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成說娛

    朱元璋一輩子沒見到,但他的兒子卻見到了,因為什麼,因為他的兒子朱棣心狠手辣,歹毒之人,修建寺廟,是使用的破風水建造的,偷工減料做的寺廟經不住風雨,張三丰迫於朱棣的淫威,更為了救那些無辜的人。這才見了朱棣。

  • 2 # 理工男讀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很蹊蹺,根據正史記錄,張三丰確有其人。朱元璋曾經尋訪他,沒有見到;朱棣據說在沒當皇帝時見過張三丰,等當上皇帝后多次派人請張三丰出山都沒有見到。

    張三丰其人

    根據正史記錄,張三丰名猷,本名張全一、張君寶,字玄玄,號三豐,世稱“邋遢張”,有說是遼東懿州人,也有說陝西寶雞人。有人說張三丰是漢朝張良的後人,金時人,曾學道於鹿邑之太清宮,但無從考證。

    “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盡經目不忘,遊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里。善嬉諧,旁若無人。《明史》”

    張三丰最早在福建當獄卒,朱元璋時期因罪流放到四川平越衛,路上洗澡假裝落水身亡,押解的人以此為由銷案;

    在四川平越,張三丰的頂頭上司叫張信,是個千戶,對張三丰很好。張三丰一日對張信說“你對我這麼好,為了報答你,我給你父親找到一個埋葬的地方。你揹著父親的屍骨到這個洞穴裡,進去之後看到東西就放到嘴裡,以後你貴不可言。”張信如言進入洞穴,裡面有一頭石牛,像是要吃人的樣子。張信很害怕,沒做什麼就出去了。張三丰嘆息說“你就是個侯爵的命了。”

    之後張三丰讓張信用錘子擊斷洞口的石頭,而且說最多二三下。而張信擊了七下才斷,見到一條金魚凌空而去。張三丰又嘆息說“可惜了,你現在的八位家人都會死掉,只有你一人富貴。”果然,十年之內張信家人都去世,而張信孤身一人跟隨朱棣靖難,獲封隆平候世爵;

    後來永樂十二年,張信奉命到武當山祭拜,又見到了張三丰,二人一起喝茶,張三丰給了張信一個棗子。張信當時沒吃,放在袖中,出山後看棗子已經一尺多長了;

    有人得到過張三丰蓑衣上的一根蓑草,煮了吃後疾病全消並長壽,不知道是什麼靈丹妙藥;甘肅有個總兵得了中滿症,因飲食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醫生治不了,把張三丰留下的一件衣服燒了服下後病癒;

    曾經有一個服侍張三丰的小童子,以前張三丰出遊都要帶著他,囑咐他不要睜開眼睛。一次這個小童偷偷睜眼看了一下,發現自己在空中。張三丰發現了小童的行為很是生氣,打發小童離開了;

    附近的父老曾經登山拜訪張三丰,張三丰下山買豆腐招待,很快就回來。回來後說裝豆腐的傢什是唐邑西關老王家的東西,這些父老下山去老王家詢問果然當天張三丰去買過豆腐。一去一回二百八十里,張三丰“頃刻至”。

    張三丰與明朝帝王的關係

    朱元璋曾經聽說過張三丰,說“有張玄玄者可請來”,於洪武二十四年派人尋訪他,沒有找到;

    朱棣繼位後派遣給事中胡濙尋訪張三丰,《明史》中說“積數年不遇”,於是派張信等人率領官軍民夫工匠三十萬人在武當山營造道觀,賜名太和太嶽山。

    《國朝獻徵錄》中記載了兩次朱棣寫給張三丰的制書,第一次稱呼為“仙張三丰先生足下”,第二次稱呼為“仙張三丰老師”。

    而《國雅品》當中有一句記錄說朱棣以前曾經見過張三丰,“邸嘗遇三豐,所與言多奇驗”,後來朱棣當上了皇帝“及即位,遣胡忠安公訪之,且追及,見張大雪中戴笠披蓑,尋復無蹤。”

    《萬曆野獲編》當中對朱棣尋訪張三丰的行為定性為是在追查建文帝,以尋訪張三丰為託詞,甚至讓鄭和出海都是同一個目的;

    後來明英宗給張三丰命名為通微顯化真人,但此人已經蹤跡全無。

    參考資料《明史》、《萬曆野獲編》、《夜航船》、《國朝獻徵錄》、《國雅品》等。

  • 3 # 按史索驥

    據《明史》記載,張三丰是元末明初的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一說為君寶),號玄玄子。

    據民間傳說,張三丰不修邊幅,舉止怪異。他的行蹤不定,時而處於窮鄉僻壤,時而遊歷街區鬧市,常常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正因他的生活方式不循常規、隨遇而安,人們都稱他為“邋遢張仙人”。

    張三丰擅長鑽研長生不老之術。道教認為“煉氣為丹”,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張三丰寫了一首《大道歌》,對煉丹的戒欲、採藥、煉藥等各個環節都有闡述。他還寫了不少關於金丹的著作,講述長生不老的方法,因此受到帝王的重視。

    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派遣使者去四海之內尋訪張三丰,並特意叮囑說:“張三丰聲名遠播,定要請來。”然而,使者最終未能找到張三丰。

    明成祖朱棣繼承皇位後,多次派人遍訪張三丰的去向,還再三召集張三丰的弟子四處打探資訊,希望將這位民間高人請到朝中(一說是朱棣掩人耳目,實則為尋找流亡的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還專門寫了一封致張三丰的《御製書》。寫到盼望張三丰來朝相見時,朱棣用了“久仰真仙,渴思親承儀範”表現出非常謙卑的姿態。一位帝王能夠給一名道士寫這樣懇切的信,也是很少見的。

    在數次尋訪不得其蹤之後,朱棣懷著遺憾的心情,下旨在武當山為張三丰修建“遇真宮”,同時還徵勞力三十多萬,在武當山修建了龐大的道教建築群。帝王為一名道士專門建廟禮奉、大興土木、修造宮觀,這在道教歷史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至此,明朝兩代皇帝千方百計尋找張三丰都不得其蹤。然而,對張三丰的探尋後世都沒有停止過。

  • 4 # 未濟

    朱元璋曾經多次遣使降詔邀請張三丰赴京, 但張三丰卻“託仙遠遁, 以全事元之節”。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間,朱元璋兩度詔請三豐入京,皆避而不見。洪武二十三年,張三丰離開武當復作雲遊。

    永樂初,朱棣又命侍讀學士胡廣詔訪三豐,豈料胡廣在武當與三豐遇而不識。永樂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廣尋三豐不力,要是再找不到,就會處死他,胡廣再訪武當,於武當祈禱,望三豐先生能念其誠苦應詔回京,終見三豐。張三丰對其言:“你且回京見駕,言我即去便是,不必多慮。”胡廣便策馬回京。跨年還得京師,乃知三豐先生早於前在金殿與永樂會得一面。此即為“金殿飛昇”之說。更為可信的是張三丰曾書字一函,令弟子孫碧雲向永樂帝稟告,告之以具體的長生之道。

    還有一種說法:姚廣孝出了一個主意,以修道觀為名,破壞其風水,但張三丰並不在意這個。後來又出了一個損招,材料都用最差的,這就有倒塌的可能。張三丰不想害了人性命,於是見了朱棣一面。

    不管是用劣質材料修道觀,還是以胡廣的姓名為要挾,能讓張三丰來的只有他人的姓名,張三丰早就把自己的得失看透了,不會在乎名利。但是不能害了他人姓名。朱元璋沒請來張三丰,也沒遷怒於他人,所以他最終沒能見到。而朱棣就比他爹更陰狠了。

    朱棣見張三丰一來是為了求長生之道,這是歷代帝王都想要的。二來是為了藉助張三丰的地位來神話他的君權。張三丰當時的地位已經被神話了,或者說他就代表了道權,神權。而朱棣的皇位大家也知道,不是正常得來的,只要張三丰能見他一面,就說明道權,神權認可了朱棣,那麼朱棣的皇位就不可動搖,百姓就會覺得朱棣是真龍天子,就該得皇位,就不會再說他得位不正了。

    朱元璋是很尊重張三丰的,請不來就罷了。而朱棣手段雖然陰狠,但是他見到了,目的就達成了。只是朱棣活了64歲,他爹朱元璋沒見過張三丰都活了69歲,看來長生之道也是因人而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長會時,老師感慨學生的消費水準比她高,這是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