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瀾滄聽雪
-
2 # 狼煙一九三一
林黛玉是曹雪芹傾心打造的藝術形象,之所以打動人心,這正是曹雪芹的如彖神筆把她的形象進行藝術的包裝,使我們感到她就在我們身邊,不僅林黛玉如賈寶玉,薛寶釵,四春,王熙鳳,史湘雲,妙玉,李紈,秦可卿等所有人物個個都形象鮮明,不同凡響,是林黛玉一定不會是晴雯,同樣是幼年失去父母之愛,但二人在《紅樓夢》卻各有千秋。這正是曹雪芹的高明之處。
林黛玉的性格之所以是多愁善感,這與她的家庭環境脫離不了干係。神話宿命不說,先說教育,書中說她,上無兄姐,下無弟姐,即使在再富裕的環境中的小孩子,長期生活在成人的環境中,這個孩子一定是一個早熟的孩子,剛懂事就遭受家庭變故,母親的離世,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造成的心理陰影影響其一生,使孩子的性格孤僻,自傲,自我保護意識極強,甚至還有自虐的性格,對周圍的一切相當敏感,這就是林黛玉看到落花,想到自己飄泊無倚無靠的現實也傷感,看到流水也感到自已身世的悲慘,這樣的孩子,自尊心極強,性格也偏執,如果是男孩子攻擊性也強,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但是他們一旦把你當作知已,又會心中不設任何防線,會全身心地投入對方懷抱,因此他們也極易上當受騙,當他們發現被欺騙後,又極易走極端報復對方,甚至多年後還不能釋懷,一旦爆發,後果會很嚴重,這是不健全家庭教育的通病。
林黛玉自幼喪母,後又喪父,寄居賈府,賈府又十分複雜,內中勾心鬥角,你爭我奪,為了地位利益,“一個個似烏雞眼一樣,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自相殘殺”在這樣的環境中,林黛玉唯有把自己嚴嚴地包裹起來,一旦有人觸犯於她,她只有自我保護,別人是幫不上一點忙的,雖有賈母罩著,寶玉護著,但還是丫鬟婆子們嘲笑的對像,王熙鳳當眾嘲笑芳官長的像林黛玉,她馬上反擊,可惜賈寶玉並不懂這一層,他反而給湘雲使眼色,不想又觸犯了湘雲,湘雲的命運一如黛玉,但不同的是林黛玉屬於內斂性格,史湘雲是外放性格,結果鬧的兩頭不落好。這是曹雪芹用間色法描寫兩人的共同之處,都是孤女,又有不同之處,林黛玉內儉,史湘雲外放。
總之林黛玉多愁善感性格的形成是由於家庭變故造成的。
林黛玉與北靜王之間,根夲不會產生愛情,林黛玉正是孤標自傲,對於門第之見極深,北靜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子,他的左右一定是妃妾成群,況這樣的家庭環境下,一定是以利益為出發點而選擇政治婚姻,那裡有愛情可言,賈元春省親時的場景歷歷在目,林黛玉那樣聰明的人早已看透其中的悲辛,她怎麼會步賈元春的後塵呢?無論林黛玉長的再好,沒有了政治經濟人脈的支撐,她與北靜王怎麼會結合呢?即使賈府把林黛玉當年犧牲品獻與北靜王,林黛玉的下場合更慘,這一點林黛玉看的相當清楚,那裡如賈寶玉門當戶對,守在身邊,又是一個極痛人,沒有門第勢力之見,又是青梅竹馬,況又有外祖母護著安全呢?
故林黛玉與北靜王,不會有什麼交際!
-
3 # 淺夏未央吖
一提到林妹妹,我們就會想到一個掛著淚痕,憂鬱、傷感的小姑娘。美麗高貴、才華橫溢的林妹妹為什麼常常傷心流淚,給人一種多愁善感的印象呢?
其實,這和林妹妹自身的因素,環境的原因都有關係。
一、林妹妹很小就沒有了母親,外祖母把她接到身邊教養。雖然外祖母對她百般疼愛,到底不如在自己家裡。五六歲的小孩子,剛剛經歷喪母之痛,又立刻和父親辭別,來到陌生的環境,內心肯定是缺少安全感的。有什麼不開心也不便於和外祖母等人述說,自然會鬱結於心,以至於悄悄流淚。
二、林妹妹身體很弱,從小兒就吃藥。她又極聰慧,極敏感,對大自然中的榮枯現象自然有一番體會。從中會悟出生命短暫,世事無常的道理。以她的聰敏,應該知道自己的身子不會好起來,不知什麼時候就會離開 。她的《葬花詞》就體現了她的生命觀。她傷花、惜花,其實也是對生命的憐惜。對美好的憐惜。
三、隨著年齡的增長,黛玉和寶玉的感情有了變化。他們從小兄妹,變成了小情侶。但是,在那個時代,他們的戀情是不被允許的,不被看好的。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規的婚姻途徑。而黛玉恰恰沒人給她做主。
四、寶釵的到來給黛玉帶來了壓力。寶釵是美麗的,懂事的,博學的。她一來,就得到了賈府上下人等的交口稱讚。再加上“金玉良緣”之說的傳播,黛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心裡的苦痛沒處訴說,只能化作淚水,化作詩句。不然,又能如何?
這些原因使林妹妹痛苦,憂鬱,形成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
那麼,林妹妹會嫁給北靜王嗎?我認為根本就沒有可能。別說林妹妹是天上的仙草,她到世間只是為了還淚,不會有婚姻。就是她會嫁人,她也不會嫁給北靜王,林妹妹只愛寶玉一人,她是不會變心的。
那麼,應題目要求,我們假設她嫁給了北靜王,我認為,她也不會幸福。因為:第一,北靜王已有王妃,如果嫁過去,只能為妾。林妹妹孤高自傲,目下無塵,怎麼可能委委屈屈為人小妾?即使被迫結婚,她也只能抑鬱成疾,絕不會變的開朗活潑。
第二,北靜王身世顯赫,地位高,身邊一定妻妾成群。王室家族,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內帷之中,也免不了爭風吃醋,爭鬥頻繁。就算林妹妹不屑於和她們爭寵,她們也未必肯讓她置身事外,必定會牽扯到她,令她不得心靜。
所以說,林妹妹的性格是自身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造成的。而她是不可能和北靜王結合的,即使結合也不會變的幸福快樂。
回覆列表
我覺得不管是誰,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跟家庭環境密不可分,特別是在古代,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家庭環境就成了性格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林姑娘也是個可憐人吶。她的父親林如海跟母親賈敏,結婚那麼多年倒是相敬如賓又非常恩愛,這是一個氛圍良好的家庭必須的要素。然而不知怎麼回事,他倆成親那麼多年竟無所出,直到林如海四十歲左右才生的林黛玉,在古代這個年紀都當爺爺跟外公了。
有可能因為生得晚,林黛玉自小就體弱多病,也就沒辦法像同齡人那樣盡情肆意地玩耍,更多的時候是呆在屋子裡靜養,還好父母親足夠疼她,所以她這個時候應該還沒變得那麼多愁善感、只不過性格比較內斂罷了。
然而在她六歲的時候母親不幸因病去世了,縱然有著父親的疼愛,但在古代,在大家族裡,一個幼女少了母親的愛護與照顧,有沒有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自然少不了被別人暗地裡欺負或者嘲諷的情況。性格的轉變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但這個時候,不管怎麼還是在自己家裡,她還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大小姐,日子過得還是挺好的。
可是林如海偏要把黛玉送到賈府去,我到現在也想不通為啥,就算賈府再好,畢竟不是自己家,也沒有在自己父母身邊好吧。一個小孩子那麼小就去寄人籬下,還是那樣規矩森嚴的大門大戶,她的行事就必定要事事小心步步留意。本來就已經是多愁善感了,現在就越發的多愁善感了。
再加上後來跟寶玉產生了感情,更加重了她的這種情況。在大家族裡,子女的婚姻由不得自己,都是父母長輩做主,林黛玉既憂慮寶玉不明白自己的一片真心,又擔心被旁人發現自己的感情,更擔心他們兩個最終沒有好結果。整天想這想那思慮過度的,本來身體不好的她,病情就越發嚴重了。最後終於香消玉殞。
再說北靜王。長得帥,家世好,人品好,思考問題比較成熟,對於廣大未婚女子來說絕對是上上之選。而林黛玉世家也不差,又是那樣一個有才華有美貌的女子,如果她嫁給北靜王,北靜王一定會對她很好的。但是林黛玉註定了只會愛寶玉一人,她來到這個世間也是為了還債的,用眼淚還寶玉的債,眼淚流乾了,人就沒了。所以就算北靜王再好,也改變不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整日以淚洗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