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風王子
-
2 # 進鑫
媒體人好不好乾?這個問題太寬泛……就象問錢好不好掙一樣?娛樂圈好不好混一樣?……能掙到錢的當然說好掙,掙不到的,當然是不好掙。問題是掙錢的多少和綜合能力的大小沒有直接的對等的關係。
個人愚見,媒體人只要秉承對媒體的熱愛及責任做好份內就可。再弱弱地反問一句,哪一行又好做呢?自古就有老古話,難者不易,易者不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媒體人做的很優秀的人很多,我記得有水均益在伊拉克打仗的時候奔赴戰區用生命為大家報道,柴靜的一些引發深意的報道……都值得我們為這樣的媒體人點贊!
-
3 # 愛上菠蘿蜜S
自媒體是一種資訊、資料的傳播方式。 根據某些辛勤工作者的努力,發現自媒體的表現形式主要有論壇、部落格、微博、微信以及新興的影片網站,有20多個自媒體平臺、新媒體網站和新銳自媒體做到較好。 從總體看,自媒體有優劣6大特點,個人化, 藉助網際網路大平臺,個人可以開創傳播資訊的自媒體,使得自己成為自具有獨特風格的傳播者, 這對於資深人士有利。 如同自家安一個照明用的燈泡。
-
4 # 荊門憨子鍋
你好,首先我們要擺正心態,不管做任何行業任何事情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好乾”和“不好乾”之說。可能在你眼裡看到那些已經靠做自媒體賺到錢的人,你會覺得他們很容易,很輕鬆!但你永遠也體會不到別人在幕後付出的艱辛,因為往往你看到的都是別人成功後的表面,這時候也許你會覺得自媒體很好乾!但當你真正踏入這個行業以後,你會發現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特別是在前期,沒有粉絲基礎,沒有推薦量,你的作品發出去以後猶如石沉大海,瀏覽、點贊、轉發通通為零,這種心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所以,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很好乾的,要想幹成一件事,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持之以恆的做下去,做自媒體亦是如此!
2018年自媒體人的出路在哪? 奮鬥 心情感悟 自媒體 經驗心得 第1張
消失的閱讀量
3、使用者對各種套路已經厭倦不堪;創作者和運營者為了獲得文章的關注度,不得不依靠博眼球的標題黨形式。很多的情感號在標題上甚至只能走低俗的路線來獲得文章的開啟率。“上床”、“做愛”、“一夜情”……這樣的關鍵詞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長期以往,使用者早就對這一套已經產生免疫,依靠騙點選的方式獲得文章閱讀,無形之中是在不斷地消耗創作者自身的公信力。
很可惜,絕大部分的自媒體人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變現路徑。看著人家賺得風風火火,自己卻只有那零星的打賞費用,到後來ios的使用者不能打賞,收入更加可憐。接廣告那些,對於小號來說,根本沒有多少機會。甚至,我看到很多粉絲量好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變現能力還不如我這幾千個粉絲的。能夠滿足最基本的生存,興趣才能在生根發芽後變成參天大樹。
5、朋友圈及社群活性越來越低。這主要原因在於朋友圈資訊流越來越大,特別是最新版本的微信,小程式擁有了清晰的入口,已經被使用者質疑微信將要走資訊流的方向。資訊越來越多,資訊越來越無法有效觸達目標使用者。而另一方面,特種標題黨套路化的運營中,使得使用者的分享意願降低有讓內容觸達更加困難。即便是運營者將內容甩到各種社群裡也沒用,如今的微信社群生命週期甚至只有幾天的時間了,新群建立沒幾天就成為了垃圾廣告群。要知道,在前兩年,朋友圈和社群可是內容分發的最有效渠道。
潮水過後,2018年自媒體的出路在哪裡?
2018年自媒體人的出路在哪? 奮鬥 心情感悟 自媒體 經驗心得 。
1、打造有腔調的自媒體IP。
什麼是有腔調?
就是差異化,有鮮明的個性特點。看到咪蒙的文章我們能很容易分辨出這是“咪蒙體”,看到神轉折軟文,我們第一聯想到“顧爺”,這就是腔調。
2、清晰定位,深耕垂直領域。
自媒體和打井一樣,一直往下打,越到最後,水就會越多。而如果東一鏟,西一鏟,那是沒法打出水的。
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告訴我們,一定要聚焦,要深耕垂直領域。越聚焦,越垂直,越有可能成功。做得好的頭部大號,都是特定領域裡的佼佼者。如果你想什麼都吃,結果什麼都吃不上。隨便從新榜500強大號裡看看,有幾個賬號是什麼都寫的?
很多人都懂這個道理,但卻很難堅持下去。原因很簡單,浮躁。看到別人追逐熱點,做娛樂八卦的內容好像很快出爆文,漲粉絲。於是,心裡多少也是會有所觸動。要想有成績,就要耐得住寂寞。使用者不是傻子,他們很容易忽悠,但他們不會一直被忽悠。如果你用真心對待你的讀者,他們也會用真心回報你的真正。即使漲粉很慢,你也不用著急,口碑會如滾雪球般慢慢滾大的。
一個願意始終追隨你的讀者,比得上1000個你用套路和小恩小惠擼來的粉絲。
3、團隊化運營,抱團推廣。
越是往後,我們會發現,單純依靠個人創作能力是無法扛住賬期的輸出壓力的。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持續的輸出必然會有知識空虧的一天。雖然我們可以透過熱點抓取,讀者互動才保證擁有新鮮的創作素材。但無論如何,團隊化、抱團式的運營更容易產出爆文和穩定的優質內容輸出。如今我們看到的優秀的賬號都是團隊化運作的,包括咪蒙這樣的大號。
為什麼我們看到團隊運作的大號更容易出爆文呢?因為他們每一篇文章,從選題,到標題擬寫,到行文故事都是一起頭腦風暴。這使得他們更容易找到使用者的痛點所在。
另外,團隊化運營的好處在於,可以擁有更多的推廣資源和渠道。團隊成員結構的組成一般都是互補性比較強的,有的有很強的商務能力,而有的有很強的內容創意,如此下來,就能夠在各個點上都有所突破。單兵作戰的個人自媒體,可以做好內容編寫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在2017年,我發現抱團推廣已經是一種推廣共識了。小品牌要想方設法去勾搭大品牌,大品牌要做做品牌聯動。一個平臺的使用者和流量都是有邊界的,只有打破這種邊界,你才能有所突破。無論是做使用者推廣,還是做爆文和商業變現,只有抱團推廣,你才能做大。一個人幹,是牛人,兩個人三個人幹,那是格局。
4、迴歸價值原點,迴歸內容本身。
想一想,做雞湯情感的,你的號有沒有給人帶來精神寄託?做知識分享的,你有沒有真正幫助到你的使用者能力的提升?如果迴歸價值原點,我們提供了多少價值給使用者?這就是你未來能否長久生存下去的根本。
今年羅胖子的跨年演講也說,我們不僅要有流量更重要的是要做優質使用者的篩選。我們可以透過價值提供和門檻來做使用者篩選。
深耕內容是根本,在成王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
5、嘗試多種內容形式表達,提升內容穿透。
我給的答案是,讓自己的能力多提升一點。想做自媒體,可不是簡單的會碼碼字就行了的。除了要有優秀的內容生產能力,還要嘗試一些新鮮內容表達方式。不同的使用者,對於不同的內容感知度是不一樣的。
6、敢於變現,謹慎收割。
變現方式有三種,廣告、賣貨、知識付費。無論是哪一種,都不能離開一個原則,那就是價值等價或是物超所值。
偏離了這一個原則,我們的變現就不可持續。如果我們為了變現,而不顧使用者感受,我們就會遭受使用者的懲罰。我們要敢於嘗試各種變現的方式,只要我們能提供價值相當的服務,但我們又要謹慎收割使用者。吃相太難看,往往下場都很慘。
有的時候,不在於你做得有多好,而是在於你給使用者傳達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