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8021938244

    常見致病菌:

    1、變形桿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存在於腸道和前尿道,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積燒傷感染的致病菌之一。變形桿菌對大多數抗菌藥物有耐藥性。膿液具有特殊的惡臭。

    2、無芽胞厭氧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的專性厭氧菌。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類細菌為重要的病原體之一。具有臨床意義的有脆弱類桿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等多種。這些無芽胞厭氧菌寄生在人體內的腔道,特別是胃腸道(結腸內的數量最多)、口腔、陰道等處。

    3、葡萄球菌

    屬革蘭氏陽性球菌。是人體面板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見於鼻咽等處。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強,主要產生溶血素、殺白細胞素和血漿凝固酶等,造成許多種感染,如癤、癰、膿腫和傷口感染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點是侷限性組織壞死,膿液稠厚、黃色、不臭。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4、鏈球菌

    屬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存在於口、鼻、咽和腸腔內。鏈球菌的種類很多,溶血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和糞鏈球菌是常見的致病菌。溶血性鏈球菌能產生溶血素和透明質酸酶、鏈激酶等,溶解破壞細胞間質中的透明質酸、纖維蛋白和其他蛋白質,使炎症易擴散而缺乏侷限化的傾向。膿液特點是比較稀薄,淡紅色,量較多。典型的感染是急性蜂窩織炎、淋巴管炎等。綠色鏈球菌是一些膽道感染和亞急性心內膜炎的致病菌。糞鏈球菌屬厭氧菌,常和大腸桿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5、大腸桿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寄居於腸道內。對維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它的單獨致病力不大,若和其他致病菌在一起時,可造成嚴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積燒傷感染、闌尾膿腫、急性膽囊炎等,產生的膿液稠厚,有糞臭。

    6、綠膿桿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常寄居於腸道和面板上,它對大多數抗菌藥物不敏感,故成為繼發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別是大面積燒傷感染時,可引起難以控制的綠膿桿菌敗血症。綠膿桿菌感染的傷口常不易癒合,其膿液呈淡綠色,有腥臭味。

    入侵途徑

    1、直接侵入,機械壓力穿透角質層和表皮細胞的物理方式。也有分泌酵素溶解或軟化角質層的化學方法,通常物理和化學破壞方式並存進行。

    特定部位:真菌會經由柱頭、幼苗、幼芽、根毛。

    2、自然開孔(naturalopening),氣孔、皮目、傷口、水孔、蜜管孔和葉柄痕等侵入。細菌性病害只能經由自然開口侵入。

    3、經媒介者,擬菌質、類立克次體、病毒及擬病毒透過昆蟲、線蟲、真菌、蟎和人類等。

    影響病源因子

    4、植物年齡增加,抗病性增加。

    5、植物生理會改變入侵途徑。

    6、環境乾溼會改變入侵途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樂、西拉、赤霞珠,哪種葡萄酒適合女生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