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五常小稻農自產五常米

    栓鼻子的牛一般都是不老實的,以前的老牛都用來拉車幹活,我家以前就有,不聽話就得栓鼻子,我親眼看到過我爸爸給牛栓鼻子

  • 2 # 鞏義鑫衛機械裝置公司

    評回答

    小公牛和役牛,在1歲左右進行穿鼻,帶上鼻環,以便調教使役。其它家畜如羊、雞鴨等,人們是以食用其肉為主,在飼養時以放養為主,所以不必戴環。而主要用作農作的役牛,不是以其肉為食用物件,而是要依靠其體力耕作,所以才需要套鼻環。

  • 3 # 農家小秦哥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下,我們老家前幾年耕地基本都是靠牛來拉的。要麼就是自己家養一頭,要麼就是幾家合夥養一頭,然後一個家喂一個月這樣輪流著喂。

    可以說在農村,尤其是山陵地區的農村。由於地都是階梯式的,沒那種一大片連著的地。大型農業機械沒法使用。牛的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但是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牛的個頭那麼大,膽子自然不會小。而且它力氣又大,牛脾氣上來了更是不得了。

    所以你不可能讓它完完全全的按照你的要求來行動。但是呢,牛的鼻子裡面是他暴露在外面的最敏感的地方地方之一。而且也不會對它造成太嚴重的傷害。

    這樣一來,自然就成了馴服牛最有效的方法了。而且我們在耕田的時候,因為犁田的犁只有20公分左右。要把田都均勻的翻一遍,沒有漏的地方。對牛的操控性就要求非常精準了。而牛如果鼻子被栓住,只要你稍微拉一下,它就會吃痛,自然就會完完全全的按照你的意思來做相應的動作。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沒有栓鼻子的牛,那是因為這些牛不需要太過精準的操控。像草原上的牛,只要它在放養人指定的那一塊地方就行。至於牛自己是想吃草還是想趴下來休息,都是它自己說了算。如果要遷徙,大不了放牧人抽它兩鞭子,給它個大體方位就行了。自然就不需要栓鼻子。

    總的來說,給牛栓鼻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更好的控制牛的行動。讓牛更好的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要是栓在別的地方,比如說牛角上。萬一牛脾氣上來,別說讓它完完全全的按照你的意願來做事了。就算是上去抓住繩子,恐怕也沒幾個人有這種魄力。

  • 4 # 簡單看世界458

    還是我們的祖先有先見之明,給未來的下一代鋪掂了驅動人生,駕服萬事萬物的靈魂和技巧,我真服老祖宗們的智慧和力量!

  • 5 # 小聖家鄉真實寫照

    栓牛鼻子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馴服牛,牛的脾氣是很倔的,不栓牛鼻子的話,根本就控制不了它。小時候家裡也養得有牛,只要有小牛出生,在4、5個月後都要在它的鼻樑中間穿一個洞,然後用繩子栓住。我也看過這樣的過程,看著雖然說比較殘忍,但是這也是為了後期更好的管理牛兒。

    牛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被用來耕地,想讓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乖乖聽話,當然得要找到它的痛處了。有一句古話叫作“牽著鼻子走”,就是因為在牛鼻子上栓了一棵繩子,你一拉它就會痛,自然而然就會聽從你的旨意了。

    還有就是牛是需要放養的,在沒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可以給它拴上牛鼻繩,將另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地方,給它一個可以活動的範圍,這樣就可以放心的離開,不用擔心牛兒到處亂跑,和找不到的風險了。

  • 6 # 科學興農

    其實鼻環並不是牛的專利,在駱駝身上也有使用,甚至在近些年,一些愛美人士在自己身上也有使用。鼻環不僅使用普遍,而且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使用,呂氏春秋就有詳細記載。

    1、栓牛鼻子有兩個方面原因。

    其一,牛鼻子栓起來是為了更好的對牛進行控制。

    雖然說牛已經被馴化幾千年,但是這種動物皮糟肉厚,用鞭子打在身上不痛不癢,不容易聽話,另外,牛畢竟是動物,發情、憤怒的情況常有發生,如果不採用一些手段將它們控制,容易造成較大損失。

    在2019年1月18日,周口曾有瘋牛傷人事件,最後由特警隊員用衝鋒槍將其擊斃,如果不用槍擊,恐怕還要造成更大傷亡。所以,把牛鼻子栓起,是一種較為簡便、有效的控制牛的方法。

    其二,用栓鼻子的方法控制牛,是不得已的方法。

    牛、駱駝還有羊都屬於反芻動物,也就是把吃下去的草料再次進行咀嚼才能更好的消化,如果像馬和驢一樣採用戴籠頭或者是夾嘴的方式,將會對牛的反芻造成影響,進而影響牛的消化,造成消化不良。所以牛和駱駝都採用栓鼻子的方法進行控制。而羊的個子較小,膽子也小,一皮鞭下去就不再敢造次,也就不必採用雙鼻子進行控制。

    另外,牛的鼻子有大量的神經分佈,較為敏感,用一根木頭或者是鐵環穿過再用繩子相連便能很好控制。

    2、栓牛鼻子用什麼工具。

    牛鼻環的材質有很多,有木製也有金屬,木質一般採用柳木製成,在柳木兩端再用u型金屬固定,或者直接用金屬製成一個圓環,金屬圓環要在戴上之後才能打彎不容易操作,但是金屬材質較為堅硬,如果是不鏽鋼製品,更是不會生鏽,也不會引起感染,較為常用。

    3、 怎麼栓牛鼻子。

    時間:戴鼻環可在牛齡10月到一歲半之間進行,牛的體型較大可以提前進行,較小則可以推後;

    準備:以前在農村戴鼻環之前,要把牛頭固定在牛槽旁邊的架子上,頭放架子中間,固定結實,準備好兩頭尖尖的木質穿孔工具,中間粗,兩頭尖,細膩圓潤。經過改良,很多地區已經採用牛鼻鉗進行操作。

    部位:鼻環要在鼻孔中間較薄地方,穿刺之前要用手摸,不能靠前也不能靠後,靠前容易拉斷,靠後神經較少不宜控制。

    具體操作:將牛側臥,將牛角上的韁繩拉過來同四肢綁在一起,牛頭便被固定,右手握住穿刺工具,左手拇指、食指扣住牛鼻,在鼻中隔最薄的地方,將筷子用力插入,快速拔出筷子,將準備好的鐵環穿過。

    牛的鼻子中間血管較少,帶上鼻環之後流血不多,況且牛又不停的用舌頭舔,鼻環不停在動,不用擔心穿孔重新長實。

    4、不是所有的牛都要帶鼻環。

    目前用牛耕地的情況已經少之又少,大多數牛都是採用工廠養殖,不是食肉就是食奶,沒有必要對大多數的牛進行帶鼻環處理,但是肉用的公牛現在一般都不去勢,給日常管理帶來諸多不便,帶上鼻環容易管理,所以帶鼻環這種情況還是很有作用的。

  • 7 # 惠農圈

    很多人都會以“拴牛鼻子”這句話形容被人抓住把柄或者沒有反抗的餘地,只能乖乖替人做事,也指的是做什麼事情都要抓住關鍵點,這樣才能一招制勝。

    之所以要拴著牛鼻子,還在於能夠更合理的控制牛。如果不用繩子拴著它,一旦它發起瘋來,就算是5個大漢也不能制服它。牛的力氣比較大,個頭也非常的高,這樣的一個大塊頭卻能夠乖乖的任人擺佈,難道真的是因為它老實本分嗎?要知道什麼動物都是有脾氣的,牛也一樣,發瘋的牛並不少見,為什麼農民卻可以更好的控制它?

    原因就在牛鼻子上,因為牛鼻子就是牛的弱點,這裡有著很多的軟骨,因此從這裡拴住更容易控制它,它也不會有反抗之心。古人也是在生活的實踐中發現它的這個弱點,之後才會將它控制起來。

    在打鐵環的時候,一定要認準牛的中隔前段,不能打到軟骨上,這裡比較柔軟,用上手指就可以感受出來。如果牛不聽話的話,此時就可以拉著鼻子,這樣就會讓牛痛苦不已。在拴牛的時候,一般1歲的牛就可以打孔了。

    選好位置之後一定要注意好消毒的工作,對鼻子和鐵環都需要消毒,在穿鼻子的時候動作一定要快一點,這樣才能減少疼痛,之後也需要及時的消毒才行。在季節的選擇上,春秋的時候穿鼻最好,這樣對牛的損傷小,也不會引起發炎。

    穿鼻之後過上15天之後傷口就會恢復過來,此時就可以指使它工作。但在行走的時候,一定要在牛的後面走,不能拉著它,不然就會導致牛的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卷門行程錯了如何復?卷門行程錯了如何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