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哲趣味談
-
2 # 歷史夜孤城
張良的祖父,父親曾“五世相韓”,張良算得上名門之後,家境殷實。他為何會追隨混子出身的劉邦?
第一個原因:志同道合秦國滅六國一統天下,張良家族世代效忠的南韓被滅,張良也由貴族變為平民。他一心只想為南韓復仇,甚至弟弟死了都是草草埋葬,散盡家財,豢養死士。
秦始皇東巡,張良找了個大力士,造了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在博浪沙準備襲擊秦始皇的座駕,可惜最後只擊中了秦始皇的隨從的車。
在陳勝吳廣起義後,張良也召集了數百人,加入反秦的浪潮。可以說張良的前半生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反秦復仇。
劉邦本來是個泗水亭長,跟秦國本來沒有大仇,但秦二世時期,秦國大興土木,從各地徵調民夫,劉邦奉命押送這300多人去服徭役。當時,服徭役的民夫大多都是累死,餓死,這300多人知道去了是凶多吉少,還不如逃跑或許還有出路。這樣就每天都有人逃跑,劉邦一看這也沒法交差了,乾脆就都放了,但有人跑到官府報信,說劉邦謀反。劉邦索性順勢而為,躲進了芒碭山,準備起事。
張良國仇家恨與秦國不共戴天,劉邦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而這兩人卻是志同道合,在張良投奔景駒的路上相遇了,張良也就放棄了投景駒的念頭,投靠了劉邦。
第二個原因:張良雖有經緯之才,卻無統帥能力可能有人會問,既然張良被稱為謀聖,為何不自己統兵復仇?
答案是張良不會掌兵。這是經過驗證的,史料記載: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時時從漢王。《史記》說的是張良沒為過將領過兵,常常都是跟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的,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的角色。
其實張良是領過一次兵的,是得到項梁的幫助隨著韓王成去光復南韓,結果是與秦軍亂打一氣,互有輸贏,沒佔到便宜。
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史記》可以看出讓張良帶兵簡直是焚琴煮鶴,暴殄天物。張良的才華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劉邦本身水平較低恰恰需要張良來輔佐,張良在劉邦這裡也可以完全的施展自己的才能,雙方各取所需。
第三個原因:劉邦悟性極高,雙方有共同語言張良曾偶遇黃石老人,老人見他孺子可教,便授予他《太公兵法》。並告訴張良這是兵法天書,是姜太公所著,可以指揮王者之師。
張良見到劉邦後,將《太公兵法》說給他,他竟然能聽懂。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史記》別人都聽不懂,這不就說明劉邦的軍隊是王者之師嗎?雖然這段史實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劉邦雖然底子薄,但悟性極高,和張良這個級別的謀士溝通沒有任何障礙。反過來說,劉邦如果是個愚者,張良怎麼會甘心聽從於他?
第四個原因:劉邦尊重張良,信任張良。劉邦混子出身,說話總愛帶零碎,甚至當上皇帝后也是一樣,有時候,不光罵,大臣跪奏,他還要騎人家脖子上。但劉邦對一個人特別尊敬,這個人就是張良,對張良的稱呼一直都是稱其字——“子房”,其餘的人都是直呼其名,甚至綽號。
劉邦在進入咸陽後,看到秦始皇宮殿驚呆了,住進去就不想出來了,這個時候樊噲來了勸劉邦,七七八八說了一堆,大概就是天下未定,這樣的做法是很危險的,劉邦送他一個字“滾”,繼續在裡面享樂。這個時候張良看不過去了,來勸劉邦,和樊噲說的是一個意思,劉邦聽了之後,立馬撤出秦宮,還軍灞上,並與秦民“約法三章”。求樊噲心裡陰影面積,同樣的話咋待遇差別這麼大呢?同時也可以看出劉邦對張良的敬重和信任。
有這樣一個有大志向,聰明絕頂,志同道合,信任自己,讓自己振翅翱翔的統帥,張良怎能不死心塌地的追隨?
蕭何本是劉邦的上司,劉邦是個亭長時,蕭何就是縣長大秘了,他為何也要跟著比自己官階小的劉邦呢?
第一個原因蕭何不想“擔事兒”陳勝起義後,天下有很多郡縣殺了郡守,來響應陳勝,沛縣縣令害怕被殺,也想舉事。但蕭何跟他說:“您威望不行,您得找個威望高的,芒碭山裡有個逃犯劉季,老百姓都服他,可以讓他牽頭”。後來,縣令反悔要殺蕭何,結果被沛縣百姓殺了,眾人推舉劉邦為頭領。為什麼推劉邦呢?
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史記》蕭何是個文官,他膽子小,怕失敗了株連九族,於是就跟著劉邦了。
第二個原因劉邦對蕭何委以重任劉邦在前線領兵打仗,後勤需要個“大管家”,選來選去就是蕭何了,一是這工作蕭何拿手,二是劉邦和蕭何是故交,於是,就把家交給了蕭何,同時也是把後心交給了他,他若反叛劉邦將死無葬身之地。
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史記》劉邦不惜得罪眾人,以功狗比喻群臣,來襯托蕭何,蕭何怎能不感激劉邦?
第三個原因蕭何有治國之才,需要有伯樂相馬蕭何在沛縣時,公務員考試總是第一名,上面有人請他入朝做官,他拒絕了,他知道秦朝不能長久,他日城門失火必殃及池魚。在隨劉邦攻入咸陽後,別人都是爭搶金銀珠寶,而蕭何把秦朝的書、地圖、治國法典給收藏起來了。為以後治理國家,省去了很多麻煩。
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史記》蕭何真乃“相國”之才,而劉邦恰恰能提供天下最大的平臺給蕭何發揮的空間。
回覆列表
張良和蕭何兩個人跟從沛公劉邦,情況是不一樣的。
1、蕭何的情況:一是怕誅滅九族;二是蕭何個人適合在後方支援
蕭何是有機會成為頭領的。當年蕭何等人看著天下大亂,起義紛紛,就和縣令商量起義反秦,而縣令是秦朝任命的官吏,老百姓不喜歡,所以打算擁護罪犯在逃人員劉邦為頭領,縣令開始同意,後來反悔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大家一起努力把縣令殺了,開始商量誰來坐頭把椅子,蕭何和曹參等人因為是文官,害怕起義失敗被誅滅九族,於是就擁立劉邦當槓把子。帶頭起義是高風險高收入的事情,一般人還是不敢做的。
我們從歷史上的事實來看,蕭何是標準的技術性官僚,不是那種能扛大旗帶隊伍謀反的人,踏踏實實做他的文職工作,留守關中,輸送資源幫助前線的劉邦和項羽爭鬥,最後也落得個漢初功臣之首,漢朝建立後,制定完整的規章制度,這是蕭何最好的結果吧。
2、張良的情況:一是無人理解他的謀略;二是無人可輔佐了
張良開始的時候是個熱血青年,僱傭猛士打算搞個爆炸性的事件:去襲擊秦始皇,無奈秦始皇一直有主角光環籠罩,荊軻刺秦王不行,張良也不行。後來張良遇到了一位老人,據說是黃石公,給了他一部書讓他好好研讀。
苦心人天不負。後來天下大亂,作為南韓的堅決支持者,張良終於有機會復興南韓了。不像《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等了好幾百年。無奈兩人最後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劉邦的支援,南韓得以復國,張良的心願已經達成,順便幫助劉邦出謀劃策。
張良也用他的謀略遊說了一些人,很多人一聽都很懵逼,只有劉邦聽得津津有味,張良慨嘆天授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