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一聲笑89258146

    如果崇禎皇帝在1644年南遷到南京,我想只能勉強再把大明國祚維持一段時間,但最終還要亡於滿清。雖然大明南方地區未受戰火之擾,但是南方的明軍疏於訓練,武器裝備缺乏,國家的精說部隊和將領已大多亡於北方的戰爭。就是在南京號令全國,可大臣們肯定還是對皇帝陽逢陰違,自私自利。而軍隊將領各自私扣軍餉,喝兵血。雖然江南是財賦重地,但又是明末文官集團“東林黨”的老巢,到了王朝末期,人心已散,崇禎皇帝在南京也無濟於事,滿清一旦在北方的統治穩定後,就會大軍南下,而明朝內部肯定還會黨爭不斷,軍隊已逐漸軍閥化,不聽號令,畏敵如虎。到最後,朝廷徵不上糧餉,文官們各自打算,最終崇禎皇帝也會在南京或逃到最南邊逐次抵抗,也會落得宋末少帝投海的結局。不能說大明沒有機會中興,但多少次機會就沒把握住,多少的忠貞戰將卻死在皇帝荒唐的指揮下,這時的大明已再無力挽狂攬之能臣了,國家的元氣都已消耗殆盡,改朝換代將無法避免了,時也,命也!這就是大明的宿命,令無數人痛心,扼腕嘆息的宿命!中華民族的一劫。

  • 2 # 聶作平

    我認為,如果崇禎在1644年之前,哪怕之前半年,遷都南京,明朝不一定就不亡,但至少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至於這段時間的長短,不好定論,可以是幾年,也可以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參考東晉和南宋)。

    眾所周知,朱元璋開國時,定都南京。其後,建文時發生的靖難之役,駐守北京的燕王朱棣上位,並把首都由南京遷往北京。

    但是,在南京,同樣有一整套的政府班子,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國子監,等等,各個部門都是完整的。那時候,南京是法定的留都,相當於大明朝中央政府在這裡有一個備胎。之所以要留這個備胎,就是為了非常時期可以迅速啟用,以繼續大明朝的統治。

    其次,南京及周邊的江南地區,在明末的農民戰爭中,受到的損失最小,也是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並且還有積極發展海外貿易以創收的良好條件。

    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底,再加上有錢有糧,南遷大有可能成為中興的起點。

    事實上,在甲申年初,就有大臣向崇禎提出過南遷,崇禎也曾經心動,但最終,他還是在臉面與南遷之間選擇了臉面,從而導致了他的悲劇結局。

  • 3 # e_listen141814398

    野獸謀殺恐怖。那些白道黑道都來的官僚,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剋星。顧炎武的聖安本紀記錄馬士英手下的官吏透過盤剝百姓巧取豪奪居然豢養了10萬打手部隊,而清軍入關的八旗鐵騎總數才6萬,馬士英居然對此行為大加褒揚。馬士英手下打手無數,實在駭人聽聞。江南的老百姓賣兒賣女去逃荒,人間天堂,變成了人間地獄。 馬士英是明末那個時代的產物,明末那個時代的基本特徵就是賄賂公行黨爭劇烈,朝廷中,不問是非善惡只看是不是自己人,早年馬士英曾經因為挪用公款打點上司,受到處分,是明末那個時代給予馬士英飛黃騰達的機會。馬士英的情商非常高,能夠籠絡了很多好朋友,非常適應那個年代不分是非曲直的特徵,從而將明王朝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他大肆迫害羅織罪名迫害,濫用權力是它的基本特徵。 看一看明史中明朝對西方的戰爭。就知道,到底清朝是退步還是進步?馬士英阮大鋮當時在方國安的部隊中 ,渡錢塘江後不久,在馬士英等人的唆使下,這個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方國安和馬士英準備把魯監國朱以海獻給清朝,作為晉升的階梯。張國維趕來救援,方國安和馬士英帶兵阻斷過橋,在橋墩上上書五個大字:方馬止此矣。後來,看管魯監國的生病了,朱以海逃脫登舟入海。後來馬士英沒抓住朱以海,覺得投降過去也沒多大意思,自己出了家,在浙江的寺廟裡,很快被清軍活捉。這個在眾多史料中都有記錄,阮大鋮和方國安都投降了,這支超過10萬的部隊,很多都被清朝殺降了,馬士英哪裡在組織抵抗?。 史書上記錄的很清楚。1645年4月27日,馬士英的胡作非為:毒打說真話的偵察兵,而重賞牛皮的親近,使部隊完全喪失了鬥志,清軍才歡快的漂流過了長江。鄭軍部隊逃入海中。史書記錄的鄭鴻逵的水師部隊,普遍面板漆黑,身手敏捷,精於水戰。但是馬士英毒打偵察兵,重賞吹牛皮的親近的做法,讓這些士兵完全失去了作戰的動力。1645年5月9日,清朝大軍將馬捆綁在木筏上,清朝大軍是用木筏漂流過長江的 ,明朝方面有鄭氏集團的至少數萬福建精銳水師,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部隊,由於馬士英的胡作非為,用花剌子模的方法,毒打偵察兵,而重賞吹牛皮的朋友,使部隊完全喪失了鬥志,清軍才歡快的漂流過了長江。 我覺得,一個民族的靈魂包括其文化傳統,歷史是這個民族的一個重要部分。歷史虛無主義,實際上是徹底否定這個民族的根本性方法。明朝末年的馬士英並非閹黨分子,但他給閹黨翻案,重修三朝要典。備受當時的人們批評。在馬士英的唆使下,方國安的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這支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力,王之仁、王思任、張國維都殉國而死,據顧炎武的《聖安本紀》記錄當時有大批的閹黨分子不失晚節,也殉國而死。後來馬士英和方國安劫持魯監國朱以海,以此作為投降清朝的晉升階梯。張國維趕來營救,方國安和馬士英率領大軍阻斷石橋,上書五個大字:方馬止此矣。但後來看管朱以海的官員生病了,朱以海由此逃脫,登舟入海。馬士英後來覺得沒有抓住朱以海,投降了清朝也沒啥意思,就在浙江的一家寺廟出了家,很快就被清軍搜查出來,馬士英被處死。

  • 4 # 季我努學社

    所謂“南遷之議”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明朝後期,崇禎皇帝的政權一方面面臨後金反明,虎視眈眈時刻準備南下侵犯,另一方面面臨李自成稱帝,農民起義軍直逼京城,危及其統治等形勢而不得不考慮逃出北京,將都城遷往南京的商議。南遷之議簡單點說就是明末政府所面臨危局而不得不考慮向南方逃亡所做的一些考量。當後人在回顧當年那段往事的時候其實大多都是比較認可這一考量的,也有不少人為崇禎皇帝沒有抓住時機,不能做出果斷決定進行南遷而導致明朝滅亡表示惋惜和遺憾的。

    (崇禎皇帝像)

    事實上,南遷之議早在明朝後期進行兩線作戰時就已經有人提出來了,並逐漸被一些人所接受和提及,後來這一提議又經過崇禎皇帝身邊的周皇后將這一想法告知崇禎皇帝,但是這一提議為什麼沒有實施而最終導致他上吊自殺和明朝滅亡的結局的呢?我們應該知道,任何一個建議的提出往往都會遭到不同人的批判和反對,南遷之議也是如此。在明朝宮廷內部和朝廷當中就有一部分人堅決反對進行南遷,其中最大的理由便是明朝的祖宗宗廟在北京,南遷意味著背叛祖宗,並容易背上歷史的罵名。崇禎皇帝本人對這一想法也是猶豫不決,他對於南遷之後遭受罵名也是有所顧慮的,同時他的帝王心胸也比較佔據上風,寄希望於大臣能同心贊成南遷。但是我們可以試想,崇禎皇帝本人對於這些都有所顧慮,大臣和其他人又有誰會去主動擔起這些責任和罵名呢?

    (北京,故宮)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稱帝,建立大順,定都西安,改為西京,並派軍向北京進發,準備滅掉大明。訊息傳到北京,明朝內一片恐慌,有部分大臣不得不提出南遷並與崇禎帝進行商議,但是由於部分大臣的反對和崇禎帝本人的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南遷之議最終再次作罷,明朝廷就這樣錯失了南遷的最後時機,大明王朝也最終走向了崩解。

    (李自成圖片)

    參考資料:

    1、辛向陽、倪健中主編,周樹興、呂佩浩副主編,首都中國:遷都與中國歷史大動脈的流向,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年02月第1版。

    2、顧誠著,明末農民戰爭史,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年01月版。

    3、金性堯編,爐邊話明史,故宮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4、王昊,崇禎與“南遷”之議[J].史學集刊,1996(01):25-28.

  • 5 # 不知名的熱心網友小高

    考慮到三個問題,一是北京城是李自成攻破的,崇禎南遷,北有大順,關外有清,南邊有明,按照歷史的必然,順自然敗於清,清按照歷史滅了南明,到最後還是清一統天下。雖然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 6 # 曾經的誓言114

    應該最少還能維持幾年,但談起滅亡是遲早的事,命運註定了崇禎皇帝要滅亡的,因為他生性多疑是個極其沒有主見的昏黃帝,談起大明崇禎滅亡,那時文臣武將層出不窮,只是這個傻子黃帝用人不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崇禎皇帝不知體涼民間饑荒,

  • 7 # 書劍漂零

    如果崇禎1643年底南遷,恐怕會崩潰的更快,

    1.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南方的將領比北方更加忠心

    崇禎朝1644年3月以後的崩潰,不是戰敗,而是大量的將領不戰而降,在1643底,在北方,明朝軍事上還是有一些力量,崇禎在1644年3月分封的一批將領名單,大概可以參考一下,

    封遼東總兵官左都督吳三桂平西伯、平賊將軍總兵左都督左良玉寧南伯、薊鎮總兵右都督唐通定西伯、鳳廬總兵左都督黃得功靖南伯,各給敕印。山東總兵左都督劉澤清進實職一級,江北總兵都督同知劉良佐、山西總兵左都督周遇吉、援剿先鋒總兵高傑、宣府總兵王承胤、都督僉事劉芳名、甘肅總兵李棲鳳、援剿江楚應皖總兵馬科、保定總兵馬岱、大同總兵姜鑲、薊鎮西協總兵孔希貴、關遼登津水師總兵黃蜚、寧夏總兵葛汝芝、關門總兵高第、天津總兵曹友義、河南總兵許定國等各進署銜一級。

    加粗的是北方的,沒有加粗是江淮一線的,大概可以看出來,整體上還是北方多,南方少。

    皇帝如果撒腿走人,這些大多數就成了棄子,只有投降一條路,如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歷史上朝代更迭很常見,但是哪家更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