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城北
-
2 # 合併且居中
萬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天聰汗努爾哈赤又添了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生下來面色紅赤,舉止異常,眉目還算清秀,他就是努爾哈赤赤第八子皇太極,後來的清太宗。清太宗皇太極這個名字來得很是蹊蹺。有多種說法,莫衷一是。
一種說法是由同音轉化而來。“皇太極”其實是滿語音譯,也有寫作“黃臺吉”的。“臺吉”是個稱呼,在滿族貴族中很普遍。其實,“臺吉”這個詞在蒙古語中也很常見,有用“臺吉”來稱呼蒙古貴族的,其含義和“貝勒、貝子”意思差不多。 一種說法是同音異寫。其實,努爾哈赤根本沒給他起這麼好聽的名字,是後人誤寫了。早期的文獻記載,清太宗名字為“黃太吉”“洪太時”“洪太主”“紅歹是”等,均為同音異寫,是滿語音譯,根本就沒有特殊的含義。有的文獻說皇太極的最初名字為“阿巴海”,那樣的話,就更與皇太極沾不上邊了。
還有一種說法說他叫“黑還勃烈”。這種叫法不是我們國家自己的原始資料,而是來自北韓國的《李朝實錄》。據考證“勃烈”應該是“貝勒”之意。“貝勒”,滿語,是大官或高官之意。努爾哈赤時代,宗室封爵並不完善,貝勒即為皇子最高地位的稱呼。 有種說法是“皇太極”和“皇太子”諧音。後來,皇太極登上汗位,就有人獻說,“皇太極”繼承大汗是天意,因為這個詞的發音聽起來就是漢人說的“皇太 子”,證明努爾哈赤一開始就有意讓這個具有高貴血統的兒子做繼承人,一切都是天意。
總之說法很多。但是我們知道,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清朝遺留下來的所有資料,當然會有利於清太宗皇太極。所以,這些記載並不可靠。 但是,不管怎樣,皇太極確實很得父汗努爾哈赤的賞識,而皇太極本人也極 為聰明伶俐。《清太宗實錄》記載他“一聽不忘,一見即識”,確實具有與眾不同的潛質 。
-
3 # 寶貝飯菜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譯黃臺吉[1]。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關於皇太極的本名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叫阿巴海(又作阿渤海),一說是叫黑還勃烈。“皇太極”只是一個稱號,意思可能只是“黃”臺吉。 而“臺吉”則是瓦喇、韃靼貴族在明代常用的頭銜,從漢語“太子”演變而來,但意思最接近“王子”或“汗王”。 在清初漢語典籍中,皇太極的名字常被記載為“黃臺雞”或“黃臺吉”。 後在清高宗朝,才欽定為“皇太極”。但是,皇太極直接從“皇太子”頭銜演變來的說法欠根據。後金統治者沒有采用“皇太子”頭銜的慣例,更無可能作為初生子嗣的本名。開始用“黃”多於“皇”也可以看出本來沒有僭越“皇”的意思。第二,說本名為“阿巴海”又欠根據。因為最初把該名判斷為“本名”的是西方史作,很可能把皇太極的年號Abkai sure誤解為本名。所以黑還勃烈一名最有可能,因為“黑還”不過是“黃”這個漢語名字的音異,而“勃烈”而則是蒙語名“蒼狼”的意思。因此皇太極的名字本來就叫“黃??勃烈”,當他被承認為“臺吉”的時候,人們就不呼全名,而用簡化的本名,加上頭銜,稱之為“黃??臺吉”,而這也是清太宗名字在乾隆之前在漢字文典裡最常用的形式。也就是說“皇”字和“極”字是後世追改的。還有說法是,“勃烈”也不是他本名的一部分,只不過是“貝勒”的一個音異而已。皇太極的本名就叫“黑還”,也就是漢語“黃”的意思。小時是“黃貝勒”,青年是“黃臺吉”,符合邏輯。
-
4 # O亮劍O
皇太極名字由來:
“皇太極”其實並非他的本名,是滿語音譯,也有寫成“黃臺吉”的。“臺吉”是個稱呼,在滿族貴族中很常見的,也有用“臺吉”來稱呼蒙古貴族的,和“貝勒、貝子”意思差不多。後來“黃臺吉”登上汗位,就有人獻媚說,“黃臺吉”當大汗是天意,因為,這個詞的發音聽起來很象是漢人說的“皇太子”一詞,證明他天生就是該做太子繼承汗位的。
此後“黃臺吉”這個名字的漢文就寫成了“皇太極”,現在所有的歷史教材中對於這個人名就逐漸統一了。
-
5 # 黃仔說史
《清史稿·太宗本紀一》:“初,太祖命上名,臆制之,後知漢稱儲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黃臺吉’,音並暗合。及即位,鹹以為有天意焉。”
“皇太極”其實並非他的本名,是滿語音譯,也有寫作“黃臺吉”的,“臺吉”是個稱呼,在滿族貴族中很常見的,也有用“臺吉”來稱呼蒙古貴族的,和“貝勒、貝子”意思差不多。後來“黃臺吉”登上汗位,就有人獻媚說,“黃臺吉”當大汗是天意,因為,這個詞的發音聽起來很象是漢人說的“皇太子”一詞,證明他天生就是該做太子繼承汗位的。此後“黃臺吉”這個名字的漢文就寫成了“皇太極”,現在所有的歷史教材中對於這個人名就逐漸統一了。
-
6 # 蔣劍53468411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他究竟叫什麼名字已成為了一個千古謎題。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皇太極是滿語音譯,原寫作“黃臺吉”。在滿語中,“臺吉”與“貝勒、貝子”的意思差不多,後來,皇太極登上汗位,因為“黃臺吉”與漢語的“皇太子”發音相似,有人因此諂媚說皇太極天生就該做太子繼承汗位。此後,“黃臺吉”的漢文就寫成皇太極,目前各類歷史教材對皇太極的名字基本是統一的。
-
7 # HuiNanHistory
皇太極根本不是什麼漢名。
確切來說,這其實是一個滿語名字的漢語音譯,滿語原文寫作hong taiji,而這個名字來自蒙古語。
在《滿文老檔》中,很早就出現過皇太極的名字。
例如,天命五年(1620年)三月,努爾哈赤的小福晉告發大福晉與貝勒代善之間存在曖昧關係時,也提到了皇太極:
amba fujin…… hong taiji de emu jergi buda benehe bihe. hong taiji benehe buda be alime gaibi jekekū.
“大福晉……曾有一次準備飯食給皇太極,皇太極雖然收受了,但是沒有吃。”
在滿語中,皇太極的名字其實是寫成下面這個樣子:
如果根據語音,皇太極也可以譯成紅臺吉或者洪臺吉。
這些翻譯成漢語的名字本質上都是一個詞,即hong taiji。
值得一提的是,hong taiji是來自於蒙古語的qung taiǰi。
歷史上很多蒙古貴族都被稱作qung taiǰi。例如:
俺答汗之子即紅臺吉;
準噶爾汗國的肇基者,名字叫做巴圖爾琿臺吉(batur qung taiǰi);
喀爾喀蒙古左翼王公,有一位綽克圖洪臺吉(čoγtu qung taiǰi)。
至於臺吉之名,其實是來自於漢語的“太子”。這個詞被蒙古人借用了,演變為蒙古貴族的名字。
總之,皇太極的名字沒啥問題。
回覆列表
皇太極全名叫做愛新覺羅·皇太極,又譯黃臺吉 、洪太主,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皇太極即位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北韓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並且迫使李氏北韓臣服於清朝。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於清軍入關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