達到60 ~70℃,含水量達60%左右,然後裝袋(必須消毒處理,才可進行接種),規格17*33毫米的塑膠袋,每袋裝料0.5-0.6千克。在100攝氏度溫度下常壓消毒10h以上,冷卻後,菌袋兩端接入菌種。

    菌袋培育:在20-22℃溫度下培養30-35天,菌絲體能夠長滿袋,就可以進行栽培了。

    第四、室外生料栽培,在半陰半陽的地方,土質疏鬆,菌袋直接接觸土壤,同時也需要注意土壤溫度變化,溫度需要保持在12-22 ℃之間保持散射光條件,防止Sunny直射,然後再用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釐米,再加以保溫保溼,適當撒上水。

    室內脫袋栽培,在菇房消毒後,每一層床面上鋪一塊塑膠薄膜,然後就鋪3CM厚腐殖土,然後逐個排列,大概排列40個,排列完後噴水、加土,然後保持土壤溫度和空氣溼度,一個月後可長出子實體,南方地區在3月中下旬至4月份出菇最佳。

    注意事項:注意溫度以及栽培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馬尼亞軍事工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