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95592052846
-
2 # 電商張咖
無分享,不運營,作為一個8年的電商網際網路老司機,電商為什麼一直很熱?而且一直會熱下去。
搞電商培訓的角色很混亂,我從3個方面說一下
一、電商諮詢培訓公司這類公司合夥人之前一般都是做電商出身,專門透過講課培訓、自建團隊、股權激勵、旅遊研學等方式,做全面性的電商創業培訓,最終會做成以社交為目的的電商創業圈子,店鋪培訓只是簡單的一個培訓模組,透過內部商家的不斷分享,圈子不斷擴大,門檻也會也來越高,像這一類電商諮詢培訓,主要是積累人脈、積累資源、圈子內分享知識、按月度搞主題會議為主。
在這裡學習的往往是年銷額超過1000萬的老闆,對公司店鋪是否有幫助,取決於老闆的創新、改革力度。
二、電商帶運營公司這類公司是電商服務版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期也幫助很多商家,砸錢砸品牌,做起來就賺到了,做不起來就pass,做成功也是機率事件,成功了就拿著成功案例,去尋找更有品質的專案。在這過程中,網上也會不斷的培訓、更新電商培訓課程,來學習的賣家,花錢之後,最終會得到錄製的影片(是不是有人已經經歷過了),和客服對接老師,有問題可以單獨問,或者群裡討論,有了新課程會繼續補充更新,學的多了,商家也就組成了圈子。
從培訓影片學到的東西,要經過動手實戰才可以得到結果,對新手店鋪是有幫助的。
三、運營人員、個體人員培訓這類人員一般都是公司的運營、個體創業者居多,運營在學校裡面是沒有正規課程的,好運營的標準,取決於銷售額的高低、利潤的高低,當然還取決於產品選擇(選品),因為客單價都不一樣。而且接觸的品類比較單一,有的小賣家是做一件代發、無貨源的,也出來講課分享培訓,知識架構侷限於自身目前經歷。
所以這部分人員培訓講課,取決於對電商的認識,和年限無關,基礎的知識可以學到就是賺到,要會斟酌好壞。
-
3 # 小菜弟
如果好做的話,培訓老師怎麼不自己賺呢?現在電商市場透明,哪有什麼技術含量,只有一些小技巧,推廣只是工具,運營只是資料,促銷只是手段,關鍵還是產品資源。
-
4 # 十九說電商
電商確實很熱,現在的電商三足鼎立,淘寶、京東、拼多多,他們也有各自的優勢存在。當然電商的培訓也很熱。很多培訓公司都是培訓淘寶。京東、拼多多多的。在選擇培訓公司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防上當受騙。
如何選擇培訓
第一、不能選擇告訴你怎麼刷單的培訓公司。這種公司的技術含量很低而且成功率非常的低。說白了刷單培訓公司10個裡面能成功一個已經很不錯了。很多培訓老師都會告訴你,他的方法在任何類目任何產品都可以適用。這種老師就是一個大忽悠。標品和非標品就有很大的區別。非標品更注重人氣值而標品更注重轉化率和產值。不一樣的產品操作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不要相信萬能的玩法。刷單培訓還有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當你的剛學會不就很可能就會改變,而你又得重新去付費聽課。
第二、一定要選擇可以吧原理給你解釋清楚的培訓公司或者個人。不能聽那種告訴你怎麼去操作怎麼設定。然後就是一頓曬資料的公司和個人。學習最重要的不是學習怎麼設定,而是學習為什麼要這麼設定,原因是什麼,裡面的原理是什麼。只有講清楚這2點的人才是一個合格的培訓人員。舉個例子:在淘寶上超級推薦非常簡單而且效果比較明顯,在新增展示位置的時候,首頁猜你喜歡究竟是在拉動什麼流量,購中、購後猜你喜歡究竟在拉動什麼流量。這個搞明白搞清楚了在去設定議價你就會非常輕鬆,就算淘寶怎麼變,你都不會怕
絕對不能拿選擇那些刷單培訓和只知道設定的培訓公司,不講清楚原理和其中的道理的培訓都是無效的培訓,等機制稍微一變你就有不會了
-
5 # 電腦經營者
我覺得電商。和傳統的線下商業。沒有多大區別。從經商的角度講。道理是相通的。只是其中的環節不同。店鋪位置。面對的客戶。銷售的方式等。
電商培訓的價值。我覺得和其他知識是一樣的。你認真學了。然後努力實踐,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這樣才有效果。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
6 # 可欣同學
我覺得沒用,他們講的東西只是紙上談兵毫無用處,我就是電商學員,交了幾千塊錢聽的課程跟公開課沒什麼區別,他們就是利用了想要做電商又不懂怎麼做的人想法搞得培訓,專門想法設法的賺錢罷了,我奉勸千萬不要去參加什麼電商培訓班,沒什麼用的。
回覆列表
阿里巴巴二次上市,馬雲和日本軟銀的阿里股份會不會少?為什麼?
回答
共13個回答
易論招財圈
關注
這是最近很多投資者都關注的問題,阿里巴巴2012年因為香港同股同權制度跟管理不符後,從香港市場摘牌後到了美國上市,現如今又要重新回到香港市場,那麼馬雲跟軟銀的股份會不會少呢?
從阿里巴巴香港上市的招股說明書來看,阿里巴巴最大的前三名股東依舊是軟銀、馬雲、蔡崇信,分別持有阿里巴巴25.8%、6.1%、2.0%的股份,換句話講,軟銀跟馬雲的股份並不會變化。
同時,由於阿里巴巴特殊的管理方式,雖然軟銀持有阿里25.8%的股份,但是對於阿里的決策起不到任何作用,也就是說馬雲在阿里巴巴的地位永遠不會變化,就算軟銀逐漸拋售所持阿里股份也是一樣,因為軟銀只有分紅的權利而沒有管理權。
只要阿里巴巴的前幾大股東不是主動拋售股份,他們不管在任何地方上市,其所持有的股份都不會出現變化……
贊同7
社長財經
關注
阿里巴巴集團於香港時間2019年11月15日,啟動香港公開發售。
本次發行將新發行500,000,000股普通股新股,集團普通股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機板上市,股份代號為9988。
本次發行初始由公開零售發售下12,500,000股新發行股份及487,500,000股供國際認購的新發行股份組成。
根據公開零售發售中超額認購的水平,並依據於香港刊發的招股章程中所述的回撥機制,公開零售發售中的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可調整為最多50,000,000股股份,達到本次發行初始全部發行股份的10.0%。
此外,集團預計將向國際包銷商授出超額配股權,可要求集團額外發行最多合計75,000,000股股份。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目前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持股情況:馬雲先生持有6.1%,蔡崇信持有2.0%,全體董事和高階管理人員合計9.0%,軟銀持有25.8%。
馬雲接受了孫正義的投資,也就是日本軟銀。可以這樣說,如果當初沒有軟銀的2000萬美元,就沒有現在的阿里巴巴。
孫正義帶領的軟銀,先後向阿里投資了8000多萬美元,可以說是非常大膽了。在當時,大多數人都覺得馬雲是騙子,是空想家,但是孫正義卻獨具慧眼,投資了阿里。
到目前為止軟銀並不會插手阿里的內部事務,只是拿著分紅,阿里的市值一年更比一年高,而且前景依然很好,所以軟銀並不會出售阿里的股份。
另一方面,馬雲也沒有必要回購軟銀的股份。首先這麼大額的股份,需要的資金非常多,大約是1500億美元,阿里並沒有那麼龐大的儲備金。
而且在阿里巴巴裡面,只有馬雲和蔡崇信是終身合夥人,其他的合夥人,都是可以更換的,所以馬雲決定的事情,可以說沒有人能夠改變。因此阿里的第一股東是誰,並沒有那麼重要。
贊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