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柳橙媽媽育兒百科
-
2 # 我是細溜兒
這其實很正常的,想想兩個獨立的人對待同一問題不可能永遠觀點一致的。
涉及孩子所有問題都會變的敏感而重要。其實雙方都是愛孩子,為了孩子好.,但是有時候出發點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就不一樣了。
多聽聽彼此的理由,有時可以得出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這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
3 # 邦邦媽教子筆記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問大家對家庭中各種關係的排序。
你把哪種關係放在最重要、最優先的位置上?是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呢?
據我瞭解,我們國家的大多數家庭把親子關係放在了首位,有的夫妻生孩子前彼此相愛,關係很好,但孩子出生後情況改變了,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有的家庭是夫妻雙方都以孩子為中心,彼此眼裡都只有孩子;有的家庭是妻子以孩子為中心,丈夫變得不那麼重要。
次序錯了,問題就來了。其實在家庭中,婚姻是最重要的關係,夫妻應該彼此看重對方,把夫妻關係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夫妻關係是其他一切關係的開始,有了夫妻關係才有父子母女及弟兄姐妹等關係,其他關係是在夫妻關係的基礎上建立的。
沒有夫妻關係,哪裡會有親子關係?親子關係的好壞,建立在夫妻關係的好壞之上。教養好孩子的前提是有一個和睦穩定的婚姻,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彼此相愛、彼此尊重,他的心就安定,這超過你能為他做的一切事以及為他買的一切東西,也遠遠超過你用哪種理念教養他。
有時我們的分歧難以溝通實在是因為我們把用哪種方式教養孩子看得過於重要,但現在你瞭解到和睦的夫妻關係比用什麼方法養育孩子更重要,當你們的婚姻關係足夠好,你又把婚姻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教養孩子的分歧就是小問題了。
如果你認可這一點,你是否還會為了教養方式的分歧而和配偶爭吵呢?你是否還要做這種捨本求末的事呢?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與配偶就育兒分歧而溝通,因為養育孩子時,夫妻應該是一個共同體,彼此配合一致非常重要。我只是想讓大家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你最需要把握和抓住的,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溝通。
有了良好的心態後,我們還更需要注意溝通的智慧。首先溝通一定要在私底下進行,不要當著孩子面顯示你們的分歧。即使對方是錯的,也不要當著孩子面指出他的錯誤。事前或事後溝通。
因為你在孩子面前指出對方的錯誤或是顯出你們的分歧,會損害對方在孩子面前的權威,讓孩子覺得他有空子可鑽。前面說到家裡人應該是共同體,在孩子面前應該顯示出一致,這樣才能建立你們的權威,你們才能管住孩子。
同樣,如果家人在孩子面前否定你,你也不要當著孩子面與家人發生爭執,必要時可以離場,待雙方平靜後再坐下來溝通,不要意氣用事。
溝通時不要存著一定要說服對方的心,接納對方的不同意見是有效溝通的開始。失敗的溝通往往是你認為自己有理,一心想說服對方,結果卻是你說服不了他。如果你非要說服他,他會感到壓力,本能地產生牴觸心理。
你可以嘗試下,聽聽他是怎麼想的,或許他有他的道理。
如果你願意傾聽他的意見,會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進而願意進一步與你溝通。
所以,分歧不是關鍵,關係才是關鍵。
我是周令瑜
父母城邦簽約家庭導師
國內頂尖家庭教育暢銷書《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作者
7年家庭教育諮詢經驗,兩個孩子的媽媽
-
4 # 小香兒
真是共同的心聲啊。我和老公在教育孩子的觀點上有分歧,儘管他聽不進去,我還是會解釋,我們分歧最大的一點就是老大吃飯的事情。我主張讓孩子自己吃,不吃也不強求,因為我覺得吃飯是一個人的本能,可是,我老公就是覺得孩子小,不知道飢飽,多吃飯,不吃那麼多飯量孩子會不長身體。。。。
兩年多了,因為這個問題我們不知道吵了多少架,直到前些時候,他終於妥協了,不再管孩子吃飯的事情了,因為他知道自己錯了!累。。。。。。
-
5 # 希凝
我的處理方式就是,耐住性子,證明給他看。
在教育方面,孩子的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據。
比如,老公一直覺得孩子不聽話時就要打或者罵,並認為沒有不打小孩的父母。我堅持自己的做法,每次孩子犯錯我都態度友好地解決,決不打罵。所以孩子特別聽我的話,很黏我,也越來越乖巧懂事。
平時在外面也會無意識地引導老公,和我一起觀察別的父母帶孩子,當父母們責罵孩子時,要讓他特別去注意孩子的感受。他會明顯感到不忍,而這時就要分析給他聽,孩子多麼天真無邪,其實孩子的大部分問題都是父母們自身原因造成的。
這個過程挺漫長的,一到兩年吧,也很煎熬,中間有時沒耐心了,也會直接跟他吵。但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提醒自己,他已經在改了,只是需要時間。
現在,在教育孩子方面,他已跟我站在了同一立場。當看到他的朋友或親戚對孩子粗魯時,他還會給出一些建議,說孩子需要溫和對待,並舉自己的例子來補充說明。
已然被帶“正”。
在自我成長方面,我自己的變化已讓他心悅誠服。
以前,我想多看書,多學習,他總是拿出一套讀書無用論來阻止我。
最開始,我被他成功地阻止了。
但後面自己也慢慢地成熟了起來,因為帶孩子力不從心,就在網上買了書看。然後就看得一發不可收拾,雖然閱讀的速度很慢,不過後面我把閱讀對帶孩子有用這個方法過度到了對自我成長也有用上面去。漸漸地,他開始認同我了,同時受我影響,他自己也成長了很多。
我們的關係也由以前的話不投機半句多,到現在他經常主動擠出時間來與我聊天。他的工作壓力大,聊完之後,他會覺得輕鬆很多。
這是我目前的見解,它肯定存在著侷限性,我一直也還在摸索中前進,所以僅供參考。
還有一點要提醒,倆個人有分歧時,一定要抽身出來,客觀看待。如果他是對的,那麼你要有意識地去改善自己;如果你是對的,以上就是我的建議。
回覆列表
我和寶爸也會在孩子的扶養教育有不同意見,但是並不影響我們的感情,反而會增加我們的感情。
因為我們都不會對對付的不同意見,就一味的指責埋怨,反而是二個人去溝通交流的過程。 比如最近我們就寶寶該不該送回鄉下給老人帶的問題意見不同,寶爸覺得無所謂,放到鄉下也可以。
我持反對意見,我覺得孩子童年是需要父母的陪伴,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但是在和寶爸溝通的過程中,不僅我們達成一致意見,而且也讓我們更瞭解彼此對家庭的態度。
其實不管是什麼問題,只要建立在尊重解決問題的溝通都是不會傷害感情的。
建議多多溝通一下,相信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