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爺歷史觀

    古代皇帝富有天下,掌握著天下人的生殺大權。但說是這麼說,事兒卻並不是這麼回事兒。

    中國有句老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政權一個王朝更是如此。皇帝統治天下並不僅僅靠武力,而是靠規則。

    金錢就是皇帝統治天下的規則之一。民以食為天,人活著就離不開糧食等日常所需。而天下的日常所需不是空氣,張口自來取之不盡,於是錢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

    錢說白了就是貨幣,代表了貨物的價值。原始社會靠等價交換,封建時代有了貨幣,於是就用貨幣買東西。

    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貨幣,貨幣也是一種統治手段。皇帝雖然富有天下,但讓人幹活吃喝拉撒也需要花錢,需要用貨幣。

    如果皇帝破壞了自己制定的規則,可想而知這個王朝的統治也不會穩定。因而皇帝修宮殿,當然需要花錢。

    只是皇帝的錢來自國庫,而國庫的錢又來自民間。和老百姓比起來,皇帝的錢來的容易些罷了。

    說了那麼多,其實就一句話,要想馬兒跑先讓馬吃飽。人民是馬,皇帝就是那位用馬的人。

  • 2 # 歪史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這個天下是皇帝的,土地是皇帝的、自然山河湖水都是皇帝的。按理論來講,這一些東西既然都是皇帝,那麼用起來肯定不花錢吧?

    但是事實上,無論皇帝做什麼,久居深宮的他做什麼都要花費巨資。即使吃一頓飯也數額不菲。譬如離現在不遠的光緒皇帝的雞蛋一樣。

    本來雞蛋是最普通的食物了吧,但是在皇宮之中的報價是四個雞蛋三十四兩銀子。當時市面是兩文錢一個。換算一下一兩銀子大概能買五六百個。

    多出的費用哪裡來的?當然是採購環節層層加碼來的。用現在話說就是有很多的中間商來賺差價。農夫和皇宮隔的太遠沒辦法一步到位。不過也少不了層層盤剝。

    既然一個雞蛋都這樣了。那麼修建皇宮,自然而然,可想而知了,從樹木、砂石、地基、磚瓦等等都不是一個地方,來自四面八方,他們本來需要費用,運輸過程又會產生必要以及不必要的費用。。

    這一些東西要匯聚到皇宮施工處,就少不了運費,即使古代有額定的徭役,但是,還是有很多的費用譬如,運輸人員、監工人員、施工人員等等都需要生活,這些生活就需要採購額外的生活用品。

    等等聚齊在施工處之後,在規模浩大的宮殿建築,往往積年累月,這一些又會消耗大量的物品。

    於是層層相加之後和雞蛋一樣,本來費用不高的宮殿最後耗價很多,看起來遠遠超過了正常比例。

  • 3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在古代有這樣的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這句話的意思是全天下的東西,都是歸皇帝所有。皇帝可以說是富有天下和四海,想要什麼有什麼,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這是皇帝獨享的,所以古時很多人都想當皇帝。

    那麼皇帝既然這麼富有,為何修宮殿還需要那麼多錢。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皇帝的財富包含的範圍

    皇帝作為全天下最有權勢的人,皇帝的財富範圍太廣太大了,天下的臣民、土地、山川河流和樹木等等都是歸皇帝所有,但皇帝的錢確實歸國庫所有,國家的賦稅錢糧都同歸國庫,包括皇帝的開支都有國庫統一劃撥,比如皇帝的賞賜、皇帝的個人花銷等等。

    修宮殿當然要花錢而且要花好多錢

    宮殿一般都是皇帝所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宮殿陳舊還需要翻修,所需花費的有人力、物力、財力等要素 。政府有相應的建造司和承建部等部門來分管皇家建築等工作。人力需要徵調所需的工匠和工人,這是需要花錢的,沒錢誰會去幹,哪怕是皇帝也不行。建造宮殿需要大量的石頭和木料等、都需要從全國各地去採購。

    舉個例子,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園,耗銀480餘萬兩,毀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光緒帝重建清漪圓 ,為慈禧慶壽,花費北洋軍閥用來建北洋水師的三千萬兩白銀,建成頤和園。由此可見,修建宮殿和園林,所需花費巨大。

    清朝為建圓明園,總共花了150年,從康熙到道光,歷經5位帝王,總共擴建和翻修所需花費更是不計其數,保守估計得要好幾千萬兩白銀,可惜被八國聯軍一把火給燒了。

    皇帝雖然富有四海,但國家有相應的貨幣政策,國家有法度和政策,即使皇帝要修宮殿也要花錢,不是想建就建的,不給錢誰去白白乾活呢?不給馬兒吃草,就想馬兒跑,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 4 # 溫酒煮水

    帝王擁有天下,但是並沒有擁有天下的財富。

    在古代不乏有富豪比帝王有錢,富國帝國這個詞可不是亂說的,如西晉的石崇就比當時的帝王富有。同時帝王的錢財來自於國庫,而國庫的錢卻不只是帝王一個人的。

    帝王修建宮殿,不僅僅需要人力,財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宮殿要包括帝王平時工作上朝的地方,帝王、妃子以及宮中其他人休息的地方,以及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地方。

    要完成這樣規模巨大的宮殿,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可高達國庫收入的70%。

    在古代時,鹽、礦石、酒之類的貨物都是禁止私人買賣的,只有朝廷官方可以買賣,像鹽只能買賣官鹽,叛賣私鹽是重罪,而鹽又是生活必需品,就這一項收入就會給朝廷帶去很多的錢財。

    那麼國庫的錢一般用在什麼地方?

    古代的國庫就相當於現代的財政部,錢不僅用於發放官員以及帝王等人的用費,還用於救急,如災害與戰爭,因此國庫並不是帝王的私人金庫,相反帝王想要用國庫的錢,還得經過大臣們的同意。

    帝王要修宮殿,現有國庫裡的錢就肯定不夠了,就得在民間徵收更多的錢,這就會導致人們的不滿,嚴重時還會導致社會的不安。

    如秦朝時修建阿房宮與秦始皇陵就導致陳勝吳廣起義,宋徽宗修建艮嶽也引發了多次民間起義。

  • 5 # 百家悅讀者

    國庫有錢不代表皇帝有錢,事實上到後期皇帝想要大興土木,可以啊,只要不怕做亡國之君就行。

    其次國庫裡的錢基本上來自於稅收,尤其是在那個重農抑商的時代,能夠有多少稅?所以雖然皇帝坐擁天下,可是能夠自己用的錢很少。除非他想著被底下大臣戳脊梁骨的同時成為亡國之君。

  • 6 # 亙古懷念說史

    中國古代皇帝權力雖然至高無上,但也不是什麼事情都能隨心所欲!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自由的權力,哪怕是中國古代貴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能例外。不管是古代的皇帝和國王,還是現代的總統和首相等政府首腦,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統治階級的利益的代表。他們不僅享受著最高的權力,而且還要維護整個統治階級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皇帝身後所代表的整個統治集團之所以會擁護皇帝,也是因為皇帝能夠真正維護他們的利益。如果皇帝自身做不到這一點,那麼矛盾就會真正產生了,更甚至於江山就要改姓了。比如歷史上魏文帝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嚴重損壞了門閥士族的階級利益,所以原本支援曹魏政權的門閥士族就走向了對立面。而以司馬懿為代表的司馬家族卻在爭奪權力的過程當中迎合了門閥士族的根本利益,從而獲得了各大門閥士族的支援,最後成功的篡奪了曹魏政權。

    中國古代的皇帝為什麼能夠動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為自己服務,比如修宮殿,修陵墓等大型工程能夠順利進行。這背後除了統治階級的壓迫性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有一批以官員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利益維護者在利益的驅使下甘心為皇帝服務。這些人在權力和金錢的利益驅動下,甘願為中國古代的皇帝做馬前卒。所以皇帝修宮殿需要巨大的花費也就不難理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耶路撒冷最早是個猶太城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