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賭徒都知道賭是一條不歸路,最終只會斷送一生。
7
回覆列表
  • 1 # 人生就是一場戲0

    1、要有強烈地改變的願望。

    2、要具體化目標,要讓目標告訴你應該怎樣做。

    3、及時評估與獎勵。

    4、重複、堅持、反覆去做;

  • 2 # 楊老帥

    【謝友相相】!

    中國俗話何其多。隨便數數幾大籮。有道是【不怕男兒窮,只怕不立志】。又道是【大處須著眼。小處須動手】。還有是【門路,門路,出了門就有路】。最後送君兩句話【有頭腦,用頭腦掙錢。頭腦一般,用力氣苦錢】。有無道理,自己琢磨。

  • 3 # 白頁大叔

    認真點講,就是上癮了,而且思想極端,是生了根的想法。

    比如說,有的人總想一夜暴富,而且天天在想“也許下一刻我就發財了”。就是那個“也許”,讓他的想法變得極端,久而久之就生了根。最後他會漸漸脫離現實世界,生存在“也許”當中。

    一個人如果變成了那樣,興許他的大道理比我們懂的還要多,只是他沒有認真的反省自我。

    當然,這種事就像吸毒一樣,反省也是沒有用的,可要戒掉首先又得反省,重要的就是付出行動,要有能力去改變自己,還要學會堅強,堅持,這都是要靠絕對的毅力,認清現實。

  • 4 # 使用者白剛

    是人都有七情六慾,知道有一些壞習慣和毛病,可受不了誘惑。有些人明知道這樣不好,經不起別人的慫恿撥弄和糖衣炮彈的襲擊,有些人好面子,幾句好話就被吸引了!明知道前面是陷阱,也要往裡面鑽!學壞容易,學好很難!是人都有不勞而獲的惰性。現在人心浮躁,為金錢失去人格,這是不可取的行為。說得容易做到很難!這就是語言和行動不能同步的原因。

  • 5 # 秦巴小蜜蜂

    對於那些大道理都懂,就是改不掉賭的人,我與他們交談過,發現有兩種現象。其一有一部分人,有曉幸心理,害怕幹活,生活沒有目標也沒有動力。總想掙個竅錢,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無酒喝涼水的想法。所有的事情先賭幾個把今天先過了再說。對於這種情況,一是要有人帶這種人,遠離賭的場地和環境,讓他和你一起幹活,所掙的錢要幫他保管,還要幫他計劃未來,總之你要當一個好心人,幫人幫到底。

    其二,還有一部分人十有八九因賭博,屁股上背的有債務,埋在心裡不便對人說。虛偽心理在人前總說我那天那天贏了多少多少,事實上總想翻本還債。如果你幫他把債務包袱解決了,而且不讓他還你,還要遠離那個地方,他也就改正了。你幫他抵債務的事還不能對別人講。

    你身邊的人是哪一種人呢?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 6 # 魯超
    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後會無期》

    這是韓寒電影《後會無期》裡面的很經典的臺詞,道出生活的真實和無奈。確實如題主所說,知道賭博是一條不歸路,但是有人還是不回頭,最終跌入深淵無可救藥。在生活中,這樣的事實比比皆是,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問題。

    我們知道,吸菸有害身體,但是在心理空虛之時,慾望之手讓你沉浸在“騰雲駕霧”的快感之中。我們知道,按時鍛鍊有益於身體,但是那張辦好的健身卡已經在抽屜裡吃灰許久。我們知道,對孩子應該要耐心教導,但是那種恨鐵不成鋼之心讓你對孩子惡語相向。我們知道,錢乃身外之物,應該多抽出時間陪陪家人,但是當你認真看父母一眼時,才發現他們的頭髮原來白了這麼多呀,原來父母在我們不經意之間就老去了。我們知道......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並不能知行合一,約束自我,成就自我。在我看來,我們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認識是模糊的,在“求不得”的痛苦之中掙扎,為何我們會如此?如何去踐行這些大道理?如何提升自我?以下就講幾點自己的感悟吧,與諸君共勉。

    只懂了表面

    道理有很多種,大道理很多。

    比如“為xx事業奉獻終身”,問題來了,如何奉獻?20歲奉獻什麼?30歲奉獻什麼?什麼時候奉獻終身?不多說了,大家懂得。

    再比如“熱寂理論”,宇宙終將消亡。看到這樣的描述,人很難有好心情。其實“熱寂理論”是有前提條件的,在宇宙是孤立體系的情況下才會成立。然而現在宇宙學的研究,由於無法進行可驗證的實驗,很多都是猜想。宇宙是開放的還是穩態的還是收縮的,未來是撕裂的還是永恆的還是坍縮的,都只能靠猜。更況且,就算熱寂是真的,在這之前,人類要經受的挑戰多了去了,溫室效應、太陽膨脹、伽馬射線暴等等。把這些問題考慮深入了,自然暢快多了,把當下做好才是正道。

    【未來我們的宇宙將往何處去,是將收縮回去,還是大撕裂,或者將一直保持穩態?這些都僅存於理論】

    躲在舒適區

    道理都懂,但人總有自己的習慣和惰性,這就是自己的舒適區。都知道要努力學習,但手頭的遊戲就是停不下來;花好多大洋買了書下定決心本週一定看完,但今晚就是想早點睡覺;本來想好月底報告要在20號之前給出雛形,但還是和上個月一樣,在29號晚上11點才打開ppt開始編輯……

    誰敢說上面的這些情況,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從來沒有發生過?

    當然,我們不能用別人也這樣來為自己開脫,雖然大家都有惰性,但也有多與少的問題,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一兩天的差距看不出來,養成習慣,一年365天下來,差距也就越來越大了。

    當然我們需要注意看上面這張圖,給自己適當的壓力,讓自己從藍色的舒適區到綠色的學習區,這是適宜的,但如果壓力太大,讓自己到了紅色的恐慌區,這就適得其反了。自己能力尚弱,而肩負太大的責任,會讓自己產生莫名的恐懼感,反而邁不出第一步,往往倒退到舒適區。

    所以,學習要循序漸進。壓力過大,需要找到發洩渠道,或者尋找高人指點。

    知行合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什麼呢?

    記得自己剛工作的時候,餘世維的《成功經理人》對自己影響很大,在很多工作場景下自己都是按照老餘的說法去做,也得到了領導的認可。

    等到自己開始帶人的時候,重新回過去重溫《成功經理人》,卻有了更多的體會,這一次是一邊記筆記一邊看,把自己在工作和管理中的心得都記錄下來,並在工作、培訓中影響同事。

    【當年,就是看著這種清晰度的小片片,走上職場】

    類似的還有《時間簡史》,高中的時候以為自己看懂了,因此選擇物理專業,暢想自己要揭開宇宙的奧秘。十幾年以後開始寫作《星際穿越中的物理學》,才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高中的時候只是學會了幾個概念和詞語,只能用來裝逼。

    等到自己真的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才發現很多知識點掌握的根本不牢靠,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就更難了。

    【我們當年看的是這個版本】

    總結一下,為何王陽明說要“知行合一”?

    原來,我們紙上學來的,電視裡看來的,都不過是別人咀嚼過消化過的殘渣,只有自己真正在工作中學習中實踐過,將它們變成自己的,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才算是真正的知識。

    學習的意義

    最後,回到更基本的問題,我們學習是為了什麼?

    為何我們學習容易浮於表面,為什麼一定要實踐才能獲得真知?

    其實,我們學習的根本目的,不光是為了像海綿一樣將外部的知識吸收到自己的腦子裡,而是要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不然就容易浮於表面。更要透過實踐,達到知行合一的目標,這樣才能經過加工,形成自己的東西。這才是學習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底該不該信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