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哈哈哈
-
2 # 歷史硝煙
1.設定專職防火救火機構,南宋的專職消防機構稱“防火隅”,望火樓及軍巡鋪的普及率更高, 基本上每個城鎮都有專職防火機構, 尤其是在南方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專職防火機構已經成為必備的部門;
2.防火技術措施,古人在防火問題上理論與實際並重,在防火研究上確有獨到之處,比如古人明白防火牆和防火間距在防火問題上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城邑中防火的重要性,並對此付諸實踐;
3.建築材料不燃化,建築材料不燃化有兩種方式, 其一是使用不燃或難燃燒的建築材料, 比如使用磚石做牆面,其二,對易燃的建築材料做加工處理,提升其耐火極限,比如在木材表面塗抹石灰泥等。
-
3 # 兵卒在江湖
據考古學家推測,人類最早開始自己使用火的時間應該在大約100萬年以前。火的應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100多萬年前的元謀人,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跡。人類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
人工取火發明以後,原始人掌握了一種強大的自然力,促進了人類的體制和社會的發展,而最終把人與動物分開。但千萬年來,火在幫助人類更好進行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不斷給人類文明帶來危險與災難。
而城市作為人類演進到特定社會階段後,彙集人口數量與日俱增的龐大社會機器。火災對於城市的破壞力,顯然要比鄉村巨大得多。
歷朝歷代對於防火這件事,都有其不同的方式。從黃帝時期到明清兩代,我們的祖先一直都在透過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與火災進行鬥爭——
黃帝時,已經有掌管火事的部門。據《史記》記載,黃帝在安排國計民生時,明確提出要有節制地用火,還設定了專門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員,叫“火政”。
商朝,有幾座糧倉被燒,火勢不小,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記載,這也是文字出現後最早有關火災的紀錄。商朝看到火的厲害,制定了火規,對遺棄在道路上的灰燼復燃後釀成火災的,要處以斷手的刑罰。
周朝規定,仲春二月,宮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員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鈴,提醒大家防火。這也是更夫喊火燭的由來——每到冬天,時近黃昏,街上就會傳來一陣陣“寒冬臘月,火燭小心,水缸滿滿,灶倉清清”的呼喊聲。周朝禁火期大多吃冷食,不讓做飯。春耕了,老百姓不能餓肚子幹活,所以禁火期前就得備好足夠的乾糧。
春秋戰國時,管仲說管理好“火”是關係到國家貧富的大事之一,並提出了修訂火憲的意見。那時舉行儀式的人,需用左手舉火把,以減少明火亂動的危險。右手捧碗隨時接灰燼,以防殘火落地亂濺。舉火人要坐屋角,因為屋角不是活動的中心,還不準跟別人打招呼,不準講話,不準唱歌,做到專心守職。可以說,對火的管理達到了一定高度。
漢代,水火盜賊不分家,統一由武官執金吾負責。“金吾”是兩端帶鎏金的銅棒,對付難管理的社會問題是很有威懾力的。《漢書》中說,西漢長安“每街一亭”,有16個街亭;東漢洛陽24街,有24個街亭。街亭和現在的派出所差不多,街亭裡有大鼓,有房間,有廣場,可以駐紮軍警,大的可容納幾千人。東漢史學家荀悅對於火情的看法是“防為上,救次之,誡為下”,“防患於未然”是從這兒來的。
唐代負責火情的組織叫“武侯鋪”,分佈在城市、坊間,佈置的消防兵從一二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在全城形成一個火情傳達系統。滅火工具大多是用豬、牛、羊等動物的皮編織的袋子。據說,唐以前都是用這些簡單的工具滅火。
到了宋朝,火好像不那麼恣意妄為了,世界上的第一支城市消防隊誕生了,組織形式很像現在的消防隊。負責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叫廂使。當時開封等地火禁很嚴格,半夜就要滅掉一切燭火。假如有的人家後半夜燒紙,必須事先告知。滅火的兵叫防隅軍,都經過嚴格訓練,專門夜間巡邏督促居民按時熄滅油燈、蠟燭等。地勢高的地方有瞭望火樓,白天黑夜不離人。一旦有火情,撲救的各支隊配合密切,有的救護、安置受傷居民;有的搶救財產;有的運水滅火,紋絲不亂。北宋仁宗時,已經有了水袋、水囊、麻搭等比較先進的滅火工具。蘇東坡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時,升級了滅火隊員的配置工具,有棚索、斧、鋸、火籠、火背心等滅火裝備。
明朝,一些城市組建了火兵,主要是防禦敵軍火攻引起的火災和防範其他火患。火兵駐紮在城中心或建築密集、人員流動多的地方,配有水桶、藤鬥、麻搭、唧筒、竹梯、斧、鋸等救火器具。皇帝的東西是不能有閃失的,盛放鑾駕儀仗等器物的倉庫除沿護城河設定外,還建造了絕對可靠的防火隔牆。防火隔牆其實是每隔7間房屋空出的一間房,無門無窗,裡面都是夯實的土,厚度達5米。另外,居民的白壁青瓦馬頭牆有防火和防風雙重作用;寺廟、祠堂等建築屋脊上怪獸嘴裡吐出的曲折鐵舌頭,防雷火的,也就是避雷針。我
清朝,對於火的管理更科學了。康熙、雍正、乾隆時朝,每個防火班人數不下兩百人。防火班又叫機桶處,機桶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引水滅火工具。這種中國產的救火器又稱“水龍”,一般放在防火班人員的宿舍裡,行動時便於攜帶。在不少清宮影視劇中,有些火勢是很大的,讓人一看就發毛。同治年間,民間自發成立了消防組織“水龍局”。清代詩人吳東發看了“水龍”表演後,寫下“數人併力動樞機,呼吸縱送在復右”的詩句,從中看出這個滅火工具不同尋常。
回覆列表
1.打更人邊走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周禮·天官》中記載,到了每年春秋兩季,掌管宮內用火安全的宮正都要搖動木鐸,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2.古代的華人信奉神明,因此會在建築物上放置厭勝之物(“厭”字此處念yā,通“壓”,厭勝是指舊時漢族民間一種具有迷信色彩的避邪祈吉習俗),祈求神明保佑人們不受火災的侵害,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紫禁城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紫禁城裡的大殿就會發現,在每座大殿的屋脊兩端都有一組對稱的龍形裝飾,在建築學上稱為“正吻”或“大吻”。這實際上是一種叫“蚩尾”的神獸,“水之精,能闢火災”。
3.建築中的分隔技術,所謂分隔,就是在可燃物之間做技術處理,塗上溼潤的泥土,形成一個不可燃的保護層。春秋時期,為了應對軍事進攻和火的侵襲,墨子首先總結了建築防火的基本經驗。提出了城門上塗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盤、城門樓上設儲水器等一系列。
4.多樣的儲水工具。儲水是救火的關鍵,為此人們設計出了很多儲水工具。從商代起宮廷裡就開始設定水缸。明朝時,在宮廷裡鑄造金屬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內可存水1000多升。到了清朝,宮裡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監往缸裡挑水,冬天為了防凍,還要給水缸帶上棉套,並用炭火給水缸加溫。目前故宮尚存有18口鑾金水缸。由於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稱為“太平缸”。
5.城市消防體系逐漸形成,新石器時代是中國燒陶業蓬勃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中,已經把燒陶區和生活區分開,其中有一個考慮就是防止引發火災。
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城市職能逐漸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從單體建築出發,而是轉向城市消防規劃。宋代,很多城市裡都設定瞭望火樓,樓頂有兩人值班,發現城中有火情就及時報告,以便官府組織救火。望火樓,就是中國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樓是宋代城市建設中一個很有意義的創造。它不僅是一個發現火警的設施,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有效撲救火災的設施。望火樓下駐有大批隨時可以出動的官兵,而且這支隊伍是專門用來撲救火災的,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專職消防隊。同時,望火樓還備有多種救火器具,不僅改變了救火器具僅限於平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