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弘毅道遠

    論語的教育物件是士大夫階層,君子是國君之子,論語中有君子懷德,小人懷惠,君子懷刑,小人懷土。我想小人應該指農商階層。

  • 2 # 彼何人哉

    在上為君在下為子,君子大公無私。

    有私則有界,有界則有侷限,有了侷限則不大,不大則小,是為小人。

  • 3 # 陳廣逵

    《論語》的教育物件?這話挺彆扭。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部分言行和個別教學內容的片段式散文集。《論語》中孔子的語言多是針對弟子說的,這些內容當然是教育弟子的。但也有與國君、執政卿以及弟子以外人的對話,這不宜使用“教育”的字眼。有的則可能是史料,如《堯曰》,是歷史教學內容。還有個別其他記錄是傳授的知識,也不能用“教育”概括。

    《論語》中的“君子”與“小人”含義複雜。《論語》中“君子”凡107見。

    “君子”是與“小人”相對應的概念。這一組對立概念,既抽象又具體,從不同角度劃分,可以分出若干組別:道德高尚的人是君子,道德低下的是小人;學識修養高的人是君子,學識修養低的人是小人;志向遠大的人是君子,目光短淺的人是小人;寬宏大量的人是君子,氣量狹小的人是小人;做事大氣的人是君子,做事小氣的人是小人;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是君子,身分低沒地位的人是小人;富貴的人是君子,貧賤的人是小人……

    《論語》裡的“君子”有時甚至指國君。《論語》裡的“君子”並不是一個非常清晰明確固定的概念,各種情況有時常常攪在一起,好在對這107處君子,人們都能領會它的特定含義。

    比如《論語·憲問》第6章中,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的話用今天的話通釋就是:“身為君子卻不仁慈的人有吧,沒有小人卻仁慈的啊。”

    “君子卻不仁慈”中的“君子”應該是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沒有小人卻仁慈”的“小人”顯然不是從文化修養和身份地位出發形成的判斷,而是從道德水準出發形成的判斷。

    這“君子”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以身份標準劃分;這“小人”是道德品質低下的人——以道德標準劃分。也就是說此君子是“地位君子”和“衣冠君子”,他不能達到孔子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的標準要求。因為品德高尚的真君子,不可能有“不仁”的品行;道德層面的真小人“未有”“仁者”是成立的。

    如果從地位身份來衡量,“君子”中“不仁者”不但有而且還不少;同樣用地位身份來衡量,“小人”中的“仁者”不但有而且也不少。

  • 4 # 皇甫重明

    論語的教育物件就是讀論語的人啊,話不能說的太片面嘛。論語並沒有規定誰能讀誰又不能讀嘛!學習文化就該有猛虎撲食的決心,不能因為書文晦澀難通就不學了,這樣下去中國的古老文化還能傳多少年,越傳越丟失了。從古到今可是已經丟失不少了,我們自然應該努力學習。

    說到君子與小人連古人都說了,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又道有偽君子與真小人之分。教育大家要親君子,遠小人,連千年前的古人都這麼說,可見君子有多受人尊敬與喜歡。

    君子坦蕩蕩。君子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堅定原則,不會輕易改變,不用陰狠手段。君子崇尚正大光明,排斥小人,不與歪門邪道為伍。

    小人長慼慼。小人的做事方法與君子相比,上不得檯面,受人詬病。小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一切,損人利己,也最不招人喜歡。

    可先賢又說了有偽君子與真小人之分。這就教育我們要擦亮眼睛,謹慎交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偽君子做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目的性極強。招惹上這類人絕對不是好事,比小人要更加難防範。

  • 5 # 手機使用者5498255127

    論語中的教育物件是包括所有“人類”,規範身處任何國家與社會制度的人格標準,所以,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無不將《論語》編入語文教科書。 “ 君子”一詞,最最出現在諸經之首的《易經》(是指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德才兼備,具有莊重、自信、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境界。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所謂“小人”是與“君子”的人格品質正好相反,是專指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卑鄙無恥、陰險狡詐、詭計多端、老謀深算、老奸巨猾、虛情假意、口是心非、人面獸心、顛倒是非、是非不分、厚顏無恥、幸災樂禍、欺善怕惡、欺軟怕硬、貪婪成性、自私自利、心胸狹窄、不擇手段、唯利是圖、狼子野心、野心勃勃、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背信棄義、出爾反爾、反覆無常、吃裡扒外、賣主求榮、見死不救、蛇蠍心腸、殘暴不仁、斬草除根、喪心病狂、無法無天、滅絕人性、貪生怕死、執迷不悟、明爭暗鬥、鬥心勾角、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仗勢欺人、自欺欺人、趕盡殺絕、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煽風點火、暗箭傷人、借刀殺人、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蠱惑人心、栽贓嫁禍、篡改歷史、爭名奪利、殺妻求貴、欺孤逼寡、傷天害理等等。

  • 6 # 莫柏順

    論語的教育物件是“有教無類,"只要可以塑造,不論何種出身,或富貴,或貧賤,一律平等教育。君子是指正值、通大道,“不以物喜,不為已悲"的人。小人是指自私、愚昧、不以大局為重,斤斤計較自我得失的人。象明朝的崇楨皇帝,需要二萬兩抗清軍費他不給,號召官員捐贈。最後被李自成起義破城,八千萬兩白銀被如數擄走。

  • 7 # 楊朱學派

    君子原本指丈夫和貴族。在《詩經》中,《國風》中的君子十之八九是指丈夫,十之一二是指貴族。《雅》中的君子十之八九是指貴族,十之一二是指丈夫。

    但《論語》與《詩經》不同。孔子把君子廣義化了。《論語》中常把君子與小人對應。

    《論語-里仁》有曰:“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   

    《述而》有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顏淵》有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衛靈公》有曰:“君子固窮,小人斯爛矣。”

    上述君子是指有道德操守之人。而小人則指沒有志向,沒有道德操守之人。整部《論語》上百次提及的君子,大多是如此。只有少數例外:   

    《論語-先進》有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吾從先進。”

    《泰伯》有曰:“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

    《顏淵》有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陽貨》有曰:“君子勇而無義為亂,小人勇而無義為盜。”

    以上四處君子是指貴族,包括國君和卿大夫。小人是平民百姓。   

    《論語》中的小人,有一次特例。樊須問孔子種莊稼的問題。孔子曰:小人哉,樊須。此處的小人,是指沒有志向之人。與孔子在《周易-乾卦》之言對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此言之君子,是有志向之人。

    此外,在《禮記》中,有幾處君子是指國君嫡出。小人指國君庶出。不在贅述。

    提問中《論語》的教育物件,應改為儒家的教育物件更合適、貼切。儒家是有教無類:不分階層,皆可接受教育。儒家是成人教育。人原本與禽獸無疑。透過教育,使禽獸成為小人,再使小人成為中人,再使中人成為大人。大人者,君子也。

    有一類人,儒家的教育也無法改變的,對此類人不再教育。直接誅殺——禽獸不如之人。

    禽獸沒有孝慈。只有慈愛。人與禽獸皆有慈愛。人不但有慈愛,亦有孝慈。禽獸連慈愛都沒有。

    前幾天在網上流傳的影片,一對夫婦無故毆虐待正在寫作業的女兒,此類沒有慈愛之人,是禽獸不如。不在儒家教育之列。若孔子做法官,必誅此二人。荀子曰:元惡不待教而誅。此之謂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三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