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圓臉講娛樂

    這個“質本潔來還潔去”的痴情女子,無時無刻,不讓人為之動容。“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一首詞將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勝西施的姿容刻畫的淋漓盡致。就是這麼一個柔弱的女子,卻敢於同封建禮教作鬥爭,她不委屈求全,她就是她,她自尊,她清高。她敢想敢說,她言語犀利,別人都認為她小心眼,只有寶玉懂她,只有他倆心靈相通,在黑暗的封建制度下互相扶持。

    寶玉見到林妹妹時,“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比喻更是讓人對林妹妹柔弱的嬌美以無限想象。林黛玉非但外表秀美,她才華橫溢,對詩對詞無不讓人欽佩,《葬花吟》以及同史湘雲對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尤為經典,在對菊花詩中,一句“滿紙自憐題素願,片言誰解訴秋心”,於菊於人,林妹妹的高潔與苦楚都在其中。同時她還坦然,遇事有一說一,而且分寸得體,但寄人籬下的她善感、多愁,無時無刻不為自己的身世遭遇感傷,有時不免還語中帶刺、有點刻薄。“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正是林妹妹不計較功名、深感世態炎涼的寫照。

    然而,黛玉的淚與病是最讓人心生愛憐的。其因母親生前囑其“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而倍加善感,開始她為寶玉的不理解而惱,後又為一些誤會而惱。而這些惱,皆因她對“潔”之追求,她追求愛情的潔,但寶玉青春年少,雖然對林妹妹情有獨鍾,但不拘一格貪玩博愛,讓林妹妹心生蒙影;她追求心與心的潔,但賈府上下許多人都城府甚深;“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就連花開花落,她也追求潔,生恐“汙淖陷渠溝”。所以史湘雲將其比戲子她惱人,晴雯不開門,她惱人。最為高潮的,是葬花的一段,不免讓人落淚,尤其是最後幾句:“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紅樓夢》中有太多的不透徹。林黛玉作為其靈魂人物之一,她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黛玉一直在尋找著她的“香丘”,直到死亡。她悲嘆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卻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我喜歡黛玉的純粹,她不似寶釵般工於心計。當寶玉捱打後,精於世故的寶釵送來藥丸,而且還用教訓的語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叛逆者、寶玉的支持者,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哭成了桃兒一般。她不是軟弱,她只是將情感融入淚水,因為她知道寶玉會明白的。

    此刻,我不再為黛玉的早逝而感到可惜,也許,離開那個她融入不了的世界,對她來說是一件好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開始健身有必要吃蛋白粉和增肌粉等產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