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平頭哥講知識

    一、好學的牧童

    王育少年時,就成了孤兒,給人家放羊為生。他每路過小學堂,看到別的孩子在讀書時,就不禁嘆息,流淚。一有閒暇,就折下蒲葦做筆,在地上學習寫字。有一次,他在專心練習寫字時,丟失了一隻羊,受羊的主人所斥責。

    這事被一位善良的長者許子章,發現後,便替王育償還了羊錢,並讓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上學讀書。王育繼續勤苦學習,終成大器。

    二、身為學生,堪為師表

    周宏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人。十五歲時,皇上下令破格錄取他為國子生。博士到洽(人名),對周宏正的評語說:;周郎年紀不到十八歲,便能獨立擔當一經的講解。雖然身為學生,實在堪為諸生的師表,所以免於考試。;

    三、頭懸樑,錐刺股

    蘇秦,洛陽人。他在夜間讀書,為防止睡覺,便把頭髮綁在屋樑上。實在睏倦欲睡時,就用錐尖刺自己的兩股,以警醒自己,繼續發奮讀書。有時,兩股肌肉被刺,血一直流到腳下。

    四、點麻桿照明讀書

    劉峻,字孝標,中原(今河南)人。自幼勤奮好學,家中貧窮,寄住在別人屋側的走廊下,自學讀書,常常用麻秸做火炬照明,從晚上讀到天亮。有時,讀著讀著,就昏睡過去,火焰燒灼了頭髮。醒來後,又繼續讀書,徹夜不眠。

    五、囊螢映書

    車胤,字武子,南平(今湖北荊州)人。車胤勤奮讀書,博學多才。其家貧困,常常沒有點燈之油。夏天就用白絲囊,裝上數十隻螢火蟲,用以照明,夜以繼日地讀書。

    六、范仲淹食粥苦讀

    范仲淹小時候,家中非常貧窮。他在長白山僧廟中讀書時,用小米二升煮粥,然後放在一個盆中,經過一夜,粥便凝結。於是,用刀劃為四塊,晚上食兩塊,白天食兩塊。在粥中,放入數十條醃菜,拌在一起食用。就這樣,艱苦攻讀三年,終於功成名就。

    范仲淹在南都學舍讀書時,晝夜苦讀,五年中,未嘗解衣睡覺。有時睏乏,就用冷水,洗一下臉,使自己清醒,以便繼續讀書。

    七、偷入學堂聽講書

    王冕,字元章,諸暨(今浙江紹興)人。幼年家中貧困,不能上學。父親讓他去放牛,他在途中,偷偷進入學堂,聽學生讀書,天黑才回家,牛也丟失了。父親生氣地打了他一頓。不久,又偷著去學堂聽課。他母親說:;我們的孩子,既然這樣迷戀讀書,不如由他去吧。;王冕於是寄居在僧寺裡,夜裡坐在佛像的膝上,映著長明燈讀書。

  • 2 # 寧宇與麥豆

    歷史上勤奮學習終成大事的人很多,我就說兩個人。

    一是號稱宋朝三百年曆史第一人的范仲淹。

    范仲淹大家都很熟悉,中學課本《岳陽樓記》就是他的作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范仲淹讀書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斷齏畫粥”。話說,北宋時期,范仲淹小時家貧,他只好住在廟裡讀書,晝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一切為四,早晚各吃兩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經過苦讀終於被錄取為官員,成為一代名相。

    二是明朝“三楊”之一的楊士奇。楊士奇年幼時,家庭貧寒,父親早逝,更為孤兒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楊士奇隨繼父羅性曾改姓羅。嚴酷的生活環境造就成他勤奮好學、堅韌不拔、寬容嚴謹的優秀品格。最終成為大明重臣,位列“三楊”之首。

    他們都是出身貧寒,為了心中理想,初心不改,靠著堅韌品質終成大業,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 3 # 集眾幫人氣平臺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後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晉書·祖逖傳》記述: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鑿壁偷光,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裡有個名文不識的大戶人家,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懸樑刺股,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並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定決心發奮圖強努力讀書。由於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當然還有很多了,但是這幾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古人勤學的例子了。

  • 4 # 安貧樂道Q

    我最敬佩的人:周恩來苦學的故事

    南開學校是一所國內聞名的先進學校,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學校裡的課業負擔很中,常有考試,考得不好就被淘汰或留級,而且學費也很貴.

    生活是這樣的艱苦困難,可是他為中華崛起而學習的一直卻十分頑強.他入學後,住宿在學校裡,每天起床鍾一響,就立刻起床、跑步,保持著在瀋陽上小學時鍛鍊身體的習慣.

    起初,他英文基礎比較差,為了攻克這一難關,他每天把全部課餘時間都用來學英文.到第二年,他的英文就相當好了.後來,就能看許多英文原著了.

    他的國文成績特別好,學校每兩星期做一次作文,周恩來的文思敏捷,提筆作文,一氣呵成.1916年學校舉行的作文比賽,他被評為全校第一名.

    我們應該向周總理學習,不怕艱難困苦頑強學習的精神。勵志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 5 # 臻故事

    在我們中國古代有著許多古人勤學,苦學的例子,而這些例子也告訴我們後代學習需要勤奮!勤奮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無數與勤奮有關的事例歷來為人們稱道,車胤“螢入疏囊”是勤奮;孫康“雪映窗紗”是勤奮;匡衡“鑿壁偷學”是勤奮;蘇秦“懸樑刺股”是勤奮;祖逖“聞雞起舞”也是勤奮,勤奮使他們最終都成就了一番偉業。

    比如: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透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這些古人勤學的例子,時刻提醒著我們: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學習之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脂高該怎麼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