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湖南郴州苦兒
-
2 # 鄉村果子
包葉病縮葉病為桃樹八大害之一,應該引起重視,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能為害花、嫩梢和幼果。葉片發病初期,在萌芽後嫩葉剛抽出即呈紅色捲曲狀,隨著葉片的展開,皺縮程度加劇,葉片伸展不平,葉肉厚質脆,呈黃綠或黃綠與綠色相間的花葉狀。葉片發病後期,葉片呈紅褐色,其表面常生出一層灰白色蠟粉狀物(為病菌的子囊層)。當溫室內空氣潮溼時,病葉焦枯、萎蔫或腐爛,常會引起早期落葉。枝條頂端葉片枯死後,能引起其下部腋芽萌發抽出二次梢,雖然新葉不再受害,但枝條發育不充實,多形成簇生狀葉片。
防治方法:1.在發病初期,要及時摘除病葉,帶出溫室集中處理,全園噴灑新高脂膜600倍夜,能自動形成一層肉眼看不見的高分子保護膜,最佳化植物吸水、透氣、透光質量。遮蔽病蟲撲食訊號和削弱傳播媒介,抵抗和防禦自然環境災害。
2.當發病嚴重落葉多時,應及時增施肥料,以恢復樹勢。
3.在油桃萌芽展葉期,如遇連續陰天,要及時放風排溼。
4.在溫室升溫前,噴布護樹大將軍、新高脂膜。在展葉後或發病初期噴殺蟲劑、殺菌劑加新高脂膜500倍液效果好。
-
3 # 僅此而已558
老刀注:隨著桃樹樹齡增加,桃樹葉部病害的發生也呈上升趨勢,發生在桃樹葉部病害有10種之多,常見的桃葉病害有:桃樹縮葉病、桃樹真菌性穿孔病、桃樹細菌性穿孔病等。現將這些病害的症狀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桃樹縮葉病
1.1症狀
春季嫩葉剛從芽鱗抽出時即顯現症狀。發病初期表現為病葉變厚腫脹,捲曲變形,顏色發紅;隨著病葉逐漸展開,捲曲及皺縮的程度也隨之加重,致全葉呈波紋狀凹凸,嚴重時葉片完全變形。病葉明顯腫大肥厚,質地變脆,呈淡黃色至紅褐色;春末夏初,病葉表面生出一層灰白色粉狀物,為病菌的子囊層;最後病葉變褐、枯焦、脫落。落葉後,腋芽萌發抽出的新葉不再受害。
嫩梢受害後,病梢呈灰綠色或黃色,較正常的枝條節間短而略為粗腫,葉片叢生,嚴重受害者常枯死。
花及幼果受害,花瓣肥大變長,大多脫落;未脫落的病果,發育不均,有塊狀隆起斑,黃色至紅褐色,果面常龜裂。受害花、果易脫落。
1.2病原及發病規律
病原為子囊菌畸形外囊菌,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嫩梢、花和幼果。病菌以子囊孢子或芽孢子在桃芽鱗片外表或芽鱗間隙中越冬。翌年春天桃芽萌發時,芽孢子萌發從葉片表皮或氣孔直接侵入,危害嫩葉或新梢。病菌侵入後造成病葉膨大和皺縮。以後在病葉角質層及上表皮細胞間形成子囊層,再產生子囊孢子及芽孢子。夏季高溫時就在芽鱗外表或芽鱗間隙中越夏,乃至越冬。
桃縮葉病的發生危害與早春氣候狀況關係密切。早春桃芽萌動時如氣溫較低(10℃~16℃),持續時間長,溼度大,病害發生較重;溫度在21℃以上時,病害則停止發展。早春低溫多雨的地區或年份,桃縮葉病發病較重;早春溫暖乾旱則發病較輕。病害一般從4月上旬開始發生,4月下旬~5月上旬為發病盛期,6月份氣溫升高後,發病逐漸停止。
1.3防治要點
①農業防治。新建桃園時,提倡栽植既高產優質又抗病的品種;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秋末或早春及時剪除帶病枝葉、清除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深埋以減少病源;對發病較重的桃園,要及時補施肥料和澆水,儘快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②化學防治。休眠季噴布3~5波美度石硫合劑,剷除越冬病原物;在花芽萌動至花瓣露紅期,樹體噴灑1次2~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消滅樹上越冬病菌;謝花後,每隔10d噴布1次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
2、真菌性穿孔病
2.1症狀
葉片染病後,葉面出現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紫色至褐色病斑,直徑2~6mm。溼度大時,葉背長出黑色黴狀物,即病菌子實體。病葉脫落後,才在葉上殘存穿孔。
花、果染病後,病斑小而圓,紫色,凸起後變粗糙。花梗染病後,未開花即乾枯脫落。
新梢發病時,出現暗褐色具紅色邊緣的病斑,表面有流膠。較老的枝條染病後,形成球形瘤狀物,佔枝條四周面積的1/4~3/4。
2.2病原及發病規律
病原有多種:嗜果刀孢菌、核果尾孢黴,均屬半知菌類真菌。主要危害葉片、花果和枝梢。這兩種病菌均以菌絲體在病葉或枝梢病組織內越冬,翌春氣溫回升、降雨後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葉片、新梢和果實,以後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可進行再侵染。病菌發育溫度7℃~37℃,適溫為25℃~28℃。低溫多雨利於病害發生和流行。
2.3防治要點
①農業防治。加強桃園管理,對地下水位高或土壤黏重的桃園,要改良土壤,及時排水;合理整形修剪,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使通風透光良好,降低果園溫溼度;增施有機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促使樹體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結合冬剪,及時剪除病枝,徹底清除病葉,集中燒燬或深埋,減少越冬菌源。
②藥劑防治。落花後,噴灑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700~8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1000倍液,每隔10~15d噴灑1次。
3、細菌性穿孔病
3.1症狀
葉片發病後出現紫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約2mm,病斑周圍水漬狀黃綠色暈環,最後病斑乾枯,脫落形成穿孔,有時數個病斑相連,形成大的穿孔。
果實發病初為褐色水漬狀小圓斑,後擴大變為暗紫色,中央稍凹陷,邊緣水漬狀;天氣潮溼時,病斑上常出現黃白色黏質分泌物;乾燥時發生裂紋。
枝條發病形成病斑。春季潰瘍斑發生在前1年夏季發病時已被侵染的枝條上。春季當第1批新葉出現時,枝梢上可形成長1~10cm、寬度不超過枝條直徑1/2的潰瘍病斑,有時可造成枯梢現象。夏季潰瘍斑多發生在當年嫩枝上,產生圓形或橢圓形、水漬狀、紫褐色、中央稍凹陷的潰瘍斑。
3.2病原及發病規律
病原為黃單胞桿菌。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果實和新梢。病菌在枝條的皮層組織內越冬,翌春隨氣溫回升細菌開始活動,形成春季潰瘍斑,成為主要初侵染源。桃樹開花前後,病菌從病部組織中溢位,借風雨或昆蟲傳播,經葉片的氣孔、枝條的芽痕和果實的皮孔侵入,發生再侵染。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4℃~28℃,最高為37℃。葉果一般於5月間發病。夏季乾旱時病勢進展緩慢,至秋季又發生後期侵染。
3.3防治要點
①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桃園管理,增施有機肥;科學整形修剪,合理灌水,使通風透光良好;冬、春季及時剪除病枝,徹底清除病葉,集中燒燬或深埋,減少越冬菌源。
②藥劑防治。早春發芽前噴灑4~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1∶1∶100波爾多液、30%綠得保膠懸劑400~500倍液。發芽後噴灑5%菌毒清水劑200~3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硫酸鏈黴素4000倍液
回覆列表
小桃樹為什麼包葉該怎麼治?第一步將樹的底部裹上一層石灰水。用石灰粉加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塗抹在樹的底部。目的是防止爬行的蟲會爬上樹。第二步,在檢視樹上的包葉是什麼樣的蟲,有沒有結果?有果實可以拿。防蟲袋包起來。目的是防止鳥啊,蟲啊來吃。第三步。包裹好後看用什麼樣的藥來殺蟲。如果沒有果實就可以進行殺蟲。目的是為了來年有更好的果實。我的觀點就這些。歡迎大家進來點。謝謝大家支援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