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825133195
-
2 # 許巧兒
唐朝在唐太宗時期,東征西伐,疆域向西跨過吐蕃,到達了龜茲國,向東征戰到高麗,唐太宗戰功赫赫,被稱為"天可汗"。
然而唐朝對於邊域的管理卻十分的寬泛:
1.在當地設立行政機構,這就好比土匪打下一個山頭插一面旗子,並沒有太多的掌控權;
2.冊封重用當地首領,這屬於打一巴掌給顆糖,用這種哄小孩子的把戲對付野心勃勃的蠻夷諸國,如何能讓他們服帖聽話;
3.嫁公主和親,山高皇帝遠,並不是每一位公主都像文成公主一般能為當地做出實質的貢獻。
這些政策非但沒有安撫四夷,反而愈發覬覦大唐的繁盛,時常蠢蠢欲動,所以整個大唐時期,邊境戰爭不斷。
武則天時期完善了科考制度,國家政策區域重文輕武,加上農業的發展,經濟的繁榮,讓統治者放鬆了警惕。
到了唐玄宗時期,社會風氣更加趨於享樂,邊疆重兵基本都在外族手中,唐玄宗信賴安祿山,把十三萬兵力都交到他手上,那時全國的總兵力大約四十九萬,安祿山掌控了四分之一一步步滋養起他的慾望。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玄宗不相信安祿山會叛亂,耽誤了最佳的應對時機。
隨後,緊急命令名將高仙芝和封長青倉促迎戰,因對方兵強戰急,而唐玄宗緊急調集的一群烏合之眾根本不具備戰士的素質,剛到潼關就被打得七零八散。
此時,極盡瘋狂的唐玄宗立即派人賜死了高仙芝和封長青,讓他們為戰爭的失敗被了黑鍋,也讓天下將士寒了心。
況且,唐軍久不戰鬥,聽聞安祿山帶著邊疆猛士一路突圍,逼近長安,不是棄城而逃,就是開門投降,讓大批叛軍一路殺到長安城下。
唐玄宗自己也早已聞風而逃,帶領滿朝文武奔向巴蜀避難。
留在長安的官兵百姓感覺到被遺棄的悲哀,也沒有能力阻擋安祿山的大軍,只能讓他們如入無人之境,佔據了長安。
-
3 # 奮鬥幸運兒
按照歷史記載,唐玄宗執政後期,由於年紀逐漸大了,沒有了以前精力和雄心壯志,且日益滿足於“開元盛世”的成果,導致他逐漸對朝綱放鬆,做出了很多昏庸的決定和政策。
皇帝昏招一
重用宦官高力士,打破太宗立下“宦官不超過三品”的規定,使高力士更加膽大妄為直接向玄宗諂媚。
皇帝昏招二
放權給佞臣楊國忠和李林甫,導致統治階級內部腐朽的加劇,直接後果是奸佞小人獨攬朝綱,排斥異己,孤立忠良。尤其是宰相李林甫,為了獨攬相權不惜欺瞞玄宗,稱邊塞胡人已經歸順大唐,沒有異心,玄宗盡信李林甫的讒言,重用了以安祿山代表的邊塞胡人,用他們來就近駐守邊塞。
皇帝昏招三
邊防的節度使權利過大,後來還發展到兼行政、財政、集大權於一身,成為了地方最強的勢力。
最後中央統治集團的腐朽,導致了社會矛盾尖銳,這樣的後果造成了當時社會土地兼併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對土地的所有權,進而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逃亡,從而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
加上安祿山是異族胡人,其人野心勃勃。所以在唐朝內部腐朽之際,聯合了其他少數民族共十八萬騎兵起兵造反,而當時唐朝軍隊戰鬥力低下已經遠遠不是異族騎兵的對手,所以安祿山輕輕鬆鬆的將長安城拿下。以上就是本人總結的原因,不到之處,還請指點!
-
4 # 鄂G遊天下
匯入語:盛極而衰雖然是一種歷史發展趨勢,但是人們內心裡還是會有所遺憾。
唐朝建立後經過百餘年的發展,至唐玄宗時期達到極盛狀態。然而這種極盛卻因為一場安史之亂熄火了,讓唐朝開始走向下坡路,直到滅亡。
1、兵制問題,唐朝初年承續隋制,採用府兵制,但是隨著均田制的破壞,以及唐朝對外軍事戰爭頻率的加劇,府兵制滿足不了唐朝軍事需求,故而唐玄宗推行募兵制。然募兵制對財政要求很大,唐玄宗不堪重負後將募兵的權力下放給各鎮節度使。
2、吏治問題,團結就是力量,唐玄宗執政初期選賢任能,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然而他晚年怠政後,寵信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外戚、宦官、大臣,乃至太子等都矛盾叢叢,加上奸臣當道,官員貪汙腐敗日趨嚴重,這些都削弱了唐朝朝廷的力量。
4、土地兼併問題,這是封建王朝都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讓歷代王朝頭疼的問題,土地兼併在唐玄宗時期不斷加劇,造成大量的自耕農喪失土地,甚至成為流民,這對於唐朝的整體實力有很大的消極影響。
5、唐玄宗個人問題,溯本歸源,一切問題的核心在於唐玄宗本人身上,倘若他不過分寵信安祿山,一而再再而三給他加權柄,卻又不加制衡,想當然的認為安祿山不會對不起他。
-
5 # 塘主生活記
安史之亂之前,大唐正處盛世,但隨著唐玄宗李隆基年齡的增長,昏庸無道,不僅重用了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還將二十萬大唐鐵騎交給毫無忠誠度可言的安祿山,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的悲劇,葬送了持續百年之久的大唐盛世。
安祿山起兵造反公元711年,安祿山打著討伐奸相楊國忠的旗號於范陽起兵,此時的安祿山率領二十萬大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打得唐軍潰不成軍,節節敗退,為何擁有60萬大軍的唐軍卻打不過安祿山呢?
原因一:馬放南山,刀槍入庫。據《舊唐書》記載: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戰,聞其起兵,朝廷震驚。瞭解大唐歷史的人都知道,自公元618年大唐建立以來,已經有137年之久,除了建國初期,李淵父子南征北戰,為大唐打下了萬里江山,之後的130年,國內基本上都沒有戰事發生,除了邊境上的小打小鬧之外。
一百多年沒有戰事發生,作為統治者難免心生享受太平盛世的念頭,隨著老一輩虎將的離開,大唐的將領中出現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除了鎮守邊關的幾位將領之外,中央到地方已經沒有一位有實戰經驗的將領了。
原因二:邊關戰事吃緊,來不及勤王。當時正值吐蕃,契丹等外族不斷的襲擾大唐邊境,鎮守邊關的35萬唐軍根本就抽不出身去評判亂軍,再加上當時通訊不發達,就算邊境大軍能夠支援,幾千裡的路程,等你回來,安祿山已經攻佔了長安了。
原因三:唐玄宗聽信讒言潼關守將歌舒翰在此經營多年,已經將潼關防備得固若金湯,叛軍多次進攻潼關,已然屹立不倒,此時的安祿山已經意識到不妙,準備退守范陽老巢,沒想到此時,奸相楊國忠卻向唐玄宗進讒言,要求歌舒翰出關與安祿山決戰,歌舒翰多次勸說,唐玄宗卻一句也聽不進,最後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
6 # 盧氏文化
第一,安史之亂的時間正好是,唐朝有盛轉衰的那個時間點。再加上,楊國忠,李林甫等奸臣迫害武將。唐太宗不理朝政,再加上安祿山賄賂朝中大臣做內應,戰場武將臨陣倒戈,哪有不敗的道理。
-
7 # 黎家大大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肅宗(756年-762年)時邊鎮守將安祿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亂,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開元后期,由於安定繁榮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後,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給宰相李林甫處理。李林甫對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卻利用職權,專橫獨斷。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任宰相,更是排斥異己,貪汙受賄,使政治日益敗壞。加上當時土地兼併劇烈,貧富懸殊嚴重,政治、經濟、社會漸呈衰敗之象。
原來玄宗因對外開拓,在邊境駐以重兵,設立十大兵鎮,以節度使為最高軍事長官。節度使領若干州,權力很大,初時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後往往入朝拜相。天寶以後,李林甫為了鞏固本身權位、堵塞邊帥入相的路徑,藉口文官不懂軍事,多用胡人擔任節度使。結果給胡人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的機會。
安祿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誠,生性狡詐;由於得到玄宗和楊貴妃的歡心,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使。安祿山見唐室政治腐敗,武備廢弛,便於公元755年,以討楊國忠為名,自范陽率兵南下,很快就攻佔了洛陽,自稱大燕皇帝。第二年,唐軍在潼關潰敗,安祿山便長驅直入長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隨行的將士在憤怒中殺死了楊國忠,又逼使玄宗絞殺楊貴妃,才肯繼續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時,太子李亨逃往靈武(在今寧夏境內),在郭子儀、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將領的支援下,即皇帝位,是為唐肅宗。
後來叛軍內部發生分裂,安祿山為兒子慶緒所殺。唐軍聯同回紇援兵乘機反攻,收復了長安和洛陽。不久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殺安慶緒,重新攻陷洛陽,也稱大燕皇帝,後又被兒子朝義殺害。於是唐朝再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自殺,這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才告結束。
-
8 # 找意義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安祿山反於天寶十四年十一月九日,次年正月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攻進長安是七月,攻進長安總共用了八個月的時間,算不算“很快’”毫無還手之力”值得商榷,但為什麼能攻入長安,這個問題等我慢慢捋一下。
事實上安史之亂起初,玄宗君臣並不慌張,楊國忠還得意洋洋說你看你看,我說這個死胖子要造反吧,看著吧,很快有人會把他腦袋送過來的(不出旬日,斬賊酋首以獻)。時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也誇下海口,說要把這個大壞蛋的腦袋獻上。
安祿山從范陽起兵後,雖然一時氣勢洶洶,連下多城,但是其實很多呼應的叛軍以及最先淪陷的河北地區都在觀望,事實上李光弼郭子儀很快在離范陽很近的常山大敗史思明部,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叛軍陷於進退失據,將失巢穴的死地。
看下面這張圖,很明顯看到從范陽到長安,一路上多重保險,長安並那麼容易攻破
但問題是後面的每一步都是錯誤的,封常清居然只有千餘親兵就去主戰場洛陽了決戰了,其餘的兵力都是臨時徵募的,戰鬥力可想而知。封常清五戰五敗,洛陽陷落。他西奔陝郡,跟陝郡的高仙芝一起退守潼關,高仙芝此時就任兵馬副元帥,而玄宗居然因為太監邊令誠的讒言,在這個時候把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殺了。臨陣換將,三軍齊聲喊冤,唐玄宗此時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理,英明天子一去不復返,一日殺三子的糊塗狠戾老頭又回來了。
潼關失守的話,長安指日可破,玄宗命哥舒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的這位)接任高仙芝的兵馬副元帥,此時他已經中風,仍然眼光狠辣,堅守潼關,並且仗著一世威名,旗開得勝,擊退了安祿山次子安慶緒。唐軍此時利在堅守,爭取時間,等待各路義兵會援。叛軍這時候回不去老巢(河北又大片重新歸附唐廷),攻不下潼關,安祿山在洛陽做的這個皇帝也很沒有意思,所以會戰對叛軍有利。 這時候小人又出現了,這次是楊國忠,他與哥舒有舊怨,置國家安危於不顧,逼哥舒出關會戰。叛軍置於死地而後生,一戰唐軍大敗,玄宗出逃蜀地,長安陷落。
此後形勢急轉之下,士氣高漲的平叛態勢由攻轉守,一直花了八年時間才完全平滅安史之亂。長安陷落不但成為安史之亂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唐朝的轉折點,千載之下,令人唏噓。
-
9 # 青冥道主
導語:
唐玄宗後期,由於均田制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賴以均田制存活的府兵制度奔潰。唐玄宗迫不得已改為募兵制,但長安只剩下十二萬彍騎,被生出反叛之心的安祿山、史思明抓住機會,率領四十九萬已變成私兵的常備軍,順勢長驅直入,因而很快就能攻陷長安。
唐玄宗後期的施政昏庸導致社會危機:政治上安於現狀,不圖進取,任用奸佞之臣生活上失去自檢,追求安逸享樂。
因此表面強盛的唐朝,實則已陷入危機四伏的狀態。下面詳解唐朝的軍事實力大幅度下降、以及邊境重將反叛的原因。
均田制以及府兵制的崩潰以土地兼併為主要形式的大地主壟斷經濟畸形發展和惡化膨脹,王公百官放肆掠奪民田,擴充套件莊園,那些有權有勢有錢的都會兼併土地,使農民的生活困苦不堪。唐前期以均田制為主要形式的封建小農經濟日趨破壞和摧毀。生產力受到嚴重的破壞,導致政治的腐朽,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府兵制起源於西魏,被隋朝加以改良,最後被唐朝繼承。兵府制最大的優勢是寓兵於農,府兵除了 需要作戰時出兵,其餘時間都在鄉間務農,因此農業生產不會 因為大量徵發農民當兵而受到破壞。
各地軍府雖然設有最高長官,但有名無實,遇戰事皆由朝廷另行派出將領統率衛府軍隊;在加上地方官員的牽制,府兵也會定時更換駐點,所以能有效阻止將領把府兵轉為自己的私兵。但府兵制度要求府兵自備衣服、口糧、裝備等,這要求農民自身有著一定的經濟基礎,並且朝廷沒有給予額外的經濟報酬,這便需要均田制的穩定供給。但隨著均田制被日益破壞,失去田地的農民,再無法支撐自備軍資的負擔,出現了逃避兵役的現象。
唐朝長達三十年曆史的府兵制因此變得名存實亡,唐初的“舉天下不敵關中”的居中馭外之勢不復存在。
軍政合一的制度使制度唐太宗時期先後建立了安西、北庭、安北、單于、安東、安南六個都護府,以朝中重臣出任都護一職,統一管理邊境的軍政事宜。唐玄宗開元年間,在此基礎上發展為節度使制度,掌管軍政,併兼管轄區內的屯田、度支、安撫、 視察等工作,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唐初時為了避免將領專兵,對邊境重將任用原則上是“不久任”“不 遙領”“不兼統”,並且三年任期一到即收回兵權。對於戰功顯著的將領,則採取“出將入相”的規則。但到了李林甫為宰相時,為了鞏固自己的相權,杜絕邊帥入相的途徑,向唐玄宗提議委任胡人將領為節度使。對於安祿山等人的順利上位,唐玄宗沒有采取唐初時的任用原則,而是讓於安祿山、哥舒翰、高仙芝等人長久任職,形成了手握重兵的藩鎮諸侯。
結語唐玄宗後期的怠政,過時的府兵制度並沒有及時革新,放任制度使地位逐漸上升,促使藩鎮割據的局面逐漸出現。過於膨脹的實力,讓安祿山、史思明的野心得以實現,最終引發了叛亂。
在叛亂初期,由於唐玄宗的昏庸,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強行干預哥舒翰的作戰計劃,造成人地兩失,使平叛戰爭急轉直下,導致長安最終被攻陷,開啟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
-
10 # 國史觀
當時的唐朝並不是完全無還手之力,而安祿山的反叛之所以能夠迅速的擊破唐朝的內地州縣,其實原因有很多。
府兵制被破壞
唐朝一直以來的兵制是沿承自西魏,北周的府兵制,而府兵制的基礎則是均田制,到了唐朝中期,隨著土地兼併的加劇,大量的農民失去了土地而變成了無地農民或者是佃農,因此唐朝軍隊的組成力量府兵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
為了保證軍隊的數量和戰鬥力,唐玄宗開始招募“健兒”,也就是職業兵,實行了募兵制,招募的職業兵雖然戰力強,可是由於實行節度使的關係,這些職業兵逐漸變成了節度使的私兵,像唐朝名將王忠嗣甚至一人身兼三鎮節度使,手下有二十多萬兵力,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擁有兵力十八萬多。
兵力佈防外重內輕
唐朝的兵力從前期的內重外輕逐漸變成了外重內輕,天寶年間唐朝的國防兵力總數為49萬,而中央軍的兵力不過十二萬,邊防軍的數量和戰鬥力遠遠超過中央軍。
當安祿山反叛的時候,唐朝政府要面對的不僅是強悍的邊防軍,還有跟著安祿山的胡人部族,內地許久未經戰事,中央軍一觸即潰便是必然的了。
唐玄宗的個人問題
在安祿山起兵叛亂的時候,唐玄宗並不相信,直到叛軍已經逼近潼關,唐玄宗才覺不妙,於是他派出了名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平定叛亂,然而因為封,高二將堅守城池不去迎戰,引得唐玄宗大怒,再加上宦官的攛掇,怒斬二將而委派哥舒翰為將。
哥舒翰坐擁二十萬大軍,唐玄宗卻是個急性子,他連連催促哥舒翰出城迎戰,哥舒翰無奈率軍出城,結果在靈寶遭到伏擊,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哥舒翰本人也被俘,唐朝精銳的部隊損失大半,最後就只能調動西北邊防軍前來平叛了。
-
11 # 常棣tandy
一、均田制破壞引發府兵制的瓦解
開元、天寶時期,是唐王朝的鼎盛時期,但均田制破壞,府兵制崩潰的危機亦日益加深。均田制由於授予的土地不足,已無法進行還授,可是政府卻仍舊向授田不足的均田農民,徵收以足額均田畝數計算的租調,所以“府庫雖豐,閭閻困矣”(《通典·食貨典》,迫使均田農民不得不放棄均田土地,而踏上流亡的道路。
在均田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府兵制,比均田制還要敏感得多,均田既授田不足,府兵自然無法以優良的武裝和旺盛的士氣出現於疆場之上,他們授田既不足,又要繳足額的租調,還要服繁重的兵役。“由是應為府兵者皆逃匿”,至玄宗天寶八載(公元 749 年),折衝府“無兵可交”,政府正式停止折衝府上下魚書(指敕書、木契、銅魚,是徵發府兵的信物),就是說不再從折衝府調兵了,“是後府兵徒有官吏而已”(《資治通鑑》唐天寶八載)。
最後折衝府的官吏也不見於史書的記載了。府兵廢,募兵興,中央十六衛也跟著府兵制的破壞,形同虛設。猛將精兵皆聚於東北、西北兩邊,過去內重外輕的局面,一變而為內輕外重的局面了。
唐玄宗天寶年代,唐王朝不斷進行戰爭,邊鎮的士兵,損折相當嚴重。如天寶九載(公元 750 年),石堡城之役,唐兵敗於吐蕃,士卒死者數萬;天寶十載,天門嶺之役,唐兵敗於奚、契丹,六萬之眾盡沒;同年,唐軍敗於怛邏川,三萬人只剩幾千人;天寶十載、天寶十三載,唐軍再敗於南詔,士卒前後死者十餘萬人。
《通典·邊防典》謂“開元、天寶之際……邊將邀寵,競圖勳伐,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邏之戰,雲南渡瀘之役,沒於異域數十萬人。”因此,召募不足,必然不放棄過去府兵的揀點方法。即不僅彍騎、團結兵是差點的,就是徵人、防人也採取徵調的方法。如天寶十載,為了再次對南詔用兵,曾大規模地募集黃河南北和京畿(京兆地區)、都畿(洛陽地區)的丁壯應徵當兵。
“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資治通鑑》唐天寶十載),唐政府乃派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往邊地。依照舊制,凡有勳官品級者,可以免除徵役,但這次即使勳級很高,也在徵集之列,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別,哭聲震野。
六十多年以後,中唐詩人白居易在《新豐折臂翁》詩中追敘這次事件,“無何天寶大徵兵,戶有三丁點一丁”的詩句,就是反映了到召募不足時,唐政府也還是採用徵調的方法來補充,也就是說,天寶時代,府兵制雖然已經破壞,募兵制雖然代興,但還沒有排斥三丁點一丁的辦法;事實上,在當時兵源枯竭的情況下,集兵困難,只要有丁可點,政府決不肯輕易放棄揀點的辦法的。
當然,這種臨時捕送的丁,平日沒有受過像府兵那樣的長期軍事訓練,缺乏戰鬥經驗,戰鬥的意志也不可能很堅決,唐王朝用他們來四出征戰,自然要“棄之死地,只輪不還”(《舊唐書·楊國忠傳》了。
二、邊鎮軍費開支巨大導致內輕外重開元、天寶時期,“國用豐衍”“州縣殷富,倉庫積粟帛,動以萬計”(《資治通鑑》唐天寶八載)。開元初年的邊防支出,每年也沒有超過二百萬貫。
到了天寶時代,折衝兵已無兵可交,彍騎、健兒的軍備家糧,一切得由官給,就是團結的土鎮兵,也獲得身糧的津貼,加以唐玄宗晚年,窮兵黷武,其結果必然導致邊防軍事費用支出的大大增加。《通典·兵典》謂:“開元初,每歲邊費約用錢二百萬貫;開元末,已至一千萬貫;天寶末,更加四五百萬〔貫〕。”前後增加七倍之多。
總計天寶時代,遞送諸道節度的軍糧(包括貯備於當地州倉的存糧),達到一千萬石之多。河東、幽州、劍南三道的軍食,即達一百九十萬石。其外“西北邊數十州,多宿重兵,地租營田皆不能贍,始用和糴之法”(《資治通鑑》唐開元二十五年)。為了和糴粟米,唐政府以絹布折價支付,每年支出絹布即達三百六十餘萬匹段之多。
邊防軍士的衣著,每年又要撥給絹布五百三十萬匹段,又有所謂“別支計”二百一十萬匹段。總共每年邊防軍事費用的支出,僅絹布一項,已達一千一百萬匹段之巨。同時,天寶以後,邊鎮的將帥又往往以官位來籠絡健兒,於是“踐更之卒,俱授官名,郡縣之積,罄為祿秩”(《通典·兵典》。
時折衝府已無兵可交,但折衝府官吏的員額猶存,“易州遂城府、坊州安臺府別將果毅之類,每一制下〕則同拔千餘人,其餘可知。雖在行間,無白身者。關輔及朔方、河(西〕、隴〔右)四十餘郡,河北三十餘郡,每郡官倉粟,多者百萬石,少不減五十萬石,給充行官祿。暨天寶末,無不罄矣”(《通典·兵典》)。
三、政府開支龐大加重百姓負擔另外,唐政府的龐大官僚機構,又需要支出數目浩大的行政費用。由此觀之,唐王朝的財政,由於當時政治、經濟和軍事各方面的變革,而產生嚴重的經濟恐慌。這種數目巨大的軍費和政府機構開支,都是由農民來負擔的。
所以毋怪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 721年)在括民稅客的時候,陽翟尉皇甫憬在上疏中提出:“今之具寮,向逾萬數,蠶食府庫,侵害吏民,戶口逃亡,莫不由此!”若以此給,將何以堪。雖東海、南山盡為粟帛,亦恐不足! 豈括田稅客,能周給也。”(《唐會要》卷八十五)
以上種種都說明開元、天寶時期,唐王朝正經歷著巨大變革,封建社會內部,舊的正在破壞、新的尚在產生中。如果唐統治者,唐玄宗及執政的宰相們,能夠小心翼翼地注意基於這一變革而發生的事件,及時地加以防範,採取適當的措施,固然不能把唐王朝的整個頹勢完全挽回過來,但是至少不至於手足失措而使局勢急轉直下無法控制。
四、統治階層奢靡腐敗動搖統治根基唐玄宗即位前期,勵精圖治,處處以唐太宗為榜樣。唐玄宗最有典型意義的事是開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任韓休為宰相。
《資治通鑑》稱:
休為人峭直,不幹榮利,及為相……守正不阿……上或宮中宴樂及後苑遊獵,小有過差,輒謂左右日“韓休知否?”
言終,諫疏已至。上嘗臨鏡,默然不樂,左右日“韓休為相,陛下殊瘦於舊,何不逐之!”上嘆曰:“吾貌雖瘦,天下必肥。蕭嵩奏事常順指,既退,吾寢不安。韓休常力爭,既退,吾寢乃安。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
皇帝能夠虛心納諫到這種程度,即使由於均田、府兵制的破壞而帶來了危機,也是能夠加以克服的。可是唐玄宗做了三十年皇帝以後,“自恃承平,以為天下無復可憂,遂深居禁中,專以聲色自娛,悉委政事於李林甫”(《資治通鑑》唐天寶十一載),對國家大事,厭倦起來了。
唐政府財政開支,這樣浩大,統治者的對策卻是竭澤而漁。玄宗在宮中設立瓊林、大盈二庫,以貯州郡貢獻,政府理財的“錢穀之司,唯務剝削,回殘剩利,名目萬端”(《通典·食貨典》),拼命向人民進行蒐括。而唐玄宗也認為國家富裕了,可以大肆揮霍了,“視金帛如糞壤,賞賜貴寵之家,無有限極”(《資治通鑑》唐天寶八載)。
唐玄宗在開元年間寵愛武惠妃,武惠妃生壽王瑁,瑁亦寵冠諸子。朝臣李林甫柔佞狡獪,通過宦官向武惠妃表示,“願盡力保護壽王”。惠妃遂引為外助,使林甫得以入相。開元二十四年(公元 736 年),玄宗欲廢太子瑛,立壽王瑁為太子。宰相張九齡直言進諫,認為“太子,天下本,不可動搖”。武惠妃密遣官奴牛貴兒對九齡說:“有廢必有興,公為之援,宰相可長處。”(《資治通鑑》唐開元二十四年)九齡堅決拒絕,不久張九齡罷相。
開元二十五年夏五月,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以“潛構異謀”罪,同日廢為庶人,“尋賜死城東驛”。“瑤、琚皆好學有材識,死不以罪,人皆惜之。”(《資治通鑑》唐開元二十五年)同年十二月,武惠妃病死,壽王瑁亦不得立為太子,玄宗別立第三子璵為太子,後改名亨,即是肅宗。
李林甫長期把持朝政,打擊政敵,自然要削弱唐統治階級的力量,同時也使得官吏大都因循苟且,遇事唯唯諾諾,不敢諫爭。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談不到集中注意力來解決由於均田制、府兵制的破壞而帶來的經濟上、軍事上的危機了。
唐玄宗天寶四載(公元 745 年),楊太真立為貴妃。妃有三姊,適崔氏者封南韓夫人,適裴氏者封虢國夫人,適柳氏者封秦國夫人,從兄楊銛為殿中少監,楊錡為駙馬都尉,尚太華公主。
楊氏五家,並賜第京師,“勢傾天下”“四方賂遺,輻湊其門”(《資治通鑑》唐天寶七載)。
楊貴妃的另一從兄楊國忠,不數年自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驟遷御史中丞,到了天寶十一載(公元 752 年),竟代李林甫為宰相。楊國忠當了宰相不到兩年,“中外餉遺輻湊,積縑至三千萬匹”(《資治通鑑》唐天寶十二載)。
楊氏五家嫌賜第不夠精緻,都大規模地“建築新第舍,極其壯麗,一堂之貴,動逾千萬”(《資治通鑑》唐天寶七載)。他們每次隨唐玄宗、楊貴妃去驪山華清宮避寒,“車馬僕從,充溢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他們五家,“隊各為一色衣以相別,五家合隊,粲若雲錦”(《資治通鑑》唐天寶十二載)。
他們還“競以進食相尚”,在進食之際,往往“水陸珍羞數千盤,一盤費中人十家之產”(《資治通鑑》唐天寶九載)。可是當時關中地區連年水旱失時,米價騰貴,長安街頭也有餓殍出現。詩人杜甫有詩句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咫尺之間,貧富竟那樣懸殊,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了。
五、邊鎮節度使權力的逐漸加重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 710 年) ,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景雲二年,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之名至此正式確立。到了唐玄宗開元以後,東北、西北兩邊的“緣邊御戎之地”(《舊唐書·職官志》,幾乎都設定了節度使。節度使還往往兼任其所管轄域內的經略、支度、營田、轉運、鹽牧諸使,以一事權;開元二十年(公元 732 年),幽州節度使又開始兼領河北採訪處置使。
這樣,節度使權任日重,管轄區內的民政、財賦、司法、監察等事務,也逐漸歸節度使掌管了。安史之亂以後,中央權力不如前此之強大,中州奧區,藩鎮棋佈,節度使已經臨制於州郡之上,以前的地方州縣或郡縣兩級制度,變為節鎮、州、縣三級制度了。
唐開元初年,邊帥功高名顯的,往往入為宰相,開元二十四年(公元 736 年)之後,李林甫為相,他為了“專寵固位”,想杜絕邊帥入相的途徑,以為蕃將不通漢文,不致入相,於是向唐玄宗建議,任用蕃將做節度使。
到了天寶六載(公元 747 年)前後,除了劍南節度使以外,如以安祿山(康中國人)任范陽、平盧節度使,安思順(安中國人)任河西節度使,哥舒翰(突騎施部落)任隴右節度使,高仙芝(高句麗人)任安西四鎮節度使,唐王朝東北、西北兩邊的節度使,大部分都由蕃將來充任。由於邊帥久任方面,戍卒成為長征健兒之後,又完全歸邊帥節制,邊帥的權力,自然日益膨脹起來了。邊帥在開始時,也只是“專膺一面之寄”沒有兼統數道的。
到了開元二十九年(公元 741 年),蓋嘉運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兩鎮合起來,有兵十四萬八千人;牛仙客為朔方、河東節度使,兩鎮合起來有兵十一萬九千七百人,節度使從此開始兼統諸道。
天寶五載(公元 746 年),王忠嗣以河西、隴右節度使,兼知朔方、河東節度使,四鎮之兵,合起來有二十六萬七千七百人之多,史稱忠嗣“仗四節,控制萬里,天下勁兵重鎮,皆在握”(《資治通鑑》唐天寶五載)。
不過這局面沒有延續多久,忠嗣在天寶六載的四月中,就堅決請求辭去河東、朔方節度。可是到了天寶十載,唐政府又以范陽、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兼河東節度使,兼統三道,三鎮的兵合起來,總數為十八萬三千九百人,佔唐鎮兵總數四十九萬人中的五分之二左右,加上安祿山久任節度使,自然要“乘外重之資”,而“一舉滔天”(陸贄《論關中事宜狀》),起兵倒唐了。
(正文完)
回覆列表
唐玄宗坑死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自毀長城
755年11月,河東、范陽、盧龍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打著“清君測”打起,在范陽舉兵15萬造反,攻入中原腹地。內地承平日久,民不知兵,且此時府兵制已經崩潰,叛軍得以長驅直入,攻破洛陽,縱橫中原各地,兵強馬壯,士氣如虹。
安祿山長驅直入,卻也遭遇極大麻煩,就是遠離後方基地,糧道有被截斷之危險。此外,中原人民怨恨叛軍,紛紛起兵與之戰鬥,拖住了叛軍主力。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則攻擊叛軍運輸線,將安祿山與范陽大本營隔開,準備將其團滅。
此時,高仙芝、封常清等超級名將鎮守潼關要塞,叛軍無法前進一步。如此,安祿山內外交困,糧道不通,準備返回范陽,重新商議對策。可惜,唐玄宗昏招百出,居然下令處死高仙芝、封常清,自毀長城。
接著,讓哥舒翰駐守潼關,其策略與高仙芝、封常清一樣,就是據守要塞,不輕易與叛軍主力決戰。唐玄宗,又出昏招,強迫哥舒翰出兵,結果在靈寶戰敗,20萬大軍沒了。
唐肅宗拒絕李泌建議,沒能直搗范陽
唐玄宗出昏招,坑死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被安慶緒殺),自毀長城,結果是災難性的。潼關控制在手,中原郭子儀、李光弼攻擊叛軍糧道,安祿山孤軍深入,隨時有覆沒之危險。如此良好局勢,硬是讓唐玄宗給破壞了,昔日英明形象蕩然無存。
哥舒翰戰敗,麾下河西、隴右軍團覆沒,潼關淪陷。沒了潼關,長安自然守不住,安祿山不費吹灰之力,就直接破城而入。唐玄宗呢?早已逃之夭夭,跑去成都避難,途中還下令將自己心愛的妃子楊玉環處死。
處死楊玉環後,太子李亨北上靈武繼位,是為唐肅宗。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李嗣業、王思禮、魯炅等紛紛前來效忠,發誓要討平叛軍。不久,安祿山被安慶緒處死,史思明則陽奉陰違,準備向唐朝投降,局勢很不錯。
此時,謀士李泌提出建議,不要直接收復長安,而是直搗范陽。原因很簡單,叛軍在中原殺戮太多,不得人心;范陽是叛軍老巢,一旦有失,軍心潰散,必敗無疑。可惜,唐肅宗不同意,非要打長安,再次錯過機會。
廣平王不採納僕固懷恩建議,沒追殲叛軍殘餘
757年,唐肅宗讓廣平王李豫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為副帥,聚集15萬兵馬直接殺向長安,與叛軍最精銳的10萬幽州軍團廝殺。從戰鬥力上看,15萬唐軍中可以和叛軍一爭長短的,只有郭子儀的朔方軍、僕固懷恩從回紇帶來的4000精銳騎兵。所以,正面攻打長安,實在是一招臭棋,直搗范陽才是上策。
唐軍整體戰鬥力不行,交戰中頹勢明顯。起初,唐軍出動弓弩手射殺叛軍騎兵,而後直接殺到陣前,聲勢浩大。此時,叛軍發動反擊,讓最精銳的曳落河軍衝殺,唐軍招架不住,紛紛潰逃,朝著中軍大營跑來,局勢萬分危險。
此時,前鋒主將李嗣業脫下衣服,手持陌刀,衝入敵陣,部下也跟著衝鋒,“如牆推進,人馬俱碎”,穩住了陣腳。僕固懷恩率4000精銳回紇騎兵,乘此機會繞道側後,向叛軍發起進攻,唐軍才得以轉敗為勝。
此戰,叛軍被俘虜5萬,死傷3萬餘,基本全軍覆沒。此時,僕固懷恩向廣平王李豫提出建議:直接攻打長安,全部消滅叛軍。其理由是:安守忠、李歸仁是天下聞名的悍將,叛軍精銳軍團幾乎都參與此次戰鬥。如今,叛軍慘敗,驚魂未定,官軍若能全力追殺,必然可以將其全殲。
沒能追殲叛軍,安守忠、李歸仁等安全撤離長安。次日,唐軍準備攻打城池,但裡面空無一人,叛軍早已離開,不損一兵一卒。次年,叛軍聲勢復振,在相州擊敗60萬唐軍,前鋒直逼潼關,平叛第一階段成果,幾乎化為烏有。
綜上所述,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廣平王)祖孫三人,沒一人能抓住徹底平定安史之亂之機會,讓2年就應該結束的戰爭持續了8年。唐玄宗年老昏聵,沒能抓住機會,也怨不得人。廣平王呢?作為中興大唐之後備君主,戰略眼光也是不給力,這在其後來擔任皇帝時表現得更加明顯。
香積寺一戰,若是追殲團滅,安慶緒豈能再折騰,史思明豈能再有異心。可惜,李豫還是錯過了機會。後來,李豫為了早日結束戰爭,居然向藩鎮妥協,割地招降叛軍,結果河朔三鎮強勢崛起,拉開了藩鎮割據混戰之序幕,直到唐朝滅亡都沒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