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先生的茶
-
2 # 蘭雨46
我基本認同這觀點(但不完全是)確實生長在窮人家裡,從小就看到了父母的艱辛,與父母同吃同住同勞動,從小就知道生活不易,所以講貧窮人家出孝子,這種講法我認同。孩子從小苦慣了長大後在工作中一定會很努力,不怕苦,對人有同情心,生活上很節儉,(這些都與童年生活有關聯)然而每個人的秉性是與遺傳有關係的(這不能否認)例如,富貴人家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的,可是他在成長中並不願意接受這種生活。相反願意在大風大浪中去鍛鍊自己,對窮人富有同情心,對社會上一些不良行為能挺身而出,做好事從不留名。人之初,性本善,孩兒時都是好孩子,問題是家庭,環境,教育,及自身的內環境(遺傳)決定各人的前程與歸宿。
-
3 # 劍蘭修竹
謝邀請!我贊同您的觀點。一個人的所有性格特點與個性心理特徵,幾乎都能從其童年的經歷尋到影像或痕跡。比如一個人很吝嗇,或因童年極匱乏,甚至買一隻簡陋廉價的玩具的願望都滿足不了;另一個異常膽小怯懦,八成是小時候被嚇唬而生怯慣了;長大貪吃自私斂財,是因為從小貧窮生境險惡;被粗暴壓制久了,會形成叛逆性格……因此,昔孟母三次擇鄰,現代人重視孩子早期教育是很有道理的。總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強,則中國強,是至理名言。
-
4 # 新浪陽春白雪
人小時候的經歷會影響他的一生!
這和下棋一樣,開局被動,就會步步被動,也只有高手可以扭轉乾坤。所以從小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很關鍵。
古代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為什麼要遷呢?好家也怕三搬,搬家不僅費時費力,還要扔掉一些搬不動的東西。勞民傷財啊?孟母第一次住在專為人哭喪的家附近。這家以哭喪為業,遇事大家都去找她哭,哭出名氣。小孟子年幼善良,看別人哭他也難過,難免也跟著哭。孟母大驚,這孩子從小就哭,心裡肯定不健康,長大要很抑鬱症就壞了。
孟母下定決心,立馬搬走,到了一個新居點。開始還好,時間不長,附近搬來殺豬的,小孟子天性好助人為樂,經常跑去幫助,扯豬腿。孟母一看這不行。長大了這孩子就是個粗人,趕緊走。孟母這次用心挑選了一個好地方,就是在小學附近。孟子沒事就去聽老師講課。孟子很滿意,新定居下來。孟子從小就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最後成了大思想家。
所以小孩,一定要創造好的成長環境,現在老年人帶孩子居多,就出現了奶奶帶的孩子愛唱歌跳舞,爺爺帶大的孩子喜學習愛書法。
令人擔憂的還是農村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還要種地帶孩子。孩子教育方面就有損失,雖然國家出臺新政策,允許父親帶孩子到打工地點上學。但還是有不少孩子扔在家裡。
還有的母親在家帶孩子種地,父親在外打工,一年只春節回來一次,回來穿的也破舊。還有幾年不回來的。每年給家裡的錢只夠生活費。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這小孩長成大姑娘了。就到她爸打工地點去打工,她爸也沒告訴她地址。她就進一工廠幹活。幾個月過去了,這天廠長兒子結婚,員工都來祝賀,她也去了。不可思意的事發了,廠長是她爸,廠長兒子是她同父異母的弟弟。事情鬧大了,“幫你忙”電視臺也來採訪。因為這小女孩還有一個上大學的妹妹,學費主要她辛苦幹活掙的,她出來打工是為了家庭多收入點。她爸所做所為激起民憤,她媽也來場裡鬧。後來她爸給家裡很多錢,上大學孩子學費全包了。但小女孩離開她爸這個廠,去別地方打工了。她爸讓她傷透了心。這一輩子都不會原諒她爸。給孩子傷害太大了!
當然,現實生活這樣奇葩的男人不多。基本上都很負責,畢竟男人是家裡的大山,不靠你靠誰呢?
-
5 # 蕭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個問題,早在我們小學時背誦的三字經中就給出了答案,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赤裸裸的,一個人的性情如何,並不是我們經常說的,這個孩子遺傳了爸爸,遺傳了媽媽,為什麼孩子的性格會像父母,真正的原因百分之九十是在於耳濡目染,剩下的百分之十我才會相信是一個嬰兒與生俱來的。
記得我高中時寫過一篇作文,裡面就講到:
“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而我們的每一次經歷,就像一支不同顏色的畫筆,在我們身上塗抹顏色,你走進了紅色畫筆,那你就是紅色的,你走進了黃色畫筆,你就是黃色的,只是,我們的路雖然是未知的,但我們的路卻是修好的。”
小時候,你在一個充滿一個好學幸福的家庭中,那麼你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學霸,但你學習的意識不會缺乏,相反的,你如果在一個充滿消極不和諧的家庭中,那麼你可能不會變成一個失敗者,但你的心理健康是有所損傷的。
外向,內向也是如此,我很少見父母很外向,孩子很內向的,也很少見,父母內向,孩子外向的。我們童年的精力,就像一桶染料傾灑在我們身上,染透了我們,留白的或許只有那不為人知的一面。
-
6 # 意識物理學
我認為一個人的信仰是少年時形成的,有了初步的信仰,就會產生構造,即少年會在自己的頭腦中構造一個形象,一個完美的自我,就象一個人最初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成的一樣,這個受精卵已經基本決定了一個人的大概特徵,剩下的事就是把這個東西用細胞分裂的方法全方位膨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由雛形長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但基本特徵是由雛形決定的。
一個人的行為是由他的思想控制的,而思想包括思維和世界觀,思維是方法,世界觀決定著方向,世界觀包括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信仰屬於人生觀,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信仰,價值觀是共同的人生觀,人生觀是個人的價值觀,每個人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當然是按照自己對價值觀的理解。
人生觀也就是個人的信仰,即一個人信奉什麼為美,人終身追逐的就是一個美麗的Phantom,是一個人用自己對普遍價值的理解,來構造的一個美麗的自己,少年時我們很容易崇拜他人,那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個人美,崇拜英雄,以及我們周圍的某人,覺得他或她帥,或是威武,有力量,有智慧,有英雄氣等等,這些都是美,對每個人都有很強的吸引力。
既然我們逐漸有了自己對美的東西的理解,那也就會把這些美的形式透過想象力進行構造或塑造,在自己頭腦中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這個影像就是我們的人生目標,我們會終身向這個目標靠進,為了實現那個“理想的自己“,我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那個人沒有理想或者說夢想呢?除非他或她沒有美學觀或者是構造能力。
雖然我們終身(也許不包括老年)在為理想而奮鬥,但這個理想是不斷被我們修改的,修改的原因不是那個理想不偉大,而是那個理想太偉大了,按我們的能力無法實現,所以有必要不斷調整以適合自己,也就是說我們的理想早在幼年時已成形,以後便不斷地降低這個標準,也許你在七,八歲的時候最崇拜孫悟空,希望自己成為孫悟空那樣的人,但大一點你就覺得那不可能 ,於是調低了標準,轉而希望自己成為象關羽這樣的英雄,再大些你會做進一步的調整,就這樣,調整來調去,一輩子總在修正自己的理想,把它修整的越來越象你自己,這就是一個人的一生。
。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童年能一定程度上左右一個人以後的所作所為,但更多的是成長後經歷的影響。
每個人童年經歷都有所不同,性格不同,或者家庭結構教育觀念不同,有好有壞、有些人可能童年經歷過某些事給自己留下陰影或者留下一些志向,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左右成長後的個人行為的。而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後天影響比較大,童年普普通通的過去的佔大部分(但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得童年獨一無二),成長後步入社會的影響其實是最大的。這個和童年不一樣的社會,各種誘惑陷阱人情世故等等,而這些才是左右個人行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