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狂喜淡墨a
-
2 # 競馨齋
只有風格不同,沒有高低之分,都喜歡……就像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與梵高的向日葵,只有風格不同罷了,據我瞭解,男書家寫張猛龍的居多吧
-
3 # 千年蘭亭
《張猛龍碑》立於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公元522),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現於藏山東曲阜孔廟中,有額有陰。
此碑記頌魏魯郡太守張猛龍興辦學校功績,碑陰為題名,古人評價其書“正法虯已開歐虞之門戶”,一向被世人譽為“魏碑第一”。
全碑楷書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是魏碑後期佳作之一。碑文書法用筆方圓並用,結字長方,筆畫雖屬橫平豎直,但不乏變化,自然合度,妍麗多姿。碑文中的“冬溫夏清”四字被認為是鑑別有關張猛龍碑古拓、今拓、原拓、翻拓的重要依據。
《張玄墓誌》即《張黑女墓誌》,全稱《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誌》。張玄字黑女,因避清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名諱,故清人通俗稱《張黑女墓誌》。
此碑刻於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2年)十月,出土地無考,原石早已亡佚,現存乃清何子貞舊藏拓本。
此碑楷書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其書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結構扁方疏朗,內緊外鬆,多出隸意。此墓誌雖屬正書,行筆卻不拘一格,風骨內斂,自然高雅。筆法中鋒與側鋒兼用,方圓兼施,以求剛柔相濟,生動飄逸之風格,堪稱北魏書法之精品。
-
4 # 四寶齋
張玄墓誌與張猛龍碑都是優秀的碑刻書法作品,這一點我想誰都不會反對吧。
這兩個碑我都臨寫過,但我想問臨過這兩種的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他們存在關聯呢?朋友們請看:
二碑主人都姓張,又都是“南陽白水人也“,從時間上看,張猛龍龍生前是北魏孝明帝元詡(516年至527年)。張玄生前是北魏節閔帝元恭(531年至532年)。中間只相差幾年,而差的這幾年是武懷帝元攸(528年至532年)。要知道古代的門閥觀念是強的,更何況二人死後還能樹碑立傳,你要說二人沒有點關係?打死我也不相信。閒話扯完了,我們來說說誰是第一這個話題。按時間順序先說《張猛龍碑》。
碑文上寫的是張猛龍興辦教育的事蹟,筆法剛健挺勁、斬釘截鐵,從筆法上可以看出,《張猛龍碑》是受《始平公》影響的,而《始平公》成書於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498年,也就是說《始平公》的出現比張猛龍早還不足20年,對此,我懷疑給張猛龍寫碑的人,有可能是寫《始平公》的學生或弟子,甚至有可能還是出自同一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張猛龍碑》的字比《始平公》要高出一籌。啟功先生臨張猛龍
如橫、豎劃的方筆起筆,轉折處的方稜及三角形的點等,《張猛龍碑》都保留了《始平公》的舊貌。但也不是筆筆都方,而是有方有圓,因此,《張猛龍碑》比《始平公》更精美、細膩。結體已經是接近標準的楷書了,筆畫的結體甚至代著一點行書的味道,尤其是碑陰。故而,一個人的書法,在經過十多年的錘鍊之後,書藝上升是很正常的。
接下來我們在《張玄墓誌》,《張玄墓誌銘》用筆方圓兼備,橫畫或圓起方收,或方起圓收,長捺一波三折,含分隸遺意,不少用筆有行書意,結體含動勢。書法峻宕朴茂,結體扁方,既有北魏的神韻,又有唐楷的法度。
朋友們不知道,我練書法也有幾十年了,雖然只是買字帖在家閉門造車,那也是幾十個年頭啦,可就楷書這關過不了,大概五六年前吧,我去找人求教,他看了我的字後說,我不適合練唐楷,以前字基本上算白練,好在一直臨帖沒沾什麼習氣,於是建議我練魏碑,從碑入手,因我行書好於楷書,於是就向我推薦了《張玄墓誌》。
那位老師說,該碑誌書法精美,刻工亦佳。字形略扁,多有隸書筆意、古質典雅。用筆方圓結合,既有北碑俊邁,又有南帖溫雅。楷中帶行,流暢自然,筆法精練,堪稱北魏之佼者,歷受書家好評。沒曾想我一練之下,竟找到了感覺。啟功先生臨《張猛龍碑》我們現在在來看那些大家是怎麼評價這二碑的。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這樣評《張猛龍碑》: “碑本皆真書,而亦有兼行書之長,筆力驚絕,意態逸宕,為石本行書第一。’’何紹基是怎麼評《張玄墓誌》的呢,他“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何紹基臨《張玄墓誌》
楊守敬:“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
沈曾植:“此碑風力危峭,奄有鍾梁勝景,而終幅不染一分筆,與北碑他刻縱意抒寫者不同。”
包世臣:“此帖駿利如《雋修羅》,圓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張猛龍》、靜密如《敬顯雋》。”孫伯翔先生臨《張猛龍碑》
我們從這些大師的的評價中不難看出,《張黑女墓誌》約勝一籌。此圖本人臨《張玄墓誌》歷史上臨《張黑女》的大家有何紹基、胡問遂,臨《張猛龍》的大家有啟功、和孫伯翔。當然,只要學魏碑的人這兩個碑帖都會臨,也許時間太久遠沒能流傳下來罷了。
-
5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不能分第一第二,各有千秋。這兩個碑帖字型明顯有“性別”之差(筆性不一樣),氣韻風格明顯不同,《張猛龍》剛勁豪放,《張黑女》比較柔和含蓄。字形一長一扁,一個以方筆為主,一個方圓並用。
其實,魏碑系統很龐大,品類繁多,字形美妙,風格獨特……有墓誌系列、造像系列,還有摩崖石刻。只要是練上幾個月魏碑,腦洞大開,其癮難忌。
喜歡魏碑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這些,如《魏碑墓誌七品》、《龍門二十品》等。如圖:
個人喜好不一樣,隨緣即是。
-
6 # 如石書藝
一、兩碑均為北魏時期碑刻,刻立時間已有1500年左右,相差僅9年。按理說,都是北碑經典,已是十分珍貴,影響力極大,也應該流傳有序。但其實宋以前不見著錄,尤其《張玄墓誌》,何時出土,何時碑石佚失均難考證,這些因素導致它們的影響力遠不如漢碑的原因吧。
應該說兩碑受到近代書法界的歡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與康南海等力主興碑有關,他在《廣藝舟雙楫》中,這樣讚譽《張猛龍碑》:“結構精絕,變化無端,為正體變態之宗”、“如周公制禮,事事皆美善。”他對《張玄墓誌》的評價:“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原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
二、筆法、風格比較。《張玄墓誌》行筆別具一格,這在魏碑系列中獨一無二,中鋒與側鋒兼用,方圓兼施,長捺一波三折,轉角含分隸遺意,不少用筆有行書意,以求剛柔相濟,生動飄逸之風格。結字微扁,體含動勢,風骨內斂,既有北碑俊邁之氣,又含南帖溫文爾雅。
而《張猛龍碑》最典型特徵是 碑額“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三行12字,是為正書,這在碑刻史上屬首見。 此碑額大於碑文字型3倍多,筆勢開張,橫、豎、撇、捺、折,筆筆見方,勁健非凡,是為一絕。 此碑筆法結體特點可概括為“勁健”、“欹側”、“峻拔”。
《張猛龍碑》原碑保持完好,而且因其結體方正,與唐楷有一脈相承的延續關係,故歷來被認為唐以來書法大家或多或少受其影響。近代也有不少書法大家對此碑用功至深,如趙之謙、弘一和啟功先生等。
回覆列表
張孟龍碑更加被人喜歡。
張猛龍碑,六朝碑,北魏正光三年刻。現立於山東曲阜孔廟。
楷書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個字。碑陰十二列。額也是楷書題〔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
三十二字,為張孟龍之頌德碑,書法勁健雄俊。
楊守敬評雲“整練方折,而碑陰則流宕奇特,”
其《平碑記》,又評雲“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