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本昌談歷史

    漢宣帝名劉詢,公元前74年繼位。

    漢宣帝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漢宣帝曾經說,能和我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就只有那些兢兢業的郡太守啊。

    因為,宣帝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吏稱其職,民安其業”,史稱“宣帝中興”。這些政績 ,宣帝知道是依靠那些能幹的地方太守,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才這麼說。

    因為郡太守俸祿是二千石,所以"二千石”也成了郡太守的代稱。

  • 2 # 經典守望者

    這句話的原文是“庶民所以安其田裡而亡(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這是漢宣帝在考察了地方大員的實際情況之後發出的感嘆。霍光之後漢宣帝重掌大權,發現地方大員當中有許多人並不算稱職,於是開始尋覓優秀的地方太守來治理百姓。太守就是當時地方上除京畿之外最高等級的長官,漢代以糧食單位衡量官員等級,兩千石就是地方太守的品級。

    這句話出自《漢書·循吏傳》,所謂循吏就是品德高尚,能力出眾,仁慈愛民,清廉自守的官員。漢宣帝前後由於正處於國家統治思想處於儒家和法家的過渡地帶,官員之中酷吏很多。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延年、張敞等人雖然也大多數稱職,可是手段太過嚴酷,黎民百姓多受其苦,殺人太多,刑罰太重,也造成了國家一定程度的動盪。所以,漢宣帝提出希望選擇相對仁善的人物來治理國家。之後也列舉了許多循吏的例子,比如文翁在任上大興官學,崇尚教化,境內大治。黃霸溫良有讓,足智多謀,善御眾下,最後坐到了丞相。朱邑,身居高位,性情節儉,以自身俸祿賙濟鄉親,家無餘財。等等不一而足,這揭示了宣帝時期的地方官員情況,也彰顯了儒家政策逐漸轉變為國家主流思想過程中的細節變化。

    自此之後,元成時期,國家的主流思想基本上已經轉變為儒家思想,結束了法家向儒家的過渡時期。整個國家內部崇尚禮義廉恥,四維八德。實現了獨尊儒術的政治構想,並不斷地延續了下去。

  • 3 # 讀史之樂

    漢宣帝與其爺爺漢昭帝劉弗陵共同開創了西漢歷史上著名的“昭宣中興”,為後世稱道。

    由於受漢武帝“巫蠱之禍”的牽連,劉詢從小流落民間,長期生活在民間,人稱”布衣天子“。他了解百姓疾苦,對官員貪腐切齒痛恨,當政後,就主張要嚴明執法,懲治不法官吏和豪強。大司農田延年貪汙3000萬而被告發,雖然他在漢宣帝繼位事情上有大功勞,但是宣帝並沒有赦免他,後來延年畏罪自殺。

    (劉詢劇照)

    漢宣帝十重視地方官員的任用。他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其意思是與我共同治理天下的,就是那些稱職的郡太守啊! 這主要體現了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的思想觀念。

    後來的帝王反覆重申上述觀念,唐太宗曰:“為朕養民者,唯在都督、刺史……縣令尤為親民,不可不擇。”明太祖稱:“府州縣官,民之師帥。”

    漢宣帝地方吏治方面的舉措是實行官員“久任”制。對郡太守的選任,先由朝中大臣舉薦,他親自召見考核,然後再任命。對於有功勞或表現優異應該升遷的郡守,也不會輕易升遷調動,而是給予物質或精神獎勵,比如下詔褒獎,增加俸祿,賞賜金錢,甚至給予爵位。

    膠東相五成在“考績”中被認為安撫了大量流民,“治有異等”,就得到了明詔褒獎,並提升其俸祿為“中二千石”,賜爵關內侯。

    名臣黃霸,任潁川太守,八年期間,郡中大治。宣帝下詔表揚,並給予“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秩中二千石”的額外獎賞。

    (劉詢皇后劇照)

    雖然沒有升遷,但得到朝廷的肯定與獎勵,利益得到保障,不僅可以激勵官員更加盡職盡責,還可以樹立榜樣,有利於吏治的改善。史稱“是故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

    後人評價宣帝“親政以太守吏民之本,可謂知所務矣。“可見,重視地方吏治是他執政的特色,也是中興漢室的重要原因。

    (杜陵)

  • 4 # 水一白聊歷史
    一、出處

    這個題目應該是曾經的一道高考的題目,正確答案是: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不過,恕本人學識淺薄,確實沒有找到這句話的具體出處,不過,在《漢書》中倒是有一句話很接近。

    (漢宣帝)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裡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為太守,吏民之本也。數變易則下不安,民知其將久,不可欺罔,乃服從其教化。——《漢書·循吏傳》

    可以看得出來,漢宣帝對地方吏制的重視,其根本也是為了安民,使庶民可以安心種田。

    二、具體辦法

    1、“久任”制

    漢宣帝認為郡太守這個職位,不能輕易更換。經常更換容易使官員得不到下級的尊重,而且也不能讓老百姓安心。只有長期治理,才能讓百姓“服從其教化”。

    2、加強獎勵

    對於治理地方成績優異的郡太守,漢宣帝會採用幾種獎勵辦法:

    (1)官方書面獎勵

    (2)額外增加俸祿

    (3)額外獎勵金錢

    (4)升爵,高者可至關內侯

    (5)升職,進京任要職

    看得出來,漢宣帝的獎勵既有名譽,又有實惠(升官發財的機會),還是非常能切中郡太守的需要的。

    三、中央要員多有郡太守經歷

    漢宣帝並不是那種喜歡說虛話、空話的人,他是真的把郡太守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漢宣帝時期的丞相大多有地方治理的經驗,如魏相(河南太守)、黃霸(京兆尹、潁川太守)等都是做過郡太守的。

    漢宣帝時期還有一位名臣蕭望之,他憑藉自己出色的才幹已經升任諫大夫、丞相司直等秩比兩千石的高官了,但是漢宣帝想提拔他之前還是希望他有地方吏治的經驗,於是調任他為平原太守,然而蕭望之卻不大願意,很快就申請調回了。漢宣帝也是非常愛才,於是又安排他回中央做少府。

    可是,漢宣帝還是覺得缺少地方吏治的經驗是他繼續上升的必須,既然他不願做地方官,便安排他就近做了左馮翊。可是蕭望之卻覺得左馮翊沒有他原來的官職好,稱病不願意去。為了安撫他,漢宣帝還特意找來成都侯金安上去勸說他,告訴他這是升遷的必要考察。

    後來,蕭望之做了三年的左馮翊,因表現優異被升為大鴻臚,進而又升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中。

    透過蕭望之這個事,我們也能看到漢宣帝對地方吏治有多麼重視。他的“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也絕不僅僅止於言論,而是身體力行。這一點比後世很多重複類似言論的君方還是要強得多的。

  • 5 # 說史散人

    漢宣帝是漢朝歷史上一位文武兼備的皇帝,他說的這一句話一定有其道理。這句話的大白話意思是指治理天下的關鍵在於州郡的最高領導太守和皇帝本身,只要這些人做好了自己的事情,那麼天下一定不會發生多大的亂子。

    雖說有點殘酷,但事實真是如此,從古至今的天下興亡始終是由統治階級本身決定的。原因有二,一是古代皇權和當官的總是讓人敬畏,俗話說地好,民不與官鬥。只要官府不要做太過傷天害理的事情,那麼百姓一般是不好鬧什麼么蛾子的;二是天下太大了,要治理天下就不得不集權,把權力分割給皇帝和地方上的大官,因此天下是否安寧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這群人。

    結語: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漢宣帝看透了政治的本質,所以漢宣帝才能讓漢朝達到至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如果有一方身體出軌了,挽回的婚姻還能像從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