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森系映畫
-
2 # 石油熊貓
根本就沒有烽火戲諸侯這事,那時候烽火臺都沒發明。西周亡於遊牧民族入侵,作為國君肯定是要負責任的。當時戎狄不強但周幽王怕死逃跑了。但各國見死不救實際上絕對不是褒姒的錯。中國歷史書最不嚴謹的地方就是碰到不合理沒法解釋的東西就找個女人來背鍋。
經過從炎黃到西周的代代征戰,以前黃河淮河下游東夷地盤已被華夏族征服,這些地方比關中平原更適合農耕,諸多東方大國經過多年發展兼併,經濟人口軍力都凌駕於周天子,周天子在他們眼裡就是讓他們供養且幫忙打仗的累贅。這些有實力的國家坐視首都被野蠻人攻破而始終按兵不動,周幽王只能把趕走遊牧民族光復國都的任務交給養馬駕車的秦人。
從這點意義上,周幽王是輸給了歷史車輪,或者說中國分封制的路到頭了。
-
3 # 歷史寶藏
中國歷史上,王朝興亡是週期性發生的事情。
總有倒黴的皇帝,讓國家亡在自己手上。
而國家滅國的原因更是複雜多樣。
氣候變化,水旱災害,君王暴虐,人民揭竿而起等等,都是常見的原因。
而單純的因為皇帝昏庸瞎折騰而把國家搞亡了的,我最服王莽一個。因為王莽時候有充分的歷史材料可以挖掘,可以分析。
而上至西周末年,史料很少,想要分析周幽王為什麼亡了國的問題,其實是不太容易的。
比較同行的觀點是——周幽王荒淫無道,寵愛褒姒,烽火戲諸侯,最終把西周玩完兒了。
然而這個觀點也是有問題的。先看這個觀點的出處,司馬遷在《史記》中如何記載這件事。
話說周幽王這個愛妃名叫褒姒,哪裡都好,就是不愛笑,幽王為了逗她,生盡了千方百計,都沒什麼卵用,褒姒還是整天待著一張臉。幽王忽發奇想:
“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史記 周本紀》)這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出處,司馬遷可能也是道聽途說,記載此事。
首先,從舉烽火,到諸侯至,這不是一個說到就到的事情,諸侯看到烽火起,然後集結軍士,準備武器、發放,集結糧草,行軍至京畿,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少說要幾天,多則十天半月均有可能。一個逗愛妃的遊戲,玩這麼多天,可能嗎,有意思嗎?
並且“諸侯悉至”是不太可能的,沒有那麼整齊的步調,一二一,全都到了。就算是到,也是分批到,離得近的先到,離得遠的後到。
最後,如果犬戎來犯,鎬京最有可能的防備是關上城門據守。因此,來救援的諸侯軍隊,是不可能輕易就開進都城的,就算是來救援,也只可能是圍著鎬京佈陣。大軍開進都城,萬一起什麼亂子,這不玩大了嗎?既然軍隊進不了都城,更無法接近皇城和宮城,褒姒難道要出城去觀看“諸侯悉至,至而無寇”,然後以此為樂嗎?如果諸侯真的看到烽火來了,難道一直要到大軍開到都城裡面,再到宮城裡面,才知道被騙了嗎?
顯然這些是不太可能發生的。只有一個可能,有人把亡國的黑鍋甩給了幽王和褒姒。那會是誰呢?
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幽王亡國之後的最大得益者——遷都洛邑的周平王。早在周穆王之時,就曾“徵犬戎”,並且還是御駕親征,最終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說明犬戎和西周的矛盾不是一兩天,在西周時,犬戎在周的京畿之地——關中平原之北,發展成一個對周有威脅的遊牧勢力。
到了周幽王時候,犬戎依然是西北的一個威脅。
幽王嬖愛襃姒。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後。後幽王得襃姒,愛之,欲廢申後,並去太子宜臼,以襃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史記 周本紀》)幽王寵愛褒姒是真,褒姒還生了一個兒子叫伯服,幽王寵愛褒姒和小兒子,欲廢皇后申後,並廢已立的太子宜臼,然後立小兒子伯服為太子。
多麼似曾相似的畫面,明萬曆皇帝寵愛鄭貴妃和小兒子,以至有國本之爭,成為大明亂象之源。康熙在立太子上猶豫不決,以至於最後九龍奪嫡,兄弟反目。
這才是主要的問題。
申後和太子宜臼一看形式不對,跑到孃家了,孃家申侯是個不好惹的角,“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申侯聯合西周的老冤家犬戎等野蠻勢力,攻下鎬京,滅了周幽王。
周平王像
這是西周滅亡的直接原因。之後宜臼做了皇帝,是為周平王。
《史記》沒有記載,但是出土文獻戰國楚簡有記載:“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於周”,同時,以虢公姬翰為首的十多家諸侯聯合在一起,擁立幽王之弟姬望為天子,是為周攜王,最後周平王用計將周攜王騙殺,這才結一個天下兩個王的局面。
為什麼諸侯不朝周平王,為什麼會兩王並立?
只能說明周平王得位不正,無法讓天下信服。
因此《史記》所記“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彊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這是個結果,並非原因。
原因就是周王室內訌,篡位改朝,名不正言不順。綜上所述: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只是幽王政治鬥爭失敗後被扣的一個黑鍋而已。西周滅亡的根本原因在王室內訌。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敬請關注:@熊二History。
-
4 # 歷史倪說
首先,我們要假定“烽火戲諸侯確實存在”,如果不存在就另當別論了。如果該事件是真實存在的,周幽王確實應該對周王室前半段統治的結束負責任,誰讓他這麼大人了,還是天下諸侯的共主還玩“狼來了”呢。最後,人家諸侯都不陪你玩了。他之所以應該負責,原因是他不能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折騰大了,以至於亡國滅身。
其實,周王朝從周成王、周康王達到周朝前期的興盛,到了周昭王、周穆王就開始折騰,以至於到了第九代天子周夷王時,周王室已經沒有能力管理諸侯了,諸侯也不來朝覲天子了,並且更嚴重的是諸侯之間時有攻伐。周厲王時,這傢伙暴虐無道,弄出了個華人暴動,最後客死他鄉。周厲王的兒子周宣王雖勵精圖治,為周王朝帶來了短期的中興。沒想到,他的兒子周幽王,卻是個敗家子,折騰大了,他不負責,誰又要負責呢。
回覆列表
我認為不應該,每個王朝都分前期,鼎盛,衰落這三個時期西周後期早就有了衰落的跡象只不過恰巧周幽王比較倒黴而已。
西周王朝從周穆王開始就走下坡路了,周穆王這個人征伐犬戎,結果勞而無功。到夷王時代,西周的勢力逐漸下降,諸侯已經不再朝覲宗周,甚至周王不得不“下堂見諸侯”。這時,作為西周統治經濟基礎的井田制也發生了動搖,抵押、轉讓、更換土地的事情屢屢發生。
社會矛盾也更加的嚴重加上後來周厲王改革的失敗,和周厲王本身的一些暴政的原因後來還發生了“華人暴動”。後期周宣王在位時期民族和社會矛盾都有了一定的緩和,但是他在對南方用兵的過程中範了一個致命錯誤,將王室的六軍主力損失殆盡,這使得周王室喪失了勘定天下的實力,最後呢又碰上了周幽王這樣的君主只是加速了西周的滅亡。
總之也不能把一個朝代的滅亡都歸結到最後的這個君主身上就像清朝最後一代皇帝溥儀,不管最後一個皇帝是誰清朝都會覆滅。歷史的滾輪總是在不停的向前發展並且當時的封分制讓周王朝把大量的國土分封了出去,每個諸侯國都相當於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周王室的還要在在剩餘不是很多的土地中再分封出去給皇室成員,分封制本身也是不長遠的,不能讓權利都集中在君主的手上而是分散在各個諸侯國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