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蕭湘居士__

    當仁莫讓是中國外科專家祖師華佗。曹操人們只喜歡喜秦國悍武一樣打打殺殺的"雄才大略"。他對民意,民心,道德,正義,醫學,作風踐踏多少?

  • 2 # 三國校尉讀春秋

    大概有四個人,但是並非都是有真才實學的。第一個是張角,透過到處施藥蠱惑人心,最終掀起黃巾起義;第二個醫聖是張仲景,著作《傷寒雜病論》,在方劑學上有很大的研究;第三個是于吉,也是名醫,但是記錄不詳,傳說近乎妖;最後一個是華佗,公認的名醫,擅長外科手術,雖然那會兒還沒有這個詞語,但華佗發明了方便手術的麻藥——麻沸散,後來揚言要給曹操做開顱手術,於是卒。但從其遺留的一星半點醫術都能造福於人來看,華佗的醫術水平很高。

  • 3 # 聾王異史

    名醫有華佗、張仲景、幹室,但華佗最具傳奇色彩。

    刮骨療毒、割奸雄曹操的腦袋這些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今天給大家講幾個傳奇的故事:

    醋到病除  

    華佗經常行走鄉里這大家看病,一次,遇到一個患咽喉堵塞的病人,肚子很餓就是咽不下去食物,奄奄一息。華佗看了看病人,告訴告訴他的家人:“你去買三斤醋,搗三兩蒜泥,和在一起,讓病人一口氣喝下去。”病人家裡的人不相信,心想找了很多名醫,吃了好多名貴的藥都沒看好,喝口蒜醋就能好。他們馬上照華佗所說的去做,病人喝下醋後,哇哇大吐,一條小蛇一樣大的寄生蟲被蒜醋燻暈吐了出,食道便暢通了。 

    狗腿吸蟲

    有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姑娘,可是嫁不出去,因為她得了一種怪病——腿上長了一個又大又臭的瘡,走路一瘸一拐,還散發出難聞氣味,人們都躲著她,生怕被傳染。華佗卻不嫌棄她,用手擠了擠瘡口說,得做個小手術,還要靠看家的黑狗幫忙。然後開始給姑娘服麻沸散,準備手術,同時讓姑娘的哥騎著馬拉著黑狗來回跑30裡。姑娘的哥拉著狗跑完30裡地回來後時,華佗已經清理好傷口,他趁狗身子正熱時,截下狗的右腳,按在瘡口上,不一會兒,有很多蟲子從瘡口中出來,鑽進狗腿裡吸血,等蟲子全出來,華佗給姑娘上了藥,又給黑狗包紮好傷口,對姑娘說:“過幾天你的腿就痊癒了,你要好好對這條狗,它救了你的腿。”果然沒過幾天,姑娘行走自如。

    善心得報

    華佗醫術高超,常年在外行醫,一天母親得了急症,哥哥只好帶著母親找去他看病。路途遙遠,一天傍晚正在荒野趕走路,母親飢渴難耐,華佗兄長便到河邊取水,卻忘記帶盛水工具,看到有個瓢飄在水上,就拿著盛了水給母親喝,第二天天亮了才發現,盛水的竟是一個動物的頭骨,兩個眼珠還未腐爛。

    繼續趕路,母親又覺得飢餓,華佗的哥哥只找到七個鳥蛋,心裡很糾結:鳥蛋是鳥媽媽哺育的一個小生命,可母親身體虛弱也需要食物,於是只拿了最小的一個給母親吃。但一個小鳥蛋無法補充足夠的能量,正焦急,看到前面有一戶人家,於是進去求施捨一點吃的。這戶人家昨夜夫人夢到文曲星下凡,今天便喜得貴子,大喜的日子,於是按風俗給他們吃黃米粥和紅雞蛋,沒想到母親吃到的紅雞蛋竟是個雙黃蛋。

    當他們趕到華佗住的地方,發現竟然母親臉色紅潤,大病痊癒了。華佗十分驚奇,問了他們行走過程和飲食情況,大喜過望:“看到是我多年給別人看病積了德啊,母親的病很嚴重,我也難於治癒,可沒想到這一路上你們吃了神仙恩賜的藥啊:帶有眼珠的動物頭骨盛水叫‘二龍戲珠’水;鳥生七子,最小一個為鳳凰蛋;狀元出生的黃米粥、老母雞下的雙黃蛋是神仙賜給的,這些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呀。”

    好人有好報!

  • 4 # 秋水長天58298899

    有四個張角,張仲景,華佗,于吉。都是當時的名醫。他們都是優秀的中醫大師,對中華醫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中燦爛的一頁!

  • 5 # 小生易學

    說到名醫,華老爺子肯定當仁不讓了。

    最傳奇的莫過於刮骨療毒了。乖乖,那叫一個精彩。別說三國時期,就拿現在來說,拿把刀在骨頭上刮來刮去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其次就是偉大發明麻沸散,不是吹牛,也就是那時候諾貝爾還沒出生。要不然,這諾貝爾醫學獎非華老爺子莫屬,這堪稱三國時期醫學界最偉大的發明了。

    最後就是華佗被殺那回。不得不說,老爺子膽子也是真的大。曹孟德何許人也?那可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主兒!您老竟然想給他腦袋開瓢,那可不就惹來殺身之禍了不是。

  • 6 # 追風大叔高密ren

    一般中學歷史課本中,介紹兩大名醫。一個是妙手回春的華佗,他發明了一種藥物,叫麻沸散,可止痛,可用來做外科手術,同時創立了一種養生術,叫五禽戲,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來鍛鍊身材,他的一位學習堅持練習,一直活動九十多歲,民間關於他的傳說有好多,都說明他醫術高超的。

    《黃帝內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好方法,正確的理念),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中醫講究“中正平和”。

    另一位著名的醫生是被稱為醫聖的張仲景,他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成為中國醫學的治病理念,中醫術語坐堂就跟張仲景有關,說明他關心民間疾苦。

    中醫之發達,跟中國讀書人的追求有關,如范仲淹就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中醫強調治未病。《黃帝內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7 # 城市觀察員Real陳

    漢朝都是以舉“孝廉”才能進入仕途,基本被貴族壟斷,平民老百姓無機會。而東漢末年到三國是個戰火紛飛、亂世出英雄的時代,不僅僅侷限於武將謀士能人輩出,就連醫也出了好幾位。

    建安三大名醫除了我們熟悉的張機(張仲景)、華佗,還有董奉。除此之外還有不太出名南華老仙,左慈,于吉等等。

    南華老仙:《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張角因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曰:“此名《 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角拜問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

    莊子著《南華經》,故亦被稱為“南華真人”。

    左慈:東漢末年著名方士,以煉丹著稱。《後漢書》說他少有神道。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載,左慈是葛玄之師。傳其《太清丹經》三卷,及《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各一卷。曹植《辯道論》中說他擅長房中術。

    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下建安三大名醫

    華佗

    華佗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位名醫,《三國演義》中多次出現,替陳登治療寄生蟲病,為關羽刮骨療傷,因想為曹操做開顱手術被曹操處死,醫書也失傳,實在惋惜。正史記載華佗深入民間,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證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尤其以創麻沸散(臨床麻醉藥)、行剖腹術聞名於世。一說五禽戲也為華佗所創。

    張機(張仲景)

    後人稱之“醫聖”,著有《傷寒雜病論》,後人整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中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董奉

    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青時,曾任侯官縣小吏,不久歸隱,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只要重病癒者在山中栽杏5株,輕病癒者栽杏1株。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鬱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草倉儲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穀子自行交換。再將所得之谷賑濟貧民,供給行旅。後世稱頌醫家“杏林春暖”之語,蓋源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港劇和港電影最輝煌美好的年代為什麼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