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帥小西De

    不少家長存在這樣的誤區,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

    其實老師也不喜歡這樣的家長,老師想要的是溝通交流,而不是附和。

    在老師授課的過程中,有著數量不少的學生,他不少的觀點僅僅是針對某個學生少量的觀察,遠遠談不上一定準確。這就需要家長和學生的溝通呢。

    在我讀書的時候,老師上課講錯題的事情,相信不少學生都遇到過。

    我當時的數學老師就講錯過一道高考原題,我們當時也沒有發現,過了2天,他自己主動說自己講錯啦,又細緻的按正確的方法給我們講解一次。

    古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

    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只能所在某個學科更專業,在其他方面老師一樣是學生,也在努力的學習。

    所以,對於老師的話,不要覺得一定正確,要學會自己思考。

  • 2 # 春雨溼煙

    教師的話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一定不是害你的!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可能是由於自身實力問題,給學生講題,難免會有個別題目講錯的,甚至有時候有些難題因為我一時解不出還會和學生一起討論解題方法。說這個例子的目的是說,教師的話有可能是錯的,例如我講錯的某道題目,但這並不影響我的教學,反而我覺得我犯錯後跟同學們一起討論解題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當我講錯了,我的學生們不會因為我講錯個別題目而覺得我這個老師不行,而且很積極的跟我一起探討錯在哪裡,應該怎麼解決。偶爾的小錯誤即拉近了我跟學生們的關係也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小錯誤作為調劑性的我覺得完全可以接受。當然作為教師還是儘量不要有過多的題目講錯了,否則還是考慮下自身問題,不要誤人子弟。

    再說說為什麼我說就算教師說的不正確,但一定不是害你的。還是上面的例子,我偶爾會講錯題,可能也會因為我講錯了而誤導一些學生,但我會及時糾正,承認我的錯誤,而且我也並不是有意識的故意講錯去誤導學生,或者說我故意去誤導學生對我有什麼好處嗎?沒有!所以作為教師一定不會故意去害你的。

  • 3 # 靜修堂主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聖人的這句話當然也適用於老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老師的話也可以是一家之言,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所以說,老師的話未必全對。

    師者,表率也。為人師者,必須德才兼備。對學生要因材施教。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切忌搞教條主義。一個唯我獨尊,專好發號施令的老師一定不會得到學生的愛戴。

  • 4 # 三味聊教育

    "三味"以一個老教師的人格擔保:教師的每一句話不一定正確,而且很多話就是"謊言"。

    其實,教師和醫師一樣。只不過醫師治的是人的肉體上的毛病,而教師治的是人的心靈上的毛病。醫師為了更有利於病人的治療,會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同樣,教師為了更有效地教育學生,通常也會撒謊,當然也是“善意的謊言”。

    略舉二例,以拋磚引玉:

    教師最喜歡對學生說的"謊言"

    1、"只要你盡力,還是能考上學校的。"

    對某些學生,老師講這句話時,其實心裡就沒一絲底氣,說白了,就是一句騙學生的大謊話。老師在說這句"大謊話"時,往往心裡在嘀咕另一句話:你要是能考上學校,除非學校招生率為100%。

    但不可否認,老師的用心是善意的。其實,老師的本意是:只要你盡力,進步是肯定有的。但老師之所以要那樣騙學生,是因為學生對"進步"沒吸引力,只對"考上學校"感興趣。

    2、“上課不能吵事。你基礎再差,專心聽課,還是能多學點知識,對你將來走上社會總有用。”

    這句話,老師在教育那些"差生"時常掛嘴邊,這也是一句"大謊言”。其實,不僅老師清醒,學生也明白:基礎太差,多學點皮毛,將來走上社會真能用得上?誰不知,好多大學專業知識到工作崗位上都派不上用場呢。

    (申明:"三味"決不是宣揚"讀書無用論"。)

  • 5 # 中小學教育公社

    任何人說的話不可能都是正確的,包括教師。

    首先,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教師作為一門職業,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對社會的影響力很大,所以全社會的眼光都會聚焦到這個行業,所以廣大民眾會提高對教師的要求,稍微有一點不良影響,就會被放大,但是,教師也是人,不是神仙,也食人間煙火,所以只要教師不是說一些犯原則性錯誤的話,大家不要求全責備,要相互理解包容。

    其次,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的話,教師要不斷學習充電成長,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時代變化,做到儘量少說錯話或不說錯話。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教師也不例外,只有不斷的研究教育發展的特點和變化,研究時代變遷的方向和意義,研究教育物件的性格和學情,研究教材教法的變通和實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當前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以此來贏得社會的尊重!

    最後,我想說的是,廣大民眾要用公正客觀的眼光看待我們教師隊伍,不可否認,我們教師隊伍裡還有一些毀壞教師名聲的無良之徒,譬如上課不講,課後收費補課講;譬如向家長索要錢財好處;譬如行為舉止不端,給學生帶來不好影響等等。但是,我們教師的主體是好的,相信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教育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 6 # 三水三心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這是孟子對於讀書的精闢見解:完全相信書中的內容,還不如沒有書。這句話的實質,是要求讀者善於獨立思考問題,不能完全生搬硬套。

    同理,對於教師的話,也要辯證的對待,老師是傳遞真理的人,但老師並不是真理。套用孟子的名言“盡信師,則不如無師”。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從思維的角度來看,不完全相信老師說的話,是要保持一個獨立的判斷,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學森之問”,在某種程度上,“錢學森之問”的核心其實就是“我們的學校為什麼總是培養不出獨立的有創造性的人才?”“獨立”““有創造性”的實質就是不偏信盲從,凡事有自己獨立的見解。而我們的教育,總是教給學生答案——標準的和唯一的答案——只需要記住就可以了,長此以往,哪裡會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呢?

    其次,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術業有專攻,教師也並非每一專業的全才和通才,即使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教師很難或基本不可能做到全都精通。比如,我是語文教師,自認為自己的語言文字能力還不錯,可中國10萬多的字(有的說超過13萬個),我能認識的不超過2萬個!其實,韓愈老先生很多年前都說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還說“師不必強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可能在某些問題上,學生的看法比老師還正確呢?

    再次,某些問題本來就沒有正確的答案,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所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蘇東坡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待問題也是一樣的,比如某些辯論題目,再比如對待人生的一些看法,本來就沒有答案,怎麼能按照老師的話來思考呢?再比如一些數學思維題,老師如果不提前思考,猛的一下子,那完全有可能做錯的!

    最後,作為老師,也有犯錯的時候,難道犯錯時候的話,你也全信?我從小在農村學校讀書,幼兒園到高中都沒有老師講普通話,所以,我的普通話很不標準(現在基本上沒問題了),學生如果完全按照我的讀音,那豈不是全班的“川普”?幸虧學生知道“盡信師,則不如無師”的道理,我還專門寫過文章,感謝當年兩個每天給我糾正普通話發音的孩子。我在上課的時候,有時還要故意設定一些錯誤,就是要考驗學生有沒有認真的思考,你說,能全信嗎?

    總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凡事都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作為學生和家長,也要正確對待教師可能犯的錯誤,要知道,瑕不掩瑜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兩天上火了,牙疼,口腔裡起泡了,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