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藺MG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封常清由西域入朝,正好趕上安祿山反叛,連喘息的機會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派往洛陽招兵買馬抵禦安祿山。到洛陽,封常清十來天就募得六萬士兵。

    當時,安祿山從范陽起兵,一路勢如破竹,渡過黃河,往洛陽而來。封常清與其大戰數次,然而卻屢戰屢敗,直到洛陽徹底淪陷,回天乏術後才退回陝州。

    屢戰屢敗讓封常清意識到,唐軍難與安祿山軍隊爭鋒。為什麼會如此呢?原因在於封常清招募計程車兵多是市井無賴之徒,缺乏訓練,毫無戰鬥力可言。而安祿山的部隊則常年駐守邊疆抵禦外敵,乃久經戰陣之師,戰鬥經驗極其豐富。烏合之眾實在難敵虎狼之師。

    封常清敗回陝州,見到了曾經的老搭檔高仙芝。高仙芝率大軍剛從長安到陝州,同樣是為征討安祿山而來。與封常清相比,高仙芝所統率的部隊也不好到哪裡去。因此,封常清依據連日血戰的經驗和目前的形勢說服高仙芝退守潼關。

    然而退守潼關的後果應該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最終兩人以臨陣退縮,逗留不進之罪被唐玄宗派人斬殺。

    封常清屢戰屢敗已經說明於潼關外與安祿山應戰無多大勝算。唐軍除非有險可守,不然難與安祿山爭鋒。對於退守潼關這一決策,《舊唐書》對高仙芝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其稱讚道:“賊騎至關,已有備矣,不能攻而去, 仙芝之力也。”

    如果說封常清戰敗還不能說明問題,那哥舒翰於潼關外與安祿山部隊大戰就證明了退守潼關的正確性。當時,哥舒翰接管高仙芝舊部,號稱二十萬大軍,然而在潼關外與安祿山部隊一戰卻一敗塗地,幾乎全軍覆沒,連哥舒翰也被俘虜。

    “安史之亂”爆發初期,高仙芝和封常清率領的內地唐軍要麼是根本沒打過仗的官兵要麼是臨時拼湊招募來的,不管是戰鬥力還是部隊的協同都渣的很。而安祿山的叛軍是邊兵,為了守邊和震懾少數民族那戰鬥力是打出來的,日常訓練也不會鬆懈,所以戰鬥力異常兇悍。再說安祿山為了造反準備謀劃了至少10年的時間,對比一下,沒怎麼見過血和死人的唐軍去跟從死人堆裡滾出來的叛軍決戰,跟送死差不多。哥舒翰倒是被逼無奈率唐軍主力出潼關跟叛軍決戰,烏合之眾草臺班子一仗就被叛軍打的全軍覆沒

  • 2 # 趙心蓉

    潼關縣是陝西的東大門,是連線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其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

    高仙芝前線失利,退守潼關。等來了與封常清和高舒翰的支援。

    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本來安祿山大軍是很難攻進潼關的。

    但唐玄宗聽了宦官讒言,處死了兩名大將,相當於是把這個戰略位置送給安祿山,開啟大門,迎他直搗長安。

  • 3 # 理工男讀歷史

    歷史已經證明了,李隆基就是安史叛軍一夥兒的,如果沒有李隆基的干涉,安祿山將被困死在潼關城下。

    先說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這三個人,都是當時最優秀的將領

    哥舒翰是盛唐名將王忠嗣一手提拔起來的,鎮守隴右對付吐蕃戰功卓著;高仙芝和封常清一起在安西都護府搭班子,高仙芝號稱山地之王,遠端奔襲山地作戰無人能敵。封常清雖然一直負責後勤事務,但也繼高仙芝之後任安西節度使。三人都是曾統御一方的軍事大員,說是名將可能有所不足,但對付一輩子在河北刷契丹、奚族副本,沒取得什麼決定性勝利的安祿山還是沒問題的。即使手中的兵員都是新招募的,但至少不會犯低階錯誤,依託堅城潼關防守、身後有源源不斷的兵員和物資支援,守住潼關不是難題。

    事實也是如此,封常清首先率軍從長安出發去洛陽,在洛陽被叛軍擊敗,退兵路上遇到高仙芝率領的第二路兵馬,二軍合一返回潼關固守,叛軍追兵在潼關城下被高仙芝擊退。後來高、封二人被李隆基殺掉,哥舒翰為帥後也在潼關擊退了安慶緒的進攻。

    (高仙芝)既至關,勒兵繕守具,士氣稍稍復振。賊攻關不得入,乃引還。《舊唐書》 (高)仙芝至關,繕修守具,又令索承光守善和戍。賊騎至關,已有備矣,不能攻而去,仙芝之力也。《舊唐書》“(十五載正月),安慶緒寇潼關,哥舒翰敗之。”(《新唐書》)安祿山當時已經進入失敗的倒計時

    當時的情況對安祿山而言已經非常危急,老家范陽顏真卿、顏杲卿兄弟在多個城市豎起反抗安祿山的大旗,剛剛把史思明派回去救火,雖然攻下了常山殺了顏杲卿,但李光弼、郭子儀已經從山西出兵東進,與史思明殺得難解難分。老家的火越燒越大,安祿山已經得不到援兵了。

    東南方向一個小小的張巡擋住了叛軍一路大軍的進攻,叛軍主力又久攻潼關不下,安祿山已經看到了自己滅亡進入倒計時,開始遷怒於嚴莊、高尚等心腹謀士。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自雲中引兵與光弼合,敗思明於九門。《新唐書》思明益強,與光弼戰,敗於嘉山。光弼收郡十三,河南諸郡皆嚴兵守,潼關不開。《新唐書》祿山懼,谷還范陽,召嚴莊、高尚責曰:“我起,而曹謂萬全。今四方兵日盛,自關以西,不跬步進,爾謀何在,尚見我為?”遣尚等出。《新唐書》始,(高)尚與嚴莊、孫孝哲計畫,白祿山以為事必成。及顏杲卿殺李欽湊於土門,揚聲言榮王琬、哥舒翰二十萬眾徇河北,十七郡皆歸順。顏真卿破袁知奉三萬眾於堂邑,賀蘭進明再拔信都,李光弼、郭子儀繼收常山、趙郡,河北路絕者再。河南諸郡皆有防禦,潼關有哥舒翰之師。祿山大懼,怒尚等曰:“汝元向我道萬全,必無所畏。今四邊若此,賴鄭、汴數州尚存,向西至關,一步不通,河北並已無矣,萬全何在?更不須見我。”尚等遂數日不得見祿山,憂悶不知所為。《舊唐書》

    在如此大好情況下,李隆基再次昏了頭,繼殺了高、封二人之後,又犯了一個嚴重的作物,強令哥舒翰離開潼關與叛軍決戰。哥舒翰無奈只得出城,在野戰中被叛軍擊敗。哥舒翰逃回潼關後被部將捉住交給了叛軍,潼關失守。聞聽此事後,郭子儀和李光弼退回山西,叛軍不戰而下長安,安史之亂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如果不是李隆基的錯誤決策,安史之亂能在兩年之內被平定。

    (安祿山)

  • 4 # 告鳥之

    封長青、高仙芝、哥舒翰、安祿山。除了封長青以外,其餘三人都是胡人。高階將領胡人比例這麼高,那麼士兵呢?設想一下,安祿山的叛軍如果還是一支漢人軍隊,那麼一支漢人軍隊跟著胡人將領造漢人皇帝的反的可能性會有多高?因此,安祿山的叛軍本質就是一支胡人僱傭軍。那麼高仙芝、哥舒翰這兩個胡人將領呢?他們的軍隊十有八九和安祿山本質上相同,都是胡人僱傭軍。可見玄宗時期,唐朝原有的兵役制度已經徹底敗落,胡人僱傭軍成為了唐王朝軍隊的主體。

  • 5 # 風去了無痕D

    如果唐玄宗不出昏招,安史之亂立即會平息。

    其時,唐朝廷威儀仍在,而且,仍然擁強兵猛將,高仙芝與封常清二人,久歷戰陣,皆為名將。

    從封常清帶著新募之軍,接戰打老了仗的前朝廷正規軍幽州突騎,雖然屢敗,卻又能屢戰。難能可貴的是,是能屢敗屢戰而不潰散!這就是能力!不見後世時,宋末明末的軍隊,一敗部隊就散了~

    所以,當封常清的部隊撤入潼關時,已經積累與磨合了相當經驗,新兵慢慢在變老兵。,假以時日後,何嘗不知其,或又將為朝廷練出一支雄師來。

    而安史叛軍,頓兵於潼關堅城下,再也寸進不得。郭子儀李光弼等朔方軍,又連戰連勝,大有即將直搗安史老巢之勢。

    而安祿山在危亡將近時,忽然得到了唐玄宗的神助力,自毀長城,殺了高封二將,還強迫哥舒翰率領士心動盪的新軍出關決戰,這事~可惜,可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希望在未來的時間裡,自己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