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和天下影視庫

    勾踐繼承王位之後,吳王夫差的父親派兵攻打越國,大敗給越軍,其父重傷而死。夫差即位後,準備為父報仇,勾踐不聽手下勸告,執意要先出兵攻打吳國,結果大敗,被困在會稽山。在范蠡的建議下,送上美女西施,並以重金賄賂吳國宰輔伯嚭,在伯嚭的勸說下,夫差同意議和,要求勾踐去吳國當人質。勾踐下完罪己詔,就跟著吳王去了吳國,在吳國飽受羞辱:給夫差當腳墊踩,給夫差拉馬,親嘗大糞,甚至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夫人被汙辱……最終騙得吳王的信任,被釋放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臥薪嚐膽,發誓要消滅吳國,一雪前恥。在越國,重用文種、范蠡等人,勵精圖治,增強兵力。向吳國進宮煮熟的種子,造成吳國第二年饑荒,削弱了實力。

    後來勾踐趁夫差北上離開吳國時,攻入吳國,殺了吳國太子,夫差回來後向勾踐求和。後來,勾踐再次攻打吳國,吳王被困,不得不自殺。之後,勾踐滅吳國稱霸,成為一代霸主。

    總的來說,勾踐是一個特別能忍辱負重的人,在治國上也很有一手,但是為人不義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 ,在越國大勝後賜死了重臣文種,從個人品質上說,還是不值得被稱道的。

    古代很多文人寫字都是有自身的價值需求和所在的環境有關。所以我們去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客觀綜合而且拋開所謂的偏見或者麻木的崇拜讚美。

    勾踐這個為後人所熟知的名字,他本人真實性格又是怎樣的呢?他是一個權力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擴張國土,必然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人的性格必然有優點和缺點。勾踐的優點恐怕就是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苦心天不負,努力隱忍而終於從逆境中崛起的驚人意志力。勾踐的隱忍表現在他攜帶妻臣去吳國侍奉君王的日子。雖然這樣的隱忍也是因為勾踐想復仇,想重新獲得權力,但是一個弱者,一個被打敗苟且活著的人,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重新站起來的希望,就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敬佩了

    。而勾踐得到人身自由後沒有忘記恥辱,刻苦努力,完善自己,隱忍而不發,誓死強國報復羞辱自己的人,這樣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又能是幾個常人能做到的呢?勾踐身上這些堅韌的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然而勾踐最大的缺點是很多統治者作為權力頂端都會所犯下的錯,鳥盡弓藏,殘忍自私。勾踐對於在困難時一直幫助他輔佐他,可以說是有恩於他的人,並沒有報答,反而是加以迫害。勾踐的自私忘恩負義,縱觀史實並沒有冤枉他。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勾踐,他是一個不輕言放棄能忍受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一個對自己狠對別人絕的君王。

  • 2 # 耕山種水

    從勾踐的角度:1大丈夫能屈能伸;2把握時機,靜若處子,動如脫兔;3麻痺敵人;4,運用自然規律辦事:5投以所好,從夫差的角度:1,不要放虎歸山;2、不要被糖衣炮彈打敗;3,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臥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裡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嚐嚐苦膽。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僕,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麻痺了吳王被放回越國後,安撫百姓,操練軍隊,吃飯前品嚐苦膽,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的屈辱和復興越國的雄心。他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夠這樣做,真是難能可貴。經過自己的頑強毅力,勾踐終於打敗吳國。勾踐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奮發圖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3 # BaBa歷史

    提起越王勾踐,大家都能想到“臥薪嚐膽”這個成語,勾踐忍辱負重消滅敵國的典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的楷模形象。

    但是僅僅能臥薪嚐膽就可以增強國力反敗吳國嗎?勾踐無為而治休養生息此為安民,褒獎農民重視農業此為用民,文化教育此為育民,增長人口此為徵人,擴張軍力此為好兵,整飭軍事民事此為飭民,由此擴張軍事力量為後期戰勝吳國之根本。但是作為帝王,要心胸寬廣容百納之川,可共患難不可同樂只會孤立自己,危之國家。

  • 4 # 熊孩子讀歷史

    1、首先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這一舉動,為後來的君主們做了一個好榜樣,讓後來的君王們懂得了忍辱負重。這使那些原本弱小的國家在這些忍辱負重的君主的帶領下強大起來。

    2、雖然勾踐臥薪嚐膽, 但是滅亡吳國後卻成為了一名貪圖錢財和土地的一名君主,而且殺害功臣,也是做出了一個壞榜樣,就比如說像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 5 # 樂優夢然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有一副對聯這樣寫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副對聯的下聯說得就是越王勾踐之事。

    提起越王勾踐這個人,真的是有點兒複雜。一方面,他不甘心失敗,不懼怕屈辱,為了復仇,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為了復國,奮發圖強,百折不撓。歷時二十一年,終於吞併強大的吳國,成為一代霸主。越王勾踐本人也成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的楷模。另一方面,他在成功復國後,刻薄少恩,屠戮功臣,開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先河,這一做法對後世的開國皇帝影響深遠!

    《左傳·哀公元年》說:“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這一點,也一直為後世君主借鑑!

  • 6 # 本昌談歷史

    越王勾踐是春秋時期最後稱霸的君王,他在中國春秋史上書寫了精彩的一頁。以史為鑑,為後代統治者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教材。

    一, 從勾踐所作所為給後世留下的經驗來說:

    1·胸懷大志者要學會“忍”,小不忍則亂大謀。

    勾踐去吳國為臣

    要說能“忍”,勾踐可以算作其中的佼佼者。越王勾踐即位的三年,被吳國打敗,只好攜妻帶子到吳國為臣。勾踐在吳國,甘願為吳王夫差餵馬,夫差出行,勾踐親自給他車前牽馬。傳說,吳王生病,勾踐親自嘗吳王的糞便,以診斷病情。這樣過了兩年,吳王夫差被勾踐感動,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勾踐回國了。勾踐被放虎歸山,就是因為他能忍。

    2·臥薪嚐膽,韜光養晦,才能報仇雪恨

    勾踐臥薪嚐膽

    勾踐為了報仇雪恨,他在房子門口掛上苦膽,進出門都能看見,每頓飯都要嚐嚐苦味,提醒自己,時刻不忘在吳國受的奇恥大辱。他和百姓吃一樣的粗茶淡飯,跟百姓一起下田勞動。激勵了百姓發展生產;他實行鼓勵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增長;制定強軍政策,提升軍隊戰鬥力。在外交上採用賄賂吳王,麻痺對方;散佈謠言,離間吳國君臣等手段,削弱敵人力量,結果在勾踐回國後的第16年,即公元前473年,滅掉了吳國,並逼迫吳王自殺。

    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越王勾踐的一大敗筆,這前車之鑑,後代君王卻沒有記取。

    文種被殺

    勾踐滅吳稱霸以後,最大的功臣范蠡選擇了隱退,原因是,范蠡看透了勾踐人性惡的一面,“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勝利了,功臣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好比飛鳥沒了,射鳥的弓箭還有何用?只有收藏起來。野兔死了,捉野兔的狗養著也沒用了,只有殺掉。范蠡看透了,得到了善終。功臣文種沒看透,所以死在了勾踐的手中。也正是因為勾踐失去了范蠡和文種,結局是導致越國很快衰落和滅亡。

    但是勾踐的前車之鑑,後代不少君王重蹈覆轍,比如漢朝名將韓信的死,民間傳說中朱元璋的“火燒慶功樓”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如何躲過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