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段段談歷史

    這三個人在自己的國家充其量都只是二把手,他們的治國能力都要受到老大的限制。 德意志帝國皇帝權力有點類似中國古代的皇帝,德國雖然有議會,但議會對皇帝的制約非常有限。俾斯麥作為德意志帝國的首相,若能得到皇帝的支援,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 對於日本來講,日本的天皇不僅是政府首腦,也是日本人心中的神。同時,日本地方軍閥的勢力在中央政府也有很大影響。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需要同時獲得天皇的信賴和軍隊的支援。 李鴻章是最難的。他作為一個地方官,不僅要獲得慈禧的支援,還需要擺平朝廷內的頑固派,而他所進行的洋務運動更是在挑戰著中國傳承幾千年並引以為傲的傳統制度與傳統文化。 從這三個人的從政效果來看,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的統一,為德國經濟的騰飛並在19世紀末成為歐洲第一創造了條件。伊藤博文帶領日本打贏了甲午中日戰爭,為日本延續了明治維新的成果,並使得日本逐步成為了世界強國。李鴻章倡導的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科技,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但最終也沒能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與振興。 所以,我認為,從施政難度上來講,俾斯麥、伊藤博文、李鴻章越來越難。從施政效果上來講,他們三個是越來越小。

  • 2 # Anren1207

    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應該是伊藤博文最有兩下子,將一個落後的小島國變成了一個世界級的軍事強國,確實厲害。

    李鴻章次之,維護大清國不倒,太難了!嘔心瀝血也只能這樣了。

  • 3 # 青言論史

    李鴻章雖然長時期被人稱之為“李中堂”,但是實際上他做的只是在清朝實際上是榮譽頭銜的“大學士”而已。清朝真正的實權機構是軍機處,時人也謂之“軍機行走加大學士,方乃真宰相”的習語。一生沒做過軍機大臣、常年外放為官的李鴻章,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治國了。

    (順便說一句,即使是李鴻章的老對手左宗棠都做過軍機大臣。)

    那麼再來談談俾斯麥和伊藤博文吧。這兩位首相大人,我個人認為,應該說俾斯麥的能力更強一點。儘管他們似乎有很多相似之處:

    俾斯麥是德意志帝國的首任宰相,伊藤博文也是日本的首任內閣總理大臣;

    俾斯麥發動了對法戰爭,一戰打垮Continental最強的國家;伊藤博文發動了對華戰爭,一戰擊敗東亞最強的國家;

    俾斯麥幫助德國走向軍國主義道路,伊藤博文也這麼幫著日本來著......

    但是這兩者有兩個最重要的區別,這使得伊藤博文不僅要在和俾斯麥的比較中失去顏色,甚至要叫俾斯麥老師:

    一是各自的權力——

    俾斯麥是首相,但是這個首相的權力是很重的,他是德國統一乃至走上帝國主義道路的核心;相比之下普魯士國王則更像是國家名義上的元首,以至於我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彼時德皇是誰。

    而伊藤博文就不行了,他甚至連維新三傑都排不上,比起福澤諭吉更是隻能往後稍稍。而他的頭上,還有一位改革明星——明治天皇。

    第二是制度性的東西。

    俾斯麥的一項重要政治遺產,就是留下了《德意志帝國憲法》。而頒佈不久以後,伊藤博文便認為“德國政府雖採眾議,卻有獨立權”,“君主親掌立法行政大權,不經君主許可,一切法律不得實行”,“可見,邦國即君主,君主即是邦國”。此後,日本的憲法即是參考了德國憲法修訂而成的。

    從這兩點來說,俾斯麥是一個先行者,也是一個孤獨的前進者;而伊藤博文則是一個後來者,透過學習俾斯麥才獲得了新成果。

    然而,日本人何時不是如此呢?

  • 4 # 小可超

    簡單說,還是李鴻章治國比較強!從結果上說是德國強!從中日兩國對比說日本強!應為當時李鴻章所開的可以一艘破爛不堪的巨型戰艦行駛在滿是暗礁的大海中。而日本和德國只是開的小船!

  • 5 # 伏瑞端

    我這裡也有個假設的提問請小編先生回答:張飛和嶽飛交戰,誰勝誰? 李伯爺那有宰相權位?清廷也未賦予他治理國家的權力,縱有才能,無以施展,怎可與俾斯麥和伊騰博文相比?這樣的提問你不覺得荒唐?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制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權位,孰為伯仲,小編自裁吧!

  • 6 # 世界史圖鑑

    我認為是俾斯麥,因為李鴻章其實並不算清政府的頭把交椅。這不單單是在李鴻章之上,還有慈禧,更關鍵的是李鴻章的很多政策都要受到保守勢力的反對,李鴻章更多的是處在維護清政府統治的政治環境下,很難施展自己的空間。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原本便是軍國主義代表。雖然伊藤博文使日本強大,但是這種強大急劇攻擊性。完全是為之後的侵略擴張,所鋪墊。而德意志的鐵血宰相俾斯買與兩者有很大不同。

    俾斯麥之下的德國其實並非是要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俾斯麥一生都在德意志統一的道路上堅持避免世界大戰。俾斯麥一生都想讓德意志成為歐洲強國奪得霸權,但是俾斯麥從來不擅用戰爭。對於俾斯麥來說,外交才是國家最有力的稱霸手段。而軍事只能作為輔助。俾斯麥當外交部部長時審時度勢靈活善變,儘管他希望用戰爭去統一德意志,但是在不同的場合他會提出與自己原本立場背道而馳的主張。當時的奧地利是德國南方的強大鄰國曾經威脅說如果德國獲得統一奧地利必然出兵干涉。

    儘管俾斯麥做夢都想要擊敗奧地利而真正統一德國,但是俾斯麥卻十分靈活的主張和平。宣稱如果對於戰爭後果沒有清醒的認識,執意發動戰爭,那麼這樣的政客請你個人去死,不要傷及無辜。很多人說俾斯麥透過這掩蓋了自己的侵略擴張企圖,但是對於國家統一而言,何談侵略,何談擴張?任何時候都是國家利益至上,國家想要獲得統一曾經任何一種和平的辦法都已經試過。在不奏效的情況下,若想務實,只能選擇武力這是無可非議的。俾斯麥在擔任宰相的時候普魯士軍隊正處於上升時期,而正好這也給他的鐵血政策帶來了堅實的基礎。

    俾斯麥深知議會的資產階級也有著一定的軟弱性,他們沒有勇氣對抗政府,因此對於鐵血政策而言,俾斯麥繞開國會直接行使自己權利。從1862年俾斯麥任普魯士首相之後共計28年,將普魯士從歐洲五大強國之中最弱的一個變成了有能力決定世界格局的一支力量,他辦事作風彪悍很少聽取別人的意見,但在強勢的性格當中又不乏冷靜的思考。並且進行了觸動階級利益的改革使得德國獲得統一。雖然將普魯士變得強大,統一的德國,但是在外交領域當中,縱橫百合在19年的帝國首相生涯內與奧地利俄國義大利等國結盟對宿敵法國也寬容對待。

    巧妙的維繫著歐洲的和平。在當時列強相互競爭,並且日益白熱化的局面之下。普魯士依然因為有俾斯麥的存在,而獲得了相對安定和穩定的發展。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上是威廉二世向世界擴張,而年事已高的俾斯麥不僅被罷官而且一生所建立的多項政策也被威廉二世所廢除。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導致德國戰敗。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他的責任,俾斯麥使得普魯士強大統一德國,並非要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俾斯麥原本就是要用武力稱霸那他何苦定立諸多相互矛盾的同盟以為系歐洲脆弱的和平。

    俾斯麥的鐵血政策,適用於德國統一的。在德國統一之後並沒有發動任何爭霸戰爭。完全是希望透過條約的形式,透過外交的手段使普魯士統一的德國成為歐洲強國。但是德皇威廉二世放棄了俾斯麥的戰略開始爭奪Sunny下的地盤也想建立起自己的日不落帝國。本就脆弱的各國盟約最終被打破。矛盾最終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俾斯買的心血也付諸東流。霍亨索林王朝也結束了,自己在德國的統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規賽騎士迎戰公牛,TT湯普森拿到23分10板5帽,合同年他再次爆發,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