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茶友約
-
2 # 民藝工坊
《聞香識女人》是1992年公映的美國電影,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女人的“香味”會告訴你很多關於她的資訊:她的性情,品味,職業,年齡等等。
對於美味的食物,我們會用“色、香、味”俱全來形容,可見香氣對於食物的重要性。對於白茶同樣如此,白茶的香氣不但對品質有決定性影響,同時白茶的香氣還能給我們提供很多資訊:工藝、幹度、倉儲等等。
那麼,又該從哪些方面判別白茶香氣呢?一般我們可以從幹茶、茶湯、葉底等三個方面具體分析白茶香氣:
初聞幹茶香
幹茶的香氣是第一印象,尤其是開袋的那一刻,許多茶的品質優劣在開袋的那一刻就可以初步判斷,有些茶開袋有濃郁的糖香,有些開袋有奶油香,有些則是毫香,陳年的茶有梅子香等等,這些都是純淨的香。而有些茶開袋則是飄出一股濃重的黴味,有些會聞到難受的倉味,這些都是倉儲不良的表現。有時候則是聞到沉悶的氣味,有可能是含水量偏高,需要及時處理了。
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刻意留意開袋香,更多的是溫杯燙盞,再投茶,搖杯晃盞後聞香,品茶常用蓋碗,加熱後的蓋碗可以很好的激發茶香,是識別茶香的重要手段。香氣型別同樣有優劣,需要多喝多品,積累豐富的經驗。茶香的核心點在於乾淨,香氣的純淨度是一款好白茶的重要指標,不論香型如何,香氣都會是純淨的,令人舒暢的。
細品茶湯韻
一杯好茶,品的是茶湯,茶湯的香氣是帶來愉悅感的重要指徵。
沖水後需要留意茶香這幾個方面:一是水飄香,也就是用鼻子聞茶杯的茶香,可以感知這款茶香的“主”香型,初步判斷這款茶呈哪類香氣;二是水含香,是需要用品的,味覺同樣可以感知到香氣,而不僅僅是鼻子,所以茶湯是溶香的,茶湯的香可以感知茶香的強度,也就是香氣濃郁程度;三是杯蓋香,也就是蓋碗的蓋子留香程度;四是公道杯的掛杯香,公道杯分完茶後,觀察茶香的持久度。這幾個方面又是相輔相成的,可以相互映照形成一個統一的茶香印象,剝離開來是不合適的。
透過這幾個點的對比可以比較全面的感知這款茶的茶香型別,香氣強度,香氣留存度和持久度等指標。
當然,白茶的魅力還在於每一泡會有不同的香型,這些變化也是白茶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所以一款白茶不一定就是一種香氣,比如有些牡丹王,第一泡是青香,第二泡是豆花香,第三泡卻又是花粉香,變化莫測。
和幹茶香一樣,不論香型如何,變幻怎樣,好茶的香都是純淨的,令人舒暢的。
再探茶底味
茶底的香氣往往被許多人忽略,畢竟大家喝的是茶湯,關注茶底幹嘛呢!這麼說固然不錯,但是如果要全面評判這款茶的優劣,審慎對待茶底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有些工藝上疏忽導致的問題,在幹茶和茶湯層面會被處理掉,而在茶底上則會一覽無遺。
例如一些渥堆發餿的茶,經過陳化和再度乾燥,再蒸壓成餅處理後,幹茶香氣可以變得比較正常,茶湯也喝不出大毛病,可是當你探究葉底就會發現一股餿味,再綜合辨析葉底顏色,便能發現問題。
正常的葉底,有些會有茶湯一樣的香型,有些則是普通的茶底氣息。有些聞著比較沉悶,或是夾帶雜味異味等,這些都是不正常的。一款好茶的葉底,香氣是純淨的,令人舒暢的。

聞香識白茶,“香”不僅是一款好茶的重要組成部分,令人身心愉悅放鬆;“香”更是無言的“證據”,經驗豐富的茶友可以從茶香中識別茶樹品種、山場氣候、種植管理方式、製茶天氣工藝、倉儲環境等等重要資訊。
要修煉到聞“香”識白茶,並非一日之功,還是需要多喝多品,多對比多總結。不過好茶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純淨、純粹、令人身心愉悅。
-
3 # 星掠殘陽AYR
不僅是白茶,香氣是是來判定茶葉好壞的一個重要的指標,一款好茶,有好的香味的必須的,而且必須自然持久。
白毫銀針是毫香為主,帶花香;白牡丹則反過來;壽眉因為採摘時間靠後,基本就沒啥毫香了,以花草香為主。
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概念,真正考驗還在沖泡中,如果茶底不好,儲存不善,趁開蓋熱底的時候聞一下,就會有異味,這茶可能就有問題了。但是這個味道只出現在開蓋的瞬間,一般人不好把握。
再一個,以本人經驗,好茶在杯底冷了以後,還會有香氣,而且很豐富,但是不好的茶就很微弱或者沒有,這一點是騙不了人的。只有香氣足的茶葉,就算開水沖泡會揮發一些香味,但是還有一些香味會殘留不褪。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喝茶,來綜合茶的香氣、滋味是否清爽回甘、無雜味異味,等等。不能單靠香味來評價好茶,但是沒有香味的,或者香味不正的就應該是有問題的茶。
-
4 # 悠學雅緻書院茶事
說說香,香是怎麼來的,茶友們注意的香大多分為以下三種:“品種香”、“地域香”、“工藝香”。看看大家喝到的以及喜歡的到底是那種香了……
-
5 # 鷹商
也許凝凍是禍也是福。當它來臨的時候,整個仙人嶺彷彿在一夜之間被冰封。仙人嶺茶經歷了一場寒冰的洗禮,變得更加的乾淨。
鄭州北茶城白茶部落不錯
-
6 # 是茶君
茶香很多種,其形成茶界普遍歸納稱之為:品種香、地域香、工藝香、沖泡香。
品種香:是茶樹的基因,無論種植、移植到哪裡、做成什麼茶,都要有它自己的品種型別香型特點,每一個品種都有它獨特的風格存在著。這也才是形成所有不同茶香的根本,即便之後工藝、沖泡的不同,也並不能改變太多。
地域香:有相應茶品的不可複製、不可移植性。因為海拔、山場、氣候、土壤、水份、溫溼度、光照、遮蓋、朝向等等,一地一茶,一茶一水土,一方水土養一方茶。
比如同樣是白茶,它以毫芽潔白肥壯、多茸毛、香氣清鮮有毫香、滋味清醇鮮爽勝出。而政和白茶,則滋味鮮醇濃厚,主是滋味較濃,香高味甜。就是說政和白茶滋味清鮮稍遜福鼎白茶,但味更醇厚。這完全就是因為地域不同,造成了葉形大小、育芽早晚生種的不同,而這直接影響到了製成品品質和色香味形等。
工藝香:茶香最明顯、最大的形成及變化,也就在工藝香。它們的每一步都對茶香影響很大,因而也就形成了千變萬化的茶香。
製作工藝從茶鮮葉採摘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不同的採製級別、時間和季節、甚至手法輕重,再到鮮葉不同的運輸方式、不同的攤放時長、方式,進而到製作師傅水平、複雜的製作加工過程,再加上不同的拼配、勻堆、篩份等。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舉例子,不同的“萎凋工藝”,前者日曬為主,後者陰乾為主,因而香氣迥然。
沖泡香:相比前面幾種,香氣更加豐富多變,不同的水、不同的人、不同情境,採用不同方法,因而也造成了香氣的自然不同。難怪千人千茶,同一款茶,在不同人的手裡,會呈現出千般滋味。而這一點,同樣也是一代代茶師們不斷探索的區域。
對應白茶類,它們的茶香應該是這樣的:
嫩爽:鮮嫩、活潑、爽快的嫩茶香氣
毫香:白毫顯露的嫩芽所具有的獨特香氣
鮮純:新鮮純和,有毫香
回覆列表
白茶在六大茶類中茶幹香氣是偏弱,透過香氣來判斷白茶品質是比較難的。
如果一定要從香氣來判斷白茶品質的話,那就要看看茶葉有沒有花香,藥香(但實際藥香茶幹很難體現,一般只有自煮的時候才會呈現,而且這些茶基本是老茶)。
所以建議判斷白茶品質還是透過其他因子,如湯色、口感、茶底、茶幹品相再加上香氣中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