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沐瑾年
-
2 # 凱西讀書
泰戈爾是印度近代最偉大的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他於1861年5月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裕的貴族家庭。1913年以《吉檀迦利》成為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位亞洲人。1915年英國國王授予他“爵士”榮譽,1919年他抗議英國血腥鎮壓印度群眾運動而宣佈放棄這一榮譽。
泰戈爾會用英文與西方社會精英交往,他的文學成就與思想受到西方文學界和學術界的的敬佩,20世紀時,他的影響力很大,他是新潮思想的一部分,這為他爭得了國際話語權。
訪華期間,由徐志摩和林徽因擔任泰戈爾的隨同翻譯,我們都知道,徐志摩曾留學劍橋大學,留下了很多優美的詩篇,大才女林徽因更是在英國生活過一段不短的時間,兩人的英文水平很高。
1929年4月22日,《晨報》曾刊發新聞稱泰戈爾詩聖一行於“十五、十六兩日,暢遊六橋三竺各名勝,十六日下午四時,應省教育會及各公團各學校之請求,在省教育會講演……”。
遊杭州期間,泰戈爾寫下了不少詩篇,尤其讚美西湖的“山站在那兒,高入雲中,水在他的腳下,隨風飄蕩,好像請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動”最為優美。該詩透過徐志摩向媒體翻譯釋出,由此可見,泰戈爾在西湖所寫的詩句不是中文。
泰戈爾的詩作表明了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把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他的詩作語言質樸,卻又充滿了不凡。他的詩作表達出天人合一的與印度古代的聖哲一致,令人從他的詩作中悟出很多感悟。中國一些著名的作家如郭沫若、冰心等深受他的影響。
猶記得高中時,從圖書館借了許多本泰戈爾的詩集,趁著午休時間一本一本地抄寫,藉著他的詩集慰藉自己深受數學荼毒的心。
天空沒有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
3 # 小小的條條框框
泰戈爾是印度近代最偉大的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他於1861年5月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裕的貴族家庭。1913年以《吉檀迦利》成為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位亞洲人。1915年英國國王授予他“爵士”榮譽,1919年他抗議英國血腥鎮壓印度群眾運動而宣佈放棄這一榮譽。
泰戈爾會用英文與西方社會精英交往,他的文學成就與思想受到西方文學界和學術界的的敬佩,20世紀時,他的影響力很大,他是新潮思想的一部分,這為他爭得了國際話語權。
訪華期間,由徐志摩和林徽因擔任泰戈爾的隨同翻譯,我們都知道,徐志摩曾留學劍橋大學,留下了很多優美的詩篇,大才女林徽因更是在英國生活過一段不短的時間,兩人的英文水平很高。
1929年4月22日,《晨報》曾刊發新聞稱泰戈爾詩聖一行於“十五、十六兩日,暢遊六橋三竺各名勝,十六日下午四時,應省教育會及各公團各學校之請求,在省教育會講演……”。
遊杭州期間,泰戈爾寫下了不少詩篇,尤其讚美西湖的“山站在那兒,高入雲中,水在他的腳下,隨風飄蕩,好像請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動”最為優美。該詩透過徐志摩向媒體翻譯釋出,由此可見,泰戈爾在西湖所寫的詩句不是中文。
泰戈爾的詩作表明了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把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他的詩作語言質樸,卻又充滿了不凡。他的詩作表達出天人合一的與印度古代的聖哲一致,令人從他的詩作中悟出很多感悟。中國一些著名的作家如郭沫若、冰心等深受他的影響。
猶記得高中時,從圖書館借了許多本泰戈爾的詩集,趁著午休時間一本一本地抄寫,藉著他的詩集慰藉自己深受數學荼毒的心。
-
4 # 蒼胡頡
1924年泰戈爾訪問中國時,來到杭州。當時,為西湖美景所感動,泰戈爾用孟加拉語即興寫下了一首關於西湖的詩,由徐志摩透過媒體讀給了中國讀者聽:“山站在那兒,高入雲中,水在他的腳下,隨風飄蕩,好像請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動。”
泰戈爾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的,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都是使用泰戈爾的詩歌。
泰戈爾是“大自然的兒童”,他的詩歌如同Teana,“純澈乾淨,不容渣滓”,裡面有“最純真的性感”,有著大自然中萬物最自然的生長姿態,伴誦著星辰新奇的軌道之聲,宇宙和諧的韻律之音。
1913年,泰戈爾詩歌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時,他就說:“當詩剛一寫成,還是如鮮花初開的時節,我便把這些詩歌唱給孩子們聽,他們聚在一起,學唱這些詩歌。到了七月,在閒暇時間,在雨季即將來臨的黃昏,在夜晚的月光沐浴下,孩子們就圍坐在露天歡唱這些歌兒。”《吉檀迦利》獲獎理由為: “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在泰戈爾的作品裡,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與情感的自由表達。泰戈爾捕捉了大量關於自然界的靈感。他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迴音;他將自然界的一切擬人化。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讓鳥兒和雲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如“當你的纖足在無憂無慮的歡樂中倏然疾行,那金鈴的丁當聲甚至會刺傷虛空的微風之心。”
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詩人和散文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在這些作品中,無處不展現著作者關於自然,關於愛情,關於人性,關於人類和平的讚頌詠歎和呼喚及謳歌。
泰戈爾的一生創作中,他用清新自然的文筆,謳歌和抒發對整個大自然、整個人類,以及整個宇宙間的美好事物的讚頌,讓整個人生充滿歡樂與光明。這種愛的思想在作品中主要體現在歌頌愛情、讚美自然和描繪童真。例如《烏爾瓦希》中“當你在眾神的前面舞蹈,你使得新奇的韻律軌道瀰漫於太空,烏爾瓦希,大地因此顫抖了;綠葉青草和秋天的原野起伏搖曳,大海洶湧地響起一片韻律的浪濤,繁星撒入太空——那是斷線的珍珠從你胸前跳躍的項圈上脫落;因為突如其來的騷動,人們心潮澎湃。”
泰戈爾讓讀者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愛的思索。他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巧妙地隱去了一些苦難與黑暗,而將所剩的光明與微笑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讀者。例如“你宛若不遮面紗的黎明,烏爾瓦希,你沒有羞澀。
誰能想象那創造你生命的光華楚痛地四射?”“你那纖塵不染的光彩,出浴自大海的泡沫,潔白袒露,宛若一朵素馨花。哦,烏爾瓦希,你這永恆的青春,難道你曾經嬌小,羞怯或是含苞欲放?
難道湛藍的夜色曾經是你的搖籃,你沉睡在奇光異彩的寶石輝映著珊瑚、貝殼和夢影般遊移的動物的地方,一直睡到白天顯露出你這富麗的花朵已鮮豔盛開?古往今來,所有的人都鍾情於你。烏爾瓦希,哦,你這無窮無盡的奇蹟。”
在所有的譯者中,冰心、鄭振鐸的譯文最為精美,是中文和孟加拉語完美融合的典範,真正實現了“信、達、雅”的翻譯精神。
最後讓我們以泰戈爾神諭般的靈性呼喚來作結尾吧,“你是什麼人,我的讀者,百年之後讀著我的詩?”
回覆列表
1924年,泰戈爾曾來過中國杭州,隨行的有徐志摩。是用孟加拉語寫的,由徐志摩翻譯成中文讀給中國讀者聽:“山站在那兒,高入雲中,水在他的腳下,隨風飄蕩,好像請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動。”
泰戈爾的詩充滿正能量,能讓人明白很多道理,是黑夜裡的燈塔,讓人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