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梅傲雪180

    沒有,是演義改了。

    原文出處《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辨析 這段文字主要注意兩個地方

    一、既而悽愴曰 從人的心理角度上來看,人知己鑄成大錯,愧疚難當,悲愴慟哭者,乃人之常情,很簡單的說,一個人在悲痛的時候,他說的話定然是飽含痛苦之情的,當他因為自責而悲痛的話,語句中的感情色彩更加是自愧難當的,這裡總結來說,姑勿論曹操後來所說的話的意思,就從感情色彩來說,在曹操殺死呂伯奢一家以後,若是發表言論,那當然是愧疚悲傷的語句的。

    二、“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為什麼在“寧”和“毋人”上面加上雙引號呢?當然是為了著重這兩個詞的意義了。

    (1)“寧”字的意思有很多,比如說解成“寧願”、“寧可”、“女子歸省”等等等等,那麼現在在“寧”字的解釋中,有哪個解釋能符合這一句話呢? 有兩個,一個是“寧願”、“寧可”;另外一個就是“難道”、“難道說”了(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那麼“寧我負人”這一句話就有兩個意思了:“寧可我辜負/對不起別人”和“難道是我辜負/對不起別人”。 那麼來看“毋人”的意思了。

    (2)“毋”字的意思也有很多,“毋”字有“不要”、“不”、“沒有”、“無”等禁止的意思。 那麼到底哪一種適合用在解釋“毋人負我”一句上呢? 我們先看此前的一個說法:“不可天下人負我”,好了,這個解釋裡面,“不可”包含了兩個意義:一是禁止詞“不”,二是允許詞“可”。 那麼按照上面對於“毋”字的使用例子來看,要說成“不可”的意思的是“毋或”,只有“毋”是不能表示“不可”的,而在“毋人負我”這句中,“毋”是一個代詞而非動詞,那麼適合的意思就是“沒有”、“沒有人”。 那麼整句的解釋應該怎麼說呢?“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就應該是:“難道是我辜負\對不起別人,沒有人辜負\對不起我嗎?” 在這句話裡面,不可能把“毋人”解釋成“莫叫人”、“不可天下人”,為什麼呢?把“莫叫人”攤開來說,就是:“不要讓人”,把“不可天下人”攤開來說就是“不可讓天下人”,就是說,即使勉強把“毋”解釋成“不可”、“莫”等意思,但是這句話裡面卻缺少了一個詞,就是要解釋成“讓”、“使”意思的詞,這個詞可以說是整句中的重心詞,也就是說,這個詞是不可省略的。然而“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一句中正是沒有解釋成“讓”、“使”等意思的詞,那麼這句話的解釋就不可能解釋成“寧叫天下人負我,莫叫(不可)天下人負我”了。 所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應該是一個反問句,自責的反問句,“難道是我對不起別人,沒有人對不起我嗎?” 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遂行。 --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 (演義中誤作“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其實是別有用心,實為貶低曹操。而曹操原話又加上說話的語調則更能說明他是在進行自我安慰。 )

    解釋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解釋:我曹操心懷天下,若天下太平,我死不足惜。但今天下紛亂,我死後誰來誅董卓匡扶天下?天人雖多但又有誰?有志有能,能夠做到?恐怕只有我一人吧!我之命要為將來天下人博取幸福。所以為了以後將來,我不得不慎。悽慘悲傷道:“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態【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對於普通人在那個時候死了是無足輕重的,但曹操死了,歷史就會改變。

  • 2 # 放飛雲之上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董卓入京後,表曹操為驍騎校尉。曹操拒絕董卓的任命,逃出洛陽後抄小路回家鄉。路過朋友呂伯奢家時,把他們一家都殺了。

    他殺人後才發現人家是準備殺豬款待他,這才會“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悽愴,就是悽慘,悲傷。曹操發現自己無殺無辜後,心裡也是很悽慘,悲傷的,只好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很勉強地為自己的錯誤作一個辯護。當然,這種辯護不能洗刷他的罪過。但能夠‘悽愴’,總算還沒有‘喪盡天良’。

    然而三國演義的改動就大了。‘悽愴’的心情沒有了,話也變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兩句話都是惡,但程度不同,分量不一。第一句話是就事論事,第二句話就變成理直氣壯了。

    但僅憑此案,就說曹操奸險歹毒,是有疑問的。

  • 3 # 山野車伕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東晉中期史學家孫盛寫的《雜記》:“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這句話的情景和解釋是,公元189年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從小道逃歸鄉里。董卓大怒,行文郡縣緝拿。途中曹操投宿故友呂伯奢家聽到響動以為對方對自己有圖謀,於是半夜殺了他,悲涼的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然後迅速逃離。

  • 4 # 平遙w牛肉

    我負天下人可以,天下人不能負我,一個心胸狹窄又多疑的人,即有帝王野心,又容不得別人對不起他,哪怕我對不起你。這句話有兩種解讀,一是寧可我負人,休要人負我,使得曹操那種多疑自私唯我獨尊的形象更加深刻。

  • 5 # 心恬澹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捉放曹”非常經典,並被改編成戲曲、相聲等傳唱至今。這段故事講的是曹操行刺董卓未遂,逃亡路經中牟縣被捕,縣令陳宮見曹操是個人傑,便放了曹操並與他一同逃亡。二人逃到成皋呂伯奢家中,曹操疑心呂伯奢一家要圖謀自己,遂將其滅門,而後發現是誤殺,曹操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就因為這一句話,曹操揹負上了千古的罵名。

    從文學的角度來講,這段劇情可謂是神來之筆,將曹操多疑、自私的性格刻畫的栩栩如生。但文學是文學,歷史是歷史,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有著嚴重的“擁劉反曹”傾向,三國演義記載的內容,肯定和真實歷史出入甚大,甚至有抹黑曹操的嫌疑,想要探究曹操究竟是否殺了呂伯奢,是否說過這句話,我們要從史書中尋找答案。

    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卓遂殺太后及弘農王。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

    《三國志》作為記錄三國時期歷史的一部正史,可信度是比較高的。然而《三國志》的記載非常有趣,壓根就沒有出現呂伯奢,也沒有出現陳宮。而且曹操逃亡也不是因為行刺董卓未遂,是因為曹操不接受董卓的封賞而逃亡的,所以曹操殺呂伯奢更是子虛烏有了。

  • 6 # 讀書是福

    曹操在躲避董卓通緝令的時候,途中投宿故友呂伯奢家,聽到磨刀聲和竊竊私語聲,就懷疑是要殺他,於是舉刀殺了包括呂伯奢一家。後來發現人家是在磨刀準備殺豬款待他。錯殺了好人的曹操在倉皇逃走的途中,迎面就撞見了買了好酒好菜準備回家跟曹操敘舊的呂伯奢。大家想想曹操當時會是什麼心情?善良正直的我們大概會覺得愧對友人,然後以死謝罪吧。然而曹操是誰啊,他掃黃巾,平河北,敗袁紹,誅呂布,徵烏桓,戰馬超,收荊州。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在亂世中成大事的曹操必然是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冷血,於是曹操手起刀落,將呂伯奢也殺了,然後悽愴地留下了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上清華,北大,哈佛這樣的頂級名校,是使勁苦學,還是靠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