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你真好1949634
-
2 # 秋8892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這首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我很喜歡。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月光照在窗上,這時,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這首《靜夜思》。我思念離我而去的父母,我想念將我養大的故土,我懷念那裡的一草一木。
-
3 # 遼海醉仙
[cp]«黃昏染成詩緒~~秋之聲(15)»
那天,我沿著茶壟走上庫壩,
看血色黃昏染成的晚霞,
幾度徘徊,幾度思量,
詩緒流淌出美麗的風華。
那天,我站在高高的庫壩,
看歸來象群將長長的象鼻垂下。
我在煙霧繞繚中睨視著,
看象的步履沉重又慢慢進發。
那天,我欣賞二竿高的夕陽,
映照庫中游動的水鴨。
還有撒網的漁夫駕一葉小舟,
正在歡天喜地的收穫魚蝦。
那天,我看到歸來的白鷺,
在夕陽中飛舞蹬踏。
我獨自留在碧空高壩上,
羨慕白鷺遠飛蒹葭。
那天,我看見絢麗的遠岸,
被夕陽鋪滿紅色細沙。
那蒼穹中煙波浩渺,曉風殘陽,
祥和靜謐匯聚如墨的彩畫。
那天,我等候漁歌唱晚的風帆,
在海面上緩緩駛進港壩。
使我疲憊而悲悽的身心融入暮色,
在黃昏的光芒中品讀掙扎。[/cp]
-
4 # 林中楓葉139412925
未離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萬國明。
潤澤萬物滋雨露,
人民領袖為人民。
-
5 # 青青竹葉青
說到通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這句了: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句文字選自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說的是這麼回事,清香本是嗅覺,歌聲本是聽覺,作者卻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
怎麼說呢,這有點兒類似於武俠小說裡的乾坤大挪移,把人對於外界的各種感覺,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器官的相互貫通,不分彼此。
打個比方吧,就是聞見聲音,聽到顏色,看見氣味,等等。
在古詩詞裡,就有很多這樣的手法,誰優誰劣不加評比,不妥處也請多指正:
“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
這個不解釋了吧。一個鬧字,簡直用的不要太經典。視覺轉聽覺。
“鳥拋軟語丸丸落,雨翼新風汎汎涼。”(黎簡《春遊寄正夫》)
鳥聲很軟,所以圓潤如丸,就是把鳥聲音比喻成一顆顆小丸落下來。聽覺轉觸覺。
“雨過樹頭雲氣溼,風來花底鳥聲香”(賈唯孝《登螺峰四顧亭》)
鳥聲是香的,比喻雨後的鳥聲很清新,是聽覺轉嗅覺。
“殘照揹人山影黑,乾風隨馬竹聲焦”(《馮大師集黃沙村》)
風吹竹聲,他就說是焦的,這就把聽覺轉到了味覺。
“月涼夢破雞聲白,楓霽煙醒鳥話紅”(李世熊《劍浦陸發次林守一》)
天亮了,雞叫聲也成了白色,而楓葉紅了,鳥叫聲自然也跟著有了色彩。聽覺轉視覺,整個世界隨著色彩流轉。
“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李賀《天上謠》)
流雲學水聲,可以想見是多輕盈流暢,這裡視覺轉聽覺。
類似,還有很多很多,不再一一贅述。
佛家說,六根互用,也就是各種感覺本是互通了。有個叫釋惠洪的和尚,就很能扯,他做了一首詩,叫《泗州院柟檀白衣觀音贊》:
“龍本無耳聞以神,蛇亦無耳聞以眼,牛無耳故聞以鼻,螻蟻無耳聞以身,六根互用乃如此!”
各種感覺不分你我,實際體驗上不是那麼回事,藝術加工後,大概也只能在文字裡活香生色了。
紀曉嵐的《評點蘇詩》記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夜黑月懸的晚上,紀曉嵐讀到了蘇東坡還年輕的時候做的一首詩叫《夜行觀星》,裡面有一句:“小星鬧若沸”。
這位紀大學士思來想去都讀不懂,於是就在這句旁,用毛筆抹了一道墨痕。如此,還不罷休,還要給人家改詩,來了一句加批:“似流星”。
只能說,體會不了人家的詩意芬芳,就像這白天不懂夜的憂傷。你以為是用典,卻不曉得人家用了名流千古詩懸宇宙的通感。
-
6 # 笨珠珠001119
說到通感,立刻想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兩句聲名遠播的通感,很是經典。
第一句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把屬於嗅覺的“清香”用屬於聽覺“歌聲”來表現,獨到精妙!第二處寫月下荷塘的光與影: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此將屬於視覺的“光和影”用屬於聽覺的“旋律”表達,別具一格!
那麼什麼是通感呢?顧名思義,就是使感覺之間相通,即在描述事物時,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使用,從而使表達更靈動、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要說詩歌中的通感,在描寫音樂的作品中常常經常出現,即,用通感“以形寫聲”。
例1: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李賀《李憑箜篌引》
意思是:(箜篌的聲音)清脆動聽,就像崑崙山美玉破碎的聲音,像鳳凰鳴叫的聲音;就像芙蓉在露水中飲泣的樣子,像香蘭開懷大笑的樣子。這一聯中,上句用比喻“以聲寫聲”,下句用通感(化聽覺為視覺)“以形寫聲”。
例2: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韓愈《聽穎師彈琴》
意思是:琴聲像沒有根的浮雲柳絮那樣,在廣闊的天地間隨風飄揚。這一聯也是用通感(化視覺為聽覺)“以形寫聲”。
音樂描寫中用通感的手法,可以表現出演奏聲高超的技藝,和音樂產生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王國維說,好的詩歌要有意境,意境出則詩歌妙。詩歌中運用通感也有創造鮮活意境的作用。
例1: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春景》
分析: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而此句之妙恰在通感的運用,作者把屬於視覺的“枝頭紅杏”,用屬於聽覺的“鬧”來表現,春天爛漫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真可謂通感一“鬧”出境界。
類似用“鬧”的詩句還不少。比如晏幾道《臨江仙》中“風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毛滂《浣溪沙》中“水北煙寒雪似梅,水南梅鬧雪千堆”等等,皆因一“鬧”通感,意趣非凡!
通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用,比如“笑得真甜”、“吃得真香”、“說得真有勁兒”等等。可能這些話太平常,以致我們不太在意罷了!
通感,你喜歡這種修辭嗎?
回覆列表
宋帝趙匡胤在設宴請百官賞月時吟出:"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就續不下去了,過了四百年後朱元璋將它續上:"恆成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我認為續的並不是趙匡胤當時前兩句的意境,也就是說,後兩句不是前者吟詩•立意•的主旨。這裡我給它寫成一首完整的詩:《可上九天攬月》
未離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萬國明,
只為玉兔遲遲躍,
早想乘風攬月行。
(因為既要修改續詩,就要比朱元璋所續的意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