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海一鼠
-
2 # 管恩寬大狀
主題:迷茫不要瞎努力!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
信奉這些的辣雞死的都很慘。
如果只要努力,只要耗時間到很晚,感動了自己,所有一切就都順風順水了,
那人類早就衝出銀河系,佔領全宇宙了吧。
其實,低效率的成功是不存在的。
很多人誤解“一萬小時定律”,
以為只要簡單重複一萬小時就能完事大吉,
就能像喊麥裡的“敗帝王鬥蒼天,奪得皇位已成仙”
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
不好意思,一激動說了四句。
只有大腦和身心有意識的刻意練習才能真正的獲得非凡的成績。
大狀透過自己的經驗+名人傳記+中外文資料得出如下極簡效率做事的方法:
1.專一
美國有句諺語“不會一邊吃口香糖一邊走路的人是傻子”,
世界人民的燈塔國鼓勵一心多用,但在哪裡出名的卻往往都是專注的人,
Jobs(蘋果),Musk(無人汽車),Zuckerberg(臉書)
他們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是專一的做著一件,
心無旁騖,看似慢,實則出了效果。
這和極簡的“less is more”理念完全重合,少即是多。
2.分解
遊戲為什麼好玩?
一直到大狀讀完《遊戲關卡設定》這本書,
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等級,可以預見何時升級,
而大腦喜歡這樣的簡單粗暴,如果是沒有計劃的一大段時間,大腦會傾向於先玩一會。
你有什麼任務,分解到小時內可以如何完成,
但是不要太細,太精確,
把尿尿花多長時間都標註在分解任務中是不啊現實的,也是反人性的。
3.止損
梅因曾言“人自以為無所不能,卻最是無能為力;自以為生而自由,卻身處無所不在的枷鎖中;自以為是一切的主人,其實比一切都是奴隸。”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的不完美,今天突然就生病了,
實在是堅持不了計劃了,怎麼辦,我怎麼這麼弱雞。
算了,我就是一條鹹魚啦,以後的計劃也不要了。
沒有必要,是人都有low的一面,
哪些被浪費的時間,不過是沉沒資本,
放過它,及時止損,一天之後你還是一條好漢(妹)。
4.獎勵
學了這麼久,來個水果,站起來,到視窗看一下風景,
想象自己在美國曼哈頓CBD,面前就是自由女神的雕像。。。。。
放鬆,用力抓沙子,反而沙子漏的越多。
5.運動
健康是最重要。你想學霍金?
但你知道人家年輕的時候可是大學足球隊的!
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但是身體沒有跟上,
那就hin尷尬了,人類還沒有做到可以永存的地步。
6.靜音手機
《紐約時報》在一萬名讀者中做調查,
手機是現代最浪費時間的東西,沒有之一,
多少夢想和熱血就是在一段段影片中被消耗的只剩渣滓。
7.人狠話不多
社會XXX,人狠話不多。
老理兒,咬人的狗不叫,不要有點屁事兒就滿世界的說,
人就是這麼奇怪的動物,只喜歡別人比自己差,
見到稍微好點的,就想把他拉下水,
見到遠遠超過自己,就想上去巴結,
在沒有作出成果前,不要太跳了,
耐心的等待,自有不可思意的發生。
-
3 # 依倫情感分析
二十幾歲時是人生中可以說最重要的幾年,可以決定你以後的發展方向。同樣的二十幾歲也是人生中最為迷茫的幾年,這裡呢就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了。現在有句話很火:選擇遠遠大於努力,選擇對了再去拼命努力會事半功倍,讓你更快的踏向成熟,走向成功。
二十幾歲有的選擇上班有的選擇自己闖,上班呢就是圖個安逸,到時候都會有自己的那份工資,不用操心。自己闖呢就正好相反了,剛起步的時候很苦很難,並且可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是呢我又相信一句話:上班剛開始容易越來越難,自己闖呢剛開始寸步難行但是會越來越好走。
其實呢,也不比太迷茫,就是喜歡怎樣就去做,隨心一點是最好
-
4 # 長劍不出鞘
二十一歲,好年華啊!如果上大學,這正是畢業前夕,如果不考研,那麼學生的生涯即將結束,一個陌生的,喧囂的社會等著你;如果已經工作,那麼這個時候也剛剛起步不久,不確定性在你面前展開。
你去過海邊吧,看著那大海萬頃碧波,時而安靜,時而狂躁,深不見底,一望無際,你的小船就在那水邊停著,等你去駕馭;可是,你從來沒有出過海啊!出海後又去哪呢?前望汪洋,後望大地,於是恐懼,期待,迷茫,興奮……怎麼辦呢?
每個人,個人稟賦,環境,機遇都不一樣,但是絕大多數人在這個太陽初升的最好年華都會迷茫。連毛澤東,青年時代都寫過“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寫這首詞時是1925年,毛澤東當時32歲。
這個年紀,一般人都會鼓勵你:要立凌雲志,要努力,要充滿自信,要學習,……這些話都沒錯。
不過,聽了這些鼓勵,喝了這些雞湯,還是迷茫啊:因為你還是不知道未來即將遇到什麼,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年輕的心靈感到焦慮。
我要說,人生中充滿了坑。大坑無非是這幾個:事業上,入錯行,跟錯人,做錯事;愛情上,找不到,找不好,求不得;家庭上,平平淡淡的生活讓你抓狂,風風火火的生活讓你難以駕馭;上有老人,日漸衰老,下有子女,嗷嗷待哺,滿眼期待;朋友遇到豬隊友,還總有人看著比你強,還得瑟,坑你,害你……這還不包括天災人禍等不可抗力,系統性風險。
好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大不了就是這些。《哈利波特》裡,大魔王伏地魔是誰都不敢提名的,要叫You-Know-Who或者 He-Who-Must-Not-Be-Named。但是,說穿了無非就是影響你生命安全,財富安全,家庭安全,事業安全的那些東西,威脅你所珍惜的東西。說明白了,應該也就沒那麼多恐懼了。
不恐懼,又能怎麼辦呢?
首先就是:錯要趁早;年輕人有大把的時間,但是也禁不起揮霍;不過年輕的時候把能犯的錯犯幾個,人生經驗暴漲,不怕。有時間和機會糾正。
第二是:底線要堅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生命安全底線,健康底線。有這幾條底線在,放心,趴下也能起來。
第三是早早掌握一門安身立命的本事。這個本事要有市場,人家用得著,願意付錢給你購買服務。這一技之長,要磨礪磨礪再磨礪,足夠優秀。
第四呢,要有一項樂趣,健康的樂趣,那是你心靈的港灣,風浪再大,也有安眠的地方。
第五呢,回到前面說的,立志,努力,充滿自信,堅持學習,給自己的人生規劃規劃,定個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系列目標,然後,實現就是了。
希望這些話能對你有點幫助!
回覆列表
曾經年少,誰不輕狂?迷茫和焦慮肯定會有的,這種迷茫和焦慮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只有自己能力和高度的提升,才能走上正軌,人要有目標,要有追求,最怕的就是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知行合一。
學會管理自己,管理時間,控制情緒,理解和包容遇到的人和事,你的煩惱就會少很多,心和視野都會明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