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想帶著老人去旅行
-
2 # 中孚鑑
姜維一計害三賢,講的是姜維,鄧艾和鍾會。
姜維本是魏將,後來歸順蜀漢,聽諸葛亮調遣,是蜀漢後期的一個名將,一生致力於諸葛亮的遺志,要收復中原,所以才有他後來的九伐中原。
只不過蜀國國貧民乏,經過姜維的連年征戰,國力已經嚴重枯竭,同時姜維只是一個將軍,政事和政治方面欠缺,朝中又有宦官專權,最終是雖九伐中原,卻還是功虧一簣。
後姜維和宦官有惡,自己是蜀漢軍隊的代表人物,若因為宦官而讓軍隊有失,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姜維就退守劍閣。
最後魏將鄧艾偷渡陰平,一直到蜀都,姜維遠水救不得近火,後主劉禪最終投降於魏。
鄧艾和鍾會都是魏國後期的名將。姜維投降鍾會,挑唆鄧艾和鍾會的關係,最終鍾會把鄧艾殺了。
然後姜維又勸鍾會自立,學劉備,退守西蜀,又是一個三分天下鼎足之勢。
可是姜維和鍾會的計劃洩露了出去。最終姜維和鍾會也被殺死。
就這樣三國後期的三個名將姜維,鄧艾,鍾會就死了,這就是姜維的一計害三賢!
-
3 # 嘟嘟讀讀
三賢是指鄧艾、鍾會、姜維。司馬昭掌權後,為樹立威望為自己篡位鋪平道路。召集人員商議論,蜀漢有天險,易守難攻,眾將領都不敢應答,只有鄧艾願意前往。此時鐘會拿出事先畫好的蜀漢地圖,陳述自己的伐蜀謀略,司馬昭聽後表示十分贊同。於是令鍾會為主帥、鄧艾為副帥,衛灌為監軍,一起伐蜀。鍾會大軍離開後,有人對司馬昭說:鍾會志向不小,地圖早已謀劃,恐有異心。司馬昭笑而不語。
姜維聽到魏國來伐蜀,蜀國軍隊連戰失利,於是退守劍閣。與魏國軍隊相持不下,此時鄧艾和鍾會發生了分歧,鍾會恃才傲物,不喜歡鄧艾。於是鄧艾帶領1000兵馬偷渡陰平小路,繞過了劍閣進入蜀地。鄧艾連滾帶爬的到山下發現有一座蜀軍大營,驚恐不已,走近發現是一座空營,原來是諸葛亮在這裡安排三千蜀國兵,後來被蜀國撤走了。
鄧艾慶幸不已,隨後帶兵一下攻入了毫無防備的江油,蜀華人都懵了,以為魏軍是從天兒降。鄧艾軍隊如滾雪球.很快在蜀地越滾越大,最後攻打成都,後主劉禪投降鄧艾。
在劍閣的姜維收到劉禪投降鄧艾的訊息,又驚又怒。於是姜維心生一計,利用鍾會鄧艾的矛盾來做文章。
第二天,姜維沒有投降鄧艾,而是投降了鍾會。聽到鄧艾攻下了成都,鍾會有驚有恨,滅蜀第一功被鄧艾拿了去,自己回去肯定要居於鄧艾之下了,也說明自己才能不如鄧艾,這對鍾會是不能接受的。
姜維這時對鍾會說:如果不是和將軍在劍閣相距,鄧艾豈能滅蜀,所以滅蜀功勞該歸將軍。鍾會深深歡喜,於是向姜維請教。姜維說:將軍應該向司馬昭上表,說鄧艾在成都自行皇帝一類的事,就是一句話,鄧艾謀反。鍾會一聽,立刻上表。司馬昭大怒,令衛灌収艾。
鍾會和姜維來到成都,說要幫衛灌收鄧艾。就這樣把鄧艾抓了起來。在蜀漢皇宮,姜維拿出來蜀漢地圖。勸鍾會學劉備,依託蜀地天險,自立門戶,成三國鼎立之勢。
此時在洛陽,司馬昭得到鍾會去收鄧艾的訊息,手下人說:衛灌收鄧艾足夠,鍾會必有異心。於是司馬昭領五萬大軍從洛陽進長安,說怕鍾會搞不定鄧艾。
鍾會聽說後慌亂,姜維給鍾會說軟禁魏國將領,但是訊息洩露。衛灌等大亂,亂軍中殺了鍾會,也殺了鄧艾父子,最後姜維也被殺;同時蜀漢許多人也被殺,關彝等許多蜀漢將領也被殺。直到司馬昭的人到了,才平息。
姜維打算挽救蜀漢的計策,害死了三個人,或許這就是司馬昭要的結局。
-
4 # 卍玅發
計謀又稱為陰謀。陰謀是用於敵我雙方在戰爭中使用的。所以,一切戰爭都會造成傷亡,是用生命所付出的代價。陽謀是明爭,陰謀是暗鬥。戰爭會傷人一千、又往往自損八百,是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所以,在兵法上最高的計謀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
5 # 好風好夢好歌好地方
姜維的後半生,效法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甚至連臨前都想著復興蜀漢,雖然除掉了魏國兩大對手,但最終於事無補,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每每看到姜維的暮年,不禁感嘆:姜伯約,豪傑也!
青年姜維和老年諸葛亮
魏蜀兩國的實力懸殊,姜維仍然九伐中原,企圖削弱魏國,來延續蜀國的壽命,他取得了重大戰果,也受到大敗,對於這種“皮洛士的勝利”,蜀國承擔不起,國力到了崩潰的邊緣,司馬昭看準了滅蜀的時機,派了大將鍾會、鄧艾兵分兩路,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鄧艾乘機偷渡陰平到達江油,攻克綿竹,又攻陷雒縣,逼近成都,後主劉禪舉國投降,並讓姜維立刻投降。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投降的,姜維在情急之下,定下了反間計。
這個計策之所以成功,首先,它能成功,最根本原因是當時曹魏大權旁落,司馬家取而代之的野心,昭然若揭,司馬家想做的事,其他人當然也想。其次,滅蜀之戰,可謂功勞極大,司馬昭在這次戰爭中攫取了最大的利益,被封晉公,鍾會和鄧艾可謂功高蓋住,不可不防,自古就有功臣“兔死狗烹”的下場。其三,在滅蜀過程中,鍾會為了專權,誣告諸葛均將他下獄,姜維以此知道他不甘人下。其四,鄧艾在滅蜀立下頭功,但是居功自傲,引起司馬昭心腹的不滿,他們也想在滅蜀一戰中撈取政治資本。在滅蜀後造反對鍾會來說是個翻身的機會,但是也是一場賭博,成功的話,可以割據一方,甚至取代司馬家的地位,失敗的話,只能身敗名裂,為了贏得這次賭局,賭徒一般會透過加大籌碼來增加取勝機率,姜維的加入,當然和鍾會一拍即合,讓鍾會決心謀反,雖然從結果看來是姜維利用了鍾會,但是從實際上來說,都是各取所需,互相利用。鍾會在姜維的牽針引線下,先乘向司馬昭誣告鄧艾謀反,果然司馬昭派衛瓘逮捕鄧艾父子,用檻車將他們關押,為了煽動蜀漢二十萬大軍聽從自己的命令,在蜀國給郭太后發喪,並假借郭太后遺命,起兵討伐司馬昭,但是士兵們不聽從,最後兵敗被殺。
鍾會,能文能武,也是一位書法大家
姜維的一計害三賢,卻為他人做了嫁衣,最樂意看到這個結局的是 司馬昭,他除去了這三個心腹大患,使得他的地位更加穩固,他的兒子司馬炎也可以他死後,無所顧忌地改朝換代。
汶川的姜維城,就是為紀念姜維而建
-
6 # 泊圖泊途
一計害三賢是結果,姜維本意是一蜀殺二士,沒想到把自己也搭進去了。人算不如天算啊!
姜維巧妙了利用了鍾會和鄧艾的矛盾,挑撥離間。事實上,這不用姜維挑撥,鍾會也想幹掉鄧艾,鍾會牽制姜維,鄧艾奪了滅蜀頭功,你說鍾會氣不氣,而且鄧艾在蜀中也是十分高調,擅自分封官員,鍾會就更不爽了。
再加上鍾會帶領大軍,內心有了反意,天下敵手鄧艾為首,不弄死他事情就進行不下去。
鍾會的後臺是司馬昭,司馬昭喜歡鐘會但是不喜歡鄧艾,看鄧艾在蜀中的舉動,司馬昭也心生疑慮,所以鄧艾的死成了必然。
鍾會的反叛是不得人心的,要麼速叛反攻,慢慢悠悠的肯定不行,鍾會造反不得人心,沒人想冒風險賠鍾會玩命,士兵、將佐的家人都在北方,這是他們不可能不考慮的問題。所以姜維做的是一次賭博,而且贏面極低。
姜維是蜀漢後期重要將領,雖然曾效力於魏國,但是他對蜀忠心耿耿,《三國》中諸葛亮一死劇情基本就結束了,鄧艾和鍾會壓根沒出場,給廣大的三國愛好者留下不少遺憾。
回覆列表
是指演義中蜀國被滅,姜維為了復國假意投降鍾會,利用鍾會的野心,挑唆鍾會謀反,殺死同為滅蜀大將的鄧艾,最終計劃失敗自己還有鍾會被鍾會手下大將殺死,鍾會,鄧艾,姜維三人身亡,所以叫一計害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