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生解史
-
2 # 水木快快刀
方孝孺的事蹟歷史上已經很清晰,我想說的是,他很迂腐、冷酷、殘忍。
一、迂腐。
識時務者為俊傑,帝王家事豈可干預。古人講盡忠,忠的是朝廷、忠的是天地、忠的是道義,而不是迂腐地忠於某個人、某個皇帝。
由於道衍和尚姚廣孝為方孝孺求情,燕王並不想殺方孝孺。但方孝孺並不買賬,還愚昧地要求朱棣立建文帝之子為皇帝。在遭到拒絕後,方孝孺當著群臣之面對朱棣破口大罵。朱棣被罵得臉面無存,心煩意亂,於是下令用刀割方孝孺之嘴,從嘴巴割到耳朵處,方孝孺仍然大罵不止。
隨後,朱棣又以誅滅九族相威脅,方孝孺怒懟朱棣:“滅十族又如何?”
就這樣,歷史上最慘烈的滅10族罪誕生了。滅族開始前 ,方孝孺的妻子、兒子上吊而死,兩個女兒跳了秦淮河,他們一家是逃過了制裁,但他的親戚、學生卻都遭了秧。
二、冷酷。對於因他而起的禍端,殃及到子嗣、親屬、學生,對於一個個落地的人頭,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無動於衷,固守迂見,不願意改變自己,換取他人的性命。要知道道義大,莫大過人命,何況他的道義不值一提。
正如蔡東藩所言:“方孝孺一迂儒耳,觀其為建文立謀,無一可用,亦無一成功。至拒絕草詔,猶不失為忠臣,然一死已足謝故主,何必激動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試問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歸於盡乎”?
三、殘忍。在城破之日,如果他能和御史大夫景清和御史連楹一樣帶著匕首刺殺朱棣,雖然不成功,但也能留下千古美名。
但他卻選擇束手就擒,然後幻想著說服朱棣立建文帝之子為帝。要求得不到滿足後,竟如婦人一樣開口大罵,最終激怒了屠夫朱棣,將自己的親友全部搭了進去。
方孝孺因為一句怒話而葬送了873名無辜者的性命,他的舉動贏得了後世的稱讚,但對那些無辜慘死者來說,這是多麼的不公平。
-
3 # 歷史不退貨
對得起皇帝(朱允炆),對不起家人!
發生在方孝孺身上最著名的事件是“誅十族”,這件事情的發生源於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將親侄子朱允炆趕下皇位,作為朱允炆的頭號忠臣面對朱棣的招降表現出極高的氣節誓死不降。後來朱棣漸漸失去耐心,於是就有了經典的對話。
朱棣:你再不投降我誅你九族!方孝孺:有種你誅十族!於是方孝孺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誅十族的倒黴鬼。站在對皇帝盡忠的角度,方孝孺是條漢子。如果到了抗戰時期,方孝孺絕對不會當漢奸。但朱棣的“清君側”畢竟是他們家族內部的鬥爭,就像唐朝的魏徵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後來照樣跟了李世民,創造出了君明臣賢的一段佳話。
再有就是對不起家人、朋友,方孝孺願意為朱允炆盡忠,有考慮過身邊人的感受嗎?因為他的一句話,導致家人、朋友全都慘死。在這裡我們當然要批鬥朱棣的殘忍,但方孝孺難道就沒有一點問題嗎?
-
4 # 偷豬小賊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明朝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思想家。
方孝孺最為人所熟悉的便是靖難之役之後被“誅十族”。據《明史》記載:“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而明代文人祝枝山所著《野記》才有“誅十族”的記載。
首先,方孝孺對宋代理學極其推崇。他認為,宋朝理學是孔子思想的正統。學習宋朝理義之學便是學習孔子之學。而理學又是對儒家思想的發展,朱子理學的核心思想便是“禮”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守禮”作為儒家的追求與根本,方孝孺自然十分尊崇。
朱棣未奉召而興“靖難”之師。用儒家的眼光來看,一非興“仁義之師”。二非“禮”。何況燕軍入京,建文帝失蹤。多年受朱子之學教導的方孝孺,自然不會違背“天理”。
所以在朱棣勸解他時,他會咄咄相逼,最終所以會在草詔時,寫一個篡。
-
5 # 彼岸三少
出於對歷史的侷限性,方孝孺實在是忠心
的過度了,歷史上還有一個相似的例子就
是魏徵,如果當初方孝孺效仿魏徵的選擇
可能歷史上又會有一段群臣典範的故事。
但歷史沒有假如,作為一個唯一滅人家十
族的皇帝,明成祖不是唐太宗,那方孝孺
自然也成不了魏徵。當初放叛軍進城的何
嘗不是建文帝信任的重臣,從建文帝剛繼
位就急著消滅諸侯王到靖難之役開始,朝
廷的用人不當和建文帝的優柔寡斷無
不是方孝孺一家人的磨刀石。戰敗者死,
既然輸了多大的代價就是應該的,誰讓你
不認輸還逞強?明朝沒有因為死了方孝孺
一家子就馬上滅亡,充其量不過是歷史長
河中的一個小浪花古代忠臣的楷模方孝孺,
用一家子和門生朋友的血成就了自己聖賢
的地位,可能他還有一個粉絲,那個人叫
海瑞。
-
6 # 愜意逍遙遊
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成功地奪取了皇位,如願當上了皇帝,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稱帝后,原建文帝的臣子們選擇不一,有的自殺殉節、有的投靠新主、還有的歸隱山林……,這其中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方孝孺。
方孝孺是建文帝近臣,深得建文帝倚重。朱棣稱帝后也非常看重他,讓他寫即位詔書,卻遭到方孝孺破口大罵其亂臣賊子。朱棣大怒,問方孝孺說:難道不怕我誅你九族?方孝孺回答說:就是十族又能怎樣?
由於朱棣下令處死方孝孺親友門生共計873人,共包括: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兒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媽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第十族是門生。
方孝孺被誅十族,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之人。
現在看來,在“家天下”的歷史時期,為誰當皇帝而被誅十族真不值得。因為這僅僅就是別人家的戶口本上誰是戶主的事。
回覆列表
方孝孺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他當時就已聲名遠播。人稱正學先生,朱元璋曾指定他為太子的老師。在靖難之役中,他是朱允炆的文膽,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之他手。但他只是一個儒生,他不是軍事天才,在靖難之役中不能給朱允炆更多軍事上的幫助。
朱棣進京後,文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滅族。姚廣孝曾對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可見方孝孺在當時的影響力。
胡適說,方孝孺J是一個偉大的人。在燕王進入南京後,因拒絕起草即位詔被殺了十族。當時姚廣孝曾勸明成祖給讀書人留個種子,明成祖不聽,終於把他滅九族,滅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紙隻字也是有罪的,這是明成祖要毀滅方孝孺的政治思想。②所以以後明朝200年,再沒有政治思想家。中國政治思想在14世紀以前,決不遜於歐洲,但近500年來何以不振,這是由於方孝孺被殺的慘劇所造成的。
關於方孝儒我有專門的論述,如連結,可參考。
http://toutiao.com/item/6753138245556535815/#6649976-qzone-1-19480-3c8d8e8bb11b3fb9a4fd89478693d6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