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若向陽PP

    現在中國零售業做的最好的不外乎三家:阿里 蘇寧 京東,對於零售業的方向來說現在也都基本傾向農村和三四五線城市了,前幾年眾多電商企業已經把一線二線城市都已經深耕的差不多了,現在只能往低線城市開拓了,對於低線城市開拓這塊個人感覺蘇寧算是第一反應過來的,然後大力開發縣鎮門店現在蘇寧做的也確實不錯大大小小門店開的不停,當然相信其他零售業巨頭也不甘落後……

  • 2 # 山野村二人007

    無人零售的朝陽期延後100年,其他新零售的公司也是數不勝數。

    無人貨架啦,以企業為消費場景的供給方式啦,代表企業:每日優鮮

    社群團購啦,以小區為單位,找小區樓下便利店或者寶媽作為團長,進行拼團配送生鮮用品。代表企業:美菜社群團購部 松鼠拼拼

    最後說一下大東劉強東的京東到家,是以跟沃爾瑪華潤萬家這些大型超市合作,京東到家來配送的方式進行新零售。幾年來效果並不顯著,不怎麼看好。沒有特別的買點,無法繼續發展。

    再最後說一下,老馬jack馬馬雲馬總的盒馬鮮生,以自身的實體店為主,加上線上的購物平臺,現在在大城市已經做出一定的成績,個人看好。

    總得來說,除了新的創業人想去攻破未來新零售行業,各大網際網路大佬也虎視眈眈。照這麼看,我敢大膽的假設,10年後,很大一批小超市(主要是一線城市)即將面臨業績虧損,甚至倒閉。

  • 3 # 電商資家

    這兩天也瀏覽了幾家零售商的財報,總結了些要點,也跟大家探討一下。首先簡單回顧下資料,2018年蘇寧易購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49.57億元,同比增長30.35%,實現歸母淨利潤133.28億元;2018年京東營業總收入高達4620.2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7.51%,淨利潤為負24.92億元;拼多多2018全年實現營收131.20億元,同比增長652%,全年淨虧損為102.17億元。

    單從資料來看,京東在營業額上一馬當先。這可這也是京東的體量以及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京東物流所帶來的高營收。但京東這種高營收的背後,成本也是很高的,比如貨物的倉庫儲存費用、人員管理費用等,尤其是京東物流,揹負著十幾萬快遞員的高額人工成本,所以京東在獲得高營收的同時,巨大的成本壓力會大大降低其利潤。這也就表現在其最終為負值的淨利潤結果上。

    拼多多的增長率可謂是高的嚇人了,652.26%,直接翻了6.5倍的增長,看起來可謂是光鮮亮麗。但其高增長高虧損的模式,正在讓流量爸爸騰訊持續承壓。對於一家剛剛成立幾年的電商平臺而言,持續加大營銷和市場費用投入,換來營收上的高增長無可厚非。但是拼多多營銷和市場費用幾乎吃掉了所有收入,並且營銷費用轉化率仍然和淘寶、天貓差距較大。可以預見,未來很長時間內,拼多多GMV的增長仍將很大程度依賴於市場費用的投入,大機率在短期內,拼多多高虧損的狀況不會有較大的改變。

    再來看蘇寧,樹大根深的線下老大,隨著蘇寧轉型網際網路,營收是比較蘇寧和京東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標準之一,目前來看京東的體量是蘇寧的1.88倍。但就淨利潤而言,蘇寧的成本管理確實是比京東高上一籌。和京東相比,蘇寧最大的優勢是線下資源,20多年累積下來的完善的線下門店體系。2012年開始,蘇寧開始系統性地整合線下門店,減少新開門店數,同時置換、關閉大量低效率門店,從而提高門店質量,大比例降低重複成本,防止規模不經濟,使得淨利潤大大趕超京東和拼多多。蘇寧經過一系列線上線下的調整結合,可以說已經進入成熟期,增長率不像拼多多式的爆發增長,但其穩健性可能更為長遠。

  • 4 # 雜誌林

    一、渠道越來越扁平化。

    資訊科技越來越發達,資訊不對稱的現象越來越少,導致了很多廠家直接可以找到終端的店鋪甚至是消費者,以前的多層分銷不復存在,大量的中間商轉型關閉,商品的流通成本越來越低。

    二、零售業慢慢向服務業轉型。

    傳統的實體店,在原有的渠道作用的基礎上,增加了服務的業務,標準化的產品越來越難在實體店中生存,取而代之的是產品加服務升級。

    三、零售業的渠道下沉。

    以前消費主力是一二線城市,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物流的發展,零售業慢慢的下沉到了3、4、5線城市,以城鎮為中心零售業也慢慢開始興旺。打個比方,以前在城鎮中很少看到連鎖便利店,現在已經很普遍。

    我是@老餘新零售 ,關注新經濟,新零售,每天會給大家分享關於創業、營銷的心得。大家可以多多關注,多多交流。

  • 5 # 李政權

    簡要的說幾個大的方面,

    一、零售不再只是零售。

    零售不再只是零售,那是個啥?

    不再更多的是賣東西,而更多的是賣服務;不再只是經營商品和服務,落腳商業根本經營使用者。

    二、線上下零售的區分消失。

    我在三、四年前就這樣判斷了。這兩年,新零售的到來與線上下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讓彼此融合共生少對立,讓線上下零售的區分界限加速淡化。

    四、全場景覆蓋,全業態滲透。

    既然零售在走向無處不在,那麼滿足這種無處不在的一個基本零售設施就是,零售業的全場景、全業態覆蓋與滲透,換句話講未來更多樣化的業態創新將會是零售業發展中的一個亮點。

    請注意,這裡的全場景、全業態,不僅僅針對的是線下實體店的場景與業態創新,同樣還包括線上的業態創新,比如產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甚至是一些智慧家庭入口、可穿戴及虛擬現實技術等都可能成為改變傳統線上零售正規化新線上零售業態。

    五、信用消費大行其道。

    隨著消費個體的底層消費信用技術的建立與走向成熟,支付寶、京東等平臺的所謂“白條”,將會在線上下無差別化使用,也就是說不僅是無現金消費,還是有賬期的信用消費。

    六、寡頭主導。

    阿里系、騰訊/京東系等寡頭主導中國零售業,尤其主導零售業中的線上下主流業態。而那些細分的、輔助的非主流的主要創新零售業態的背後,背後同樣會充斥著它們的身影。

    七、零售更多拼的是資料、技術、供應鏈和消費生態。

    拼地段、價格……的傳統拼法,讓位於資料的預測與應用能力;更著重於後端的供應鏈體系的整合、建設甚至是控盤能力——也就是說零售業一定會從消費零售端向終端渠道、生產製造的上游走;以及更依賴於解決與滿足消費者/使用者需求的泛零售即消費生態。

    比如,一個有關個性化定製、周邊服務、供應鏈及消費金融、全商品與服務品類的大生態。

  • 6 # 零售專家魚先生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如果你還沒有進入零售行業,可選他行。如果你已入行,發展是必須的。零售業的範圍很廣,也是傳統的民生基礎服務行業,薄利穩定是特點,發展速度也相對遲緩。與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資訊自動化、直播代購等新興風口行業無法比擬。從今年的疫情影響來看,醫藥行業和超市行業受到衝擊最小,這與民生供給產業的特性有關,這兩個行業無論疫情動亂、還是和平年代,都屬於剛需行業。超市行業也在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和消費者需求變化,不斷迭代升級。雖然當前線上購物對傳統實體店的市場份額有一定衝擊,但從久遠來看,仍然是以實體店為主,接納線上零售、社團營銷、直播代購等形式,在實體店逐步完善不同消費方式的整合,這一切的變化均是源自消費者的生活模式所形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要過年了,能賣點啥年貨,賺個過年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