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昨日種種皆成今我

    中國即使在近現代都是貧油國,古代因為無法生產大量油品,更不要說易燃油品了,其他易燃品比如硫磺等也產出很低。所以根本不可能有可以用來燒雲梯的物質。

  • 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在古代戰爭中,守城的一方為了守住城池而無所不用其極:滾木擂石,灰瓶金汁,弓弩長矛,火箭熱油,投石機…幾乎一切招術都用上了,又哪裡不會使用熱油引燃的方式去焚燒雲梯呢?

    而攻城的一方為了儘快攻下城池,也是能用的招術全用上了:用撞車攻擊城門,立雲梯爬城,挖地道潛行攻擊,甚至是引水灌城!

    要阻止敵軍攻城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非要使用不易引燃的“菜油”——古代還沒有汽油、柴油這類可以迅速燃燒的物質——與其使用倒油焚燒雲梯的冒險方式,還不如釆用:以鐵鏈吊掛浸油後的柴捆,點燃後去以火焰及濃煙去燒殺或嗆殺敵兵的方式來得痛快!這樣更可能引燃敵人的雲梯!

    簡言之:在古代戰爭中,任何的攻擊與防禦手段都會被使用——沒有什麼是不可以使用的!

  • 3 # 沉140769451

    你是看電視劇認為的吧?!不過古人著史從不記具體的作戰情況,火油是肯定有使用的,當主要運用於城門,因為火油為易燃物,大量暴露在城牆之上,易引火燒身,城門上有樓,才便於存放、使用。

  • 4 # 東方評史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大部分是發生在野戰戰場,攻城戰也有、但要遠遠的少於野戰。

    攻城戰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圍而不打!

    這種情況一般是作為主攻的一方有充裕的糧草和充裕的時間,但在兵力規模上優勢卻並不明顯。

    這種情況叫做糧多兵少、不宜急攻。

    最典型的戰例是在公元238年司馬懿率軍討伐遼東的公孫淵,司馬懿當時採取的策略就是圍而不攻待其自潰。

    第二種情況是急攻、強攻、快攻。

    作為進攻的一方,一是具有兵力上的明顯優勢,二是戰況緊急時不待我。

    作為攻城的一方,大多情況之下都不可能一戰成功,並且還要為此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而防守的一方也不輕鬆,這是因為守城用的石塊、滾木是一種消耗品,畢竟儲備有限。

    一旦用完又不能出城進行回收,如果外來援軍不及時趕來的話,一旦用完就意味著城池失守。

    在城池攻防戰中,攻守雙方有時也輔以火攻,但一般不存在向攻城的雲梯上面澆油點火燒燬雲梯的事情。

    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代的冷兵器時期,雖說在世界上很早就有把火攻用於戰爭的例子,但一般說來都是那種準備時間長,目標大而且密集。

    相對於攻城雲梯這種簡易的、由進攻士兵把守的攻城武器,根本就沒有從容點火的時間。

    並且就算是用點燃了焰火的弓箭射向對方的雲梯,也是無濟於事。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古代的油料很難點燃,不似現在有工業加工生產的汽油、柴油和酒精那樣的易燃物。

    雖然說中國在東漢年間就已經發現了石油,儘管它比植物油更容易燃燒,但在交戰中仍然做不到燒燬敵人云梯的能力。

    不管是在赤壁一戰中火燒戰船的黃蓋,還是在公元七世紀拜占庭人用石油燒燬敵人的戰艦。它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點火時間過程,如果用於攻擊敵人,除非此時此刻古人們已經從石油中提煉出了見火就著的石油化工產品。

    因此,當敵人攻城的梯隊開始進攻後,守城計程車兵仍然是使用最直接最簡單和最順手的滾木和礌石,而一般不用不太容易燃燒且使用效果差的澆油放火手段。

  • 5 # 火器工坊

    這其實是影視劇給人帶來的誤區,畢竟拍電視劇時幾塊可以迴圈利用的“滾石”和“檑木”要比一把火把搭制的雲梯燒了要省錢的多。但是在真實的古代戰爭中,用熱油燒燬雲梯、攀城梯和攻城塔其實是非常常見而且有效的手段。

    舉個例子,1126年宋金東京保衛戰時,宋軍指揮李綱積極組織軍民備戰,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準備了足夠的防守器械。其中的火油就是火藥和油的混合武器,用途就是燒燬雲梯、攀城梯和攻城塔的。在戰鬥中,金人以雲梯和鵝車洞子等攻城器具進攻汴梁咸豐門,宋軍則以猛火油、火蒺藜、鐵火炮和火油罐反擊,燒燬了大量的攻城器物,除此之外,還有燃燒後產生毒煙的火器,一併投入金軍陣營,終於是擊退了金兵。

    無獨有偶,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老牌帝國拜占庭帝國在抵禦阿拉伯人入侵時也是使用了火油來燒燬穆斯林的攻城武器,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希臘火”,雖然現在配方已經失傳,但是據推測就是石油配上火。

    同樣的,在維京人包圍巴黎的時候,法蘭克人也曾用火油燒燬維京人簡單的雲梯。

    所以說用火油燒雲梯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操作,在火油的使用上,古人也是玩出了花。有類似希臘火和猛火油這樣的噴射型,將燃燒的火油透過氣壓裝置噴射到敵人的器具上,從而達到毀滅效果,不過這一類對於技術的要求要很高。

    再就是投擲型,這很常見,有的是用陶罐裝油,然後投擲到雲梯上摔碎,罐中的油四濺開來,然後用火箭或者火把點燃。再或者用皮囊裝油,投擲到高空,然後幾支火箭齊射射爆油帶,讓燃油從天而落。

    不過燃油雖好,卻也不是一點問題沒有,有時守城方在城頭準備了大量的油罐,碰巧被敵人的火石打中,那就有可能引發爆炸或者城內失火,最後受損較大的還是守方。再或者是風向突變,將燃油燃燒後的濃煙吹入城中,也會對守方造成不好的影響。

  • 6 # 1腳踏車第一

    如果不考慮後勤成本時間等等問題,滾油比金汁和箭矢更有威力,可是就是因為這些後勤成本時間等等原因,弄不了大規模的

  • 7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大家先看這張圖哈,凡事都要講究個實證。這個就是中國五代時期的防禦一方作戰利器,全名叫做猛火油櫃。

    那麼猛火油是啥呢,據說來自東南亞古國占城(後來被越南人給滅了)的朝貢。在此之前,華人放火,還都是用柴火,很是初級,只要拿水就給澆滅了,而這個,據說水澆火愈熾,所以特別牛。

    所以,打五代開始,中原王朝,就開始在戰爭中使用這種叫做猛火油的戰略物資(當然占城貢獻的只是一部分,或者說是一種技術,掌握這種技術之後,當時的各個武裝割據勢力,便紛紛使用)。

    當然上面那種用法,是比較複雜的,更適合用來噴登上城頭計程車兵,效果極好。來!大家看下面這張圖,效果很明顯。圖中守城士兵使用的,正是猛火油噴射筒。

    當然,使用猛火油作武器的,不只守禦一方,攻擊者也可以哈,大家再看這張圖:

    當然,大夥看到的畫面,基本上以對準敵方有生力量為主,所以很容易產生誤解,以為猛火油只燒人不燒梯,但事實上,猛火油的主要用途,就是燒對手的木製攻城器械,譬如雲梯、塔樓等等。《資治通鑑》上說,當時吳國派人送給契丹人猛火油,說:”攻城,以此油然火焚樓櫓,敵以水沃之,火愈熾。”

    下面這張圖,描述的就是攻城一方將器械推近城樓之際,守禦者利用猛火油反擊的場景。

    看這張圖,你們就能體會攻城一方面對守禦者火器的絕望了。

    當然,也確實要說,用火器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確實比燒掉對方的雲梯更有戰場價值。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攻城士兵,眼瞅著衝在前頭,馬上要登上城頭的弟兄們一身是火,慘叫著從你身邊墜落,你會是何等心情?

    那麼,如果是水戰又如何呢?也有一個案例,發生在五代梁、晉(後唐,初稱晉王)之戰,當時後梁用戰船封鎖水路,晉軍怎麼辦呢?就是把火油裝在甕中,然後"令上流具甕,積薪其上,順流縱火,以攻其艦。須臾,煙焰騰熾,梁軍斷纜而遁,建及乃入南城,賀瓌解圍而去。"

    所以,澆油放火這檔事,中國古人幹得可溜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小說和劇本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