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以書為靜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並且讓自己獲得思維上的提升?思想上的日益完善?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困惑。

    可以透過“讀書四問”來一步一步挖掘: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書中的哪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它的優點又在哪裡?

    有效的學習輸出是關鍵,很多人一開始寫作的時候不曉得如何輸出,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好的方法:蔥魷火鍋式讀書筆記輸出法。

    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1️⃣從書中摘抄對自己重要的部分,這裡特別強調“對自己重要”。

  • 2 # 鹹魚著夢

    首先要明白,人人的屬性都不同,那麼資質,悟性肯定不同。悟性(擅長)的領域也不一樣。只有先有正確的認識,做到不偏激,才能繼續談下去。否則自不量力,做一輩子不擅長的事,誤了終生。

    這裡不談天才。

    普通人,要經歷三個過程,才有領悟。

    首先是理論知識,然後是實踐,最後得到結果。

    錯誤的理論得到的是達不到預期的結果,正確的理論才會與結果重合,能夠相互驗證。但不論是對的錯的結果,都是重要的知識,都是知識本身,絕不能說跳著學,否則你會失去對細節的把控,養成單一的思維方式,以後看事物,很容易失準。

    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相互驗證(思考),相互組織(思考),在腦子裡建成(思考)一個知識體。這個知識體就是自己的理解(經過理論,驗證,思考,這三步最終得到的知識)。

    那麼,看小說也一樣,需要這三個步驟,才能有深切的領悟。

    如果你在現實中看到過,經歷過故事裡的事情,但是卻一直在迷惑,搞不懂為什麼會導致那個結果。當別人總結問題時,你才會恍然大悟,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啊,簡直拍案叫絕,趕緊記下來。

    如果你沒經歷過那樣的事,那麼那些情節對你來說一點衝擊沒有,甚至你感覺不到那其實就是知識點,那麼,你就錯過了這個知識點,也就談不上閱讀中有什麼領悟了。再或者,故事裡都是你經歷過,並且領悟過的,對你來說太尋常,太幼稚,太膚淺,那自然也沒什麼領悟。

    所以,想要閱讀有領悟,獲得思想,就得有經歷。

    從理論開始行動,從行動中驗證真理,唯有思與行結合,才能有更快的領悟。

    當然,天才只睡覺,玩樂就能得到領悟。如果自不量力和天才比,結果可想而知。

  • 3 # 免費美髮教育舒楷森

    1、追求品味。著名作家張煒曾說:“多用些時間讀書,而不是去看電視。”這使我開始思考人們獲得資訊的渠道和品味的關係:某些直觀的、有趣的、通俗的資訊,往往是知識和思想內涵較少的資訊;而某些看似枯燥的、學術性的、較難理解的資訊,卻往往包含著較為豐富的知識和思想內涵。作為一名教師,若想做到思想高度的領先一步,必須在閱讀品味上領先一步。一個書架上只有習題集的教師,根本不可能在教學理念上有突破、教學內容上有選擇、教學方法上有創新。

    2、時時更新。與一位大學歷史老師交流的時候,他說:新生入校第一年我們的任務就是給中學歷史教育糾偏。到了期末考試,學生的答卷上到處寫滿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階級分析的概念,傳統的中學歷史教學思維定勢給學生形成的是一種標籤式的、概念式的歷史印象,我們中學老師辛苦三年的歷史教學給大家傳授了一種與主流學術思想背離的甚至是反人文的歷史觀念。這就讓我思考,中學歷史教學是否應該眼光遠一些,視野寬一些,能讓學生帶著一種新型、多元的歷史觀念進入新的人生階段。這就讓我在閱讀上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要時刻關注、瞭解學科發展的前沿和主流資訊。

    3、絕不“跪讀”。 曾與某位大學老師網上論戰,緣自他的一篇文章:《在某某先哲面前,我們應該跪下》。我對這個“跪”字敏感而厭惡,在任何大師、任何理論、任何著作面前,一旦有了“跪”的心態,便失去了人格之獨立、思想之獨立,就會變得視野狹小、心胸狹隘。在我的心裡,讀書是一個瞭解、感知、學習的過程,是與文化精英進行精神上溝通的過程。正是這樣的閱讀定位,使我對任何一本書籍都不持“跪讀”之態度,而取“對話”之姿態。

  • 4 # 東山下

    凡文章作者都會透過文字來描述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有可能是直接的體現在字面上,也有可能是隱藏在字以下,還有一些更深的是像紅樓夢那樣子透過影射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不同的表示想法的文章,考驗著一個閱讀者的閱讀理解水平,文化程度淺的人,他可能要看比較淺的文章,而思想較深的文章,可能一次還看不懂,還要通過幾次閱讀才能夠理解過來,或許還需要當頭棒喝才能頓悟。

  • 5 # 溫暖老李

    我覺得,閱讀和思想應該是兩碼事。思想,應該是一個人的主觀認可的生活主題。它也可理解為是一個人的信仰,它能夠主導你的思維和行為。儘管人的思想不是一層不變的。會發生後天的改變。但,思想是與生俱來的。而最終思想的質量會決定你的一生。

    閱讀,自古以來就是被認可和褒揚的好行為,好習慣。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黍。這話是千真萬確的。是公理,是獲取的捷徑。閱讀也許會讓人的思想發生改變。但我覺得說是在閱讀中得到思想是不夠貼切的。閱讀的好處是千言萬語也說不完的。閱讀間接帶來的好處更是非同小可。它不僅是和你的思想緊密相關,它更能改變人生,甚至左右人生。閱讀,是學習的重要途徑。博覽群書,才能獲取你想得到理論基礎。

    總之,個人見解:思想的提煉,升級是和閱讀密切相關的。多讀書,讀萬卷書,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受益匪淺的。

  • 6 # 山賊爺

    這是一個不易回答或者涉及神秘的問題。如何獲得思想,在於自身意識的萌發和知識的不斷彙集繼而變異從而產生基於自身的念頭想法。當然符合主流價值和具有現實意義的思想必然需要大量閱讀前人們的哲學類歷史類的書籍。

    而閱讀學習的前提下更需要我們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去不斷歸納總結行程自己對於世界宇宙世事的獨立見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獲得思想,才能真正領略知識的價值、意義,樂趣。

  • 7 # 獨上蘭舟

    讀書,若不是讀死書的話,即是追求真實學問的工作,主要有兩種讀書方法:

    (一)邏輯的方法

    邏輯方法大都採自數學方法,邏輯方法即是應用數學的方法來研究思想的概念,來理解自然與人生的事實。邏輯方法的目的在能給我們有普遍性、有必然性、有自發性的知識。換言之,邏輯方法要給我們堅實可靠、顛仆不滅、內發而非外鑠的知識。必定要這種知識才夠得上稱為科學知識。

    邏輯方法與數學方法一樣,有一個特點,就是隻問本性,不問效用如何、目的何在、或結果好壞、滿足個人慾望與否等實用問題。只問理論的由來,不問事實上的由來。

    (二)體驗的方法

    體驗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體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須設身處地,用同情的態度去了解之。體驗法最忌有主觀的成見,貴忘懷自我,投入認識的物件之中,而加以深切沉潛的體察。體驗本身即是一種生活,一種精神的生活,因為所謂體驗即是在生活中去體驗,離開生活更無所謂體驗。體驗法即是教人從生活中去用思想。

    體驗是一種細密的、深刻的、親切的求知方法。體驗即是“理會”之意。所謂理會即是用理智去心領神會。此種方法,用來體察人生,欣賞藝術,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創造,特別適用。宋儒最喜歡用體驗。宋儒的思想可以說皆出於體驗。而朱子尤其善於應用體驗方法以讀書。他所謂“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深沉潛思”、“優遊玩索”皆我此處所謂體驗方法。

    邏輯方法是理科生思維模式,常見於西方思想界。體驗方法是文科生思維模式,中國文人習慣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曾經單身時對你未來初戀有過幻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