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腳踏一枝梅
-
2 # 共賞五千年
如果他能一直在丁原身邊,
說明他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
還能說明丁原對他十分器重......
如此這般——丁原極有可能名列至“18路諸侯”,呂布就理所當然成為“一代名將!”
雖說丁原當時實力不是太大,但也是“說的上話”的人物,何進召其進京表明其必然會成為風口浪尖,把控時局式的人物!如果平穩過渡,就算其沒有掌握主動而獲得大利,也會因此而成為各方博弈、拉攏的物件,自然而然地加官進爵,名聲大噪!有了政治資本,其也能乘機大大擴充自己的實力!
在這用武之時,呂布如果一直不離不棄,正好會派上大用場,那麼自帶光環的他成為“一代名將”絕對不是問題!不僅收了丁原更加地“大見親待”,還會成為“國名偶像”——以其的威名和忠義,外加又高又帥又白,估計就連後來的曹公也會羨慕嫉妒恨地說:“生子當如呂奉先啊!”
且說以丁原的實力和政治資本,用心經營,混個“18路諸侯”是非常沒有問題的,排名應該還會比較靠前!但由於其本身學問不高,其人——
《英雄記》:“為人粗略,有武勇。”可以看出其沒有最終逐鹿天下的雄才大略,顯而易見其註定不會走的太遠——要麼被人吞併,要麼投靠“雄主”!那麼這個時候呂奉先就要“粉墨登場”哪!
且不管局勢如何,呂奉先如能一直“不離不棄”,那麼他的忠誠和勇武將“奇貨可居”,必然會成為下一個“三顧茅廬”或“屯土山關公約三事”式的人物!如此其才算真正獲得新生,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真正舞臺——成就一代“將業”......
-
3 # 森林小草
謝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如果按題主的意思呂布忠於丁原,他的結果怎樣?依歷史的丁原為人,呂布必死董卓之手,就沒有後來呂布殺董卓之事了。原因如下:幷州刺史丁原是大將軍何進之召,與董卓進京鏟去宦官十常待的,因何太后不允許何進的主張。丁原就滯留京城,官拜執金吾,兼併州刺史。而丁原是勇武有餘,謀略欠佳的人。在地位,聲望,勇武,謀略各方面都不是董卓的對手,丁原反對董卓純屬以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連整個東漢滿朝公卿外加各地反董武裝力量都扳不倒董卓,一個丁原就想螳螂擋車。當時在朝反對董卓的人都沒有好下場,依附董卓的人可保命和升遷。從這點看丁原是個十足有勇無謀的莽夫。如果呂布忠於丁原,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董卓肯定是不會放過呂布的。二,也許人們認為丁原的死,是董卓害怕丁原或呂布,就用金錢官爵收買了呂布,而引起內鬨除掉了丁原。其實不然,這只是董卓善於謀略,會權衡利弊,用武力解決丁原,勢必要發生流血傷亡的,是不划算的,浪費了兵力資源。用計謀就不會有傷亡,只死丁原或他的家人,其他連丁原的部下全部都歸董卓所有。象何進死後,他的弟弟何苗繼續掌兵權,董卓都除掉了,何苗是皇親國戚,有權有兵,都對董卓無可奈何。何況丁原乎?三,呂布在歷史上與丁原並不象《三國演義》裡是義子義父的關係,相反丁原並不信任和重用呂布。蒼蠅不盯無縫的蛋,丁原和呂布之間如果沒有矛盾,董卓是不會去策反呂布的。正如以後董卓與呂布一樣,董卓只把呂布看成一條看門狗,為點小事還大發肝火,用矛擲向呂布,要不是呂布身手快,他就被刺死。之所以王允同樣能策反呂布殺董卓。要想呂布忠於某個人也是不可能的事。以上是史事顯微鏡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
4 # 劉一千五
如果呂布定海神針一般地釘在丁原身邊,呂布的命運不致於白門樓那麼糟,至少不會讓張飛罵得那麼難聽。"三姓家奴″可是呂布跳槽不謹留下的後遺症,這病症讓呂布沒有朋友,只有敵人。一路殺伐無立錐之地。
東漢自黃巾起義後,朝綱敗壞,法網虛設。就象一盆豌豆,被貓撞倒了,滾得滿地都是,這一顆豌豆一個江山,先兼併為大,先佔山為王。所以才有各地州縣的割據勢力擁兵自重,自以為是,誰也不服誰。
丁原的勢力和董卓差不多。相比較而言,丁原比較清高,又及董卓"捨得″,更不及董卓惜才挖牆角。呂布在丁原手下,幹得並不如意,所以,董卓的高價上位一到手,呂布立馬反水。不但找了"新父",連"舊爹″的人頭,及大部分軍隊也捧上。這才是董卓的大手筆。
如果呂布死心蹋世,富貴不能動,威武不能屈地站在丁原大旗下,丁原處事謀劃,呂布疆場衝殺。要割據塊再大點的地方,也是可以的。董卓那麼殘暴,也得收斂些罷。如果丁董對決一場,丁原會打贏,董卓一敗,不死也得回西涼。漢末就沒董卓之酷烈了。如果丁原戰死,呂布單幹或投別人,人們也可原諒他,那戰死,與弒父,畢竟是兩回事。在白門樓上,劉備也只好閉口不言了。
但是,呂布跳槽一回晦氣一回,終於自己把自己搞慘了,落得個人頭掛在竹杆上示眾的下場。
-
5 # 井夫子
呂布是三國時的一員猛將,後來,被荊州刺史丁原看中,收為義子,擔任主簿,實際上是擔任丁刺史的侍衛長,可以說丁原就像是一個伯樂一樣,在當時丁原和董卓還勢均力敵,分別為荊州刺史丁原和西涼刺史董卓。呂布的作用也非常大,例如在廢帝問題上分歧嚴重時,在董卓安排的一個酒會上,丁原和董卓差點打起來,要不是看到丁原背後“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的呂布,董卓真想動手殺了丁原。最終,兩人在京城外對陣,呂布率軍出戰,憑其驍勇善戰,輕鬆取勝,董卓率軍落荒而逃。
其實這時候可以看出來,呂布在丁原手下的時候,還是起到了壓制董卓的作用。
但是要注意,丁原雖然有勢力,但是他卻是和大將軍何進是一路的。
看189年,漢靈帝駕崩,武猛都尉丁原受何進之召,燒孟津,火照城中,帶兵到洛陽誅殺宦官,但事情被何皇后制止,轉拜丁原為執金吾。同年,何進被宦官密謀弒殺,董卓把持朝政,想要壯大自己勢力,便誘使呂布殺害執金吾丁原,丁原遂為呂布所殺,其士兵亦被董卓所並。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丁原是聽從何進的,屬於一個體系,但是其時何進卻早早死在宦官手下,首先丁原的勢力已經被削弱,同一時間董卓近水樓臺把持了朝政,我們可以想到,在弱汗的情勢下,本來就人心不穩,董卓得勢,必定有許多人立刻投靠,此時的丁原若然沒有被殺,也就是呂布安心待著的情況下,丁原或許還有奮力一搏的機會,雖然勝面偏小。
畢竟呂布雖然厲害但終究是一個人。
只不過正是因為董卓的把持朝政,其實才引發了整個三國的開端,如果此刻呂布沒反,而丁原足夠隱忍的情況下,那麼日後的起義軍中,必然有他一份勢力,至少不會弱於初期的曹操,所以整個三國演義的佈局,十分有可能改變。
但是縱觀歷史,呂布此人其實是有抱負的,也就是說他有野心,從能背叛提拔他的丁原來看,就說明他其實認為自己的能力足以得到更好的,所以背叛是必然的,也才導致了他後來三姓家奴的罵名。
回覆列表
呂布註定身敗名裂!
俗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
溫侯呂布的性格是著名的倒戈將軍,如翼德所言乃三姓家奴,一個有奶便是孃的墻頭草,沒有主見,只可為將怎能做帥?霸王硬上弓的強行做帥,害人害已,身敗的命運劫數怎逃?
如奉先若關公死心追隨丁原,丁原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軍閥,自身都是泥菩薩過河,呂布斷難有所作為,一樣的身敗名裂。呂布雖是三國第一名將,雙戰關羽、張飛而不敗,但實乃匹夫之勇,破敵爭勝主要靠智謀,呂布連一個陳宮都使不好,哪來的智謀。奉先仗著武功高絕,做事大大咧咧的,從不注重細節,哪會有好結局呢?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這話吹奉先吹得太高,終於從天上跌落,摔得粉身碎骨,捧殺也是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