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若姝
-
2 # 行走在小城
半生緣裡比較有名的一句話: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裡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這就很好解釋了這小說的精髓。
許多人的一生也是這樣,年輕時3-5年的戀愛,就記掛了一生。沈世鈞對於曼楨的愛,一直是很被動的狀態,他一直處在等待曼楨給予愛的過程,而不是自己去追求。曼楨在被顧母撒謊說嫁給了豫瑾,而世鈞沒有確認就自以為她真的嫁了,久久得不到曼楨的信便死了心。曾記得曼楨在被他姐夫關著的時候,他去曼璐家找曼楨,曼楨放出求救信,世鈞也沒有接到,就這樣錯過了。
而世鈞娶了石翠芝,過得也不好,性格使然,在生活裡,世鈞吃了虧,每每被翠芝嫌棄,連吵架都要說,他是不是還想著曼楨。可以說,世鈞的性格,在好家庭出身,沒有性格獨立就成家,往往要吃很多生活的苦。他這種人就適合曼楨這種堅強又溫柔性格的女人才扶的起來,而石翠芝則需要淑惠這種大男人主義的男人才能駕馭。最後淑惠找的女人大多有石翠芝的影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貧富,婚姻都應該找能罩得住自己的人生活才好。
有許多人會覺得張愛玲的這個故事寫得太殘忍,可認真分析,許多人性和現實往往比小說還真實。從曼璐說起,她的犧牲也不是自願的,也是因為自己的一時善良,想去扛起家庭負擔,到自己要嫁人時,才知道付出了代價,不能要孩子了,而她是不甘心的,用自己身體換來妹妹清白地要嫁富二代,而自己深陷無奈的垃圾生活和麵對花心丈夫。她付出的代價也換不來幸福的一生。
曼楨即使性格堅強,但鬥不過的是壞人的心機,親人的愚昧,未來有錢人家的嫌棄。終究是要遭受一些傷痛才能過得舒坦。在窮人家裡,特別是孩子多的家庭,一刻都不要想著獨善其身,不要說小說,就是現實生活中都是一樣的。
最後是不是世鈞放棄了曼楨,可以說不完全是他,而是命運,又或者當初曼楨愛上的是淑惠,或許還有點轉機。一個人愛怎麼樣的人,可以說一眼就是一生。看得懂張愛玲小說的,大約在生活中也是浮浮沉沉過。
-
3 # 優優飛揚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世鈞主動放棄了曼楨。
很多看過《半生緣》的人都會認為沈世鈞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對家庭父母是這樣,對愛情婚姻也是這樣。
在那個封建的家庭,他母子的處境那樣狼狽尷尬,他沒有選擇為母親的權利去抗爭,而是選擇了逃避,遠遠的逃開,好像真的就眼不見心不煩。
曼楨始終是主動的,她有主見,認準了是誰,就是誰了。
曼楨有這麼個脾氣,一樣東西一旦屬於她了,她總是越看越好,以為它是世界上最最好的。
而世鈞卻是相反,即便在熱戀之中他也沒怎麼主動過。總像是一個大家閨秀,靦腆的笑著,不急不緩,天塌下來,也要彈彈身上的灰塵,邁開四方步。
曼楨在那個風雨之夜被姐姐算計,被強暴,然後被囚禁起來,受盡了屈辱,她那樣剛強的個性怎麼能活下來?還不是因為她心中有愛,有一絲來自世鈞給她的溫暖?
出事之後,顧家阿媽所作所為簡直讓人難以置信,親生女兒啊,那樣的性子,一頭碰死怎麼辦?人都沒見著,就那樣舉家搬走了。
而世鈞又怎麼樣呢?這個唯一在寒冬的黑夜之中能夠給她光亮與溫暖的人——
找過曼楨,但是別人說什麼他就信了什麼,他完全忘記了他們熱戀時候說過的話,曼楨說過:
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無論怎樣都是在等著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總有這麼一個人。曼楨也說過:“我就知道有人一搶,你掉頭就跑”然而並沒有第三者出現,他們的愛情也沒有問題。只是遇到了不幸的事。
而世鈞是一個富二代,他的人生平緩而穩當,這樣的事是他想都不會想到的,他本性善良,也有教養,這是一個與世無爭的謙謙君子。
說世鈞有教養,他確實有教養,在叔惠家借住的時候絲毫沒有讓許家父母反感過,他和許老爺子交流謙卑有禮,也會不計身份幫忙做家務,那可是精於算計的上海小戶人家啊,一定是平時極為檢點,才沒有讓人感到厭煩。否則以他的自尊早就另尋別處了。
顧家兩個老太太都是極為勢力的人,她們對世鈞忽冷忽熱的態度實在讓人感覺幼稚,他看在眼裡,總是笑而不語。其實以他的驕傲這樣的態度用不了幾次,世鈞就會知難而退了。
看到世鈞的樣子總是會想到《紅樓夢》中的寶玉,富貴公子,人畜無害,大觀園裡所有的女孩兒幾乎都喜歡他。
可一旦出現了變故,他完全是一個無能之輩,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女孩兒一個個被排擠打壓,他沒有替她們說過一句話,更沒有為她們抗爭一下。
世鈞和曼楨的愛情不算遭遇了什麼波折,他們兩個都沒有愛上別人,兩個善良單純人的感情,就是這樣的被人算計了,再無出頭之日。
而他錯會了她,就知難而退了,再也沒有主動去爭取。
世鈞與曼楨的愛情黃了之後,他接受了翠芝,那個她高跟鞋斷了,會幸災樂禍笑出聲的女子,一個讓他心生厭惡的女子,成為了他的妻子。
世鈞的安穩生活,曼楨也是知道的。她對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其實也是從內心徹底放棄了世鈞。
她正如很多高傲的女人對待愛情的樣子——你若無心我便休。
他確實對不起曼楨,而作為讀者,卻對他恨不起來。
-
4 # 段醫生答疑線上
文中說到“我們回不去了”,但這並不全然是這對男女的過錯,於是乎,張愛玲還是讓他們說出這樣的話
—“世鈞,你幸福嗎?”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只要你幸福”
張愛玲說:把人生的來龍去脈看得清楚,如果先有憎惡的心,看明白之後,也只有哀矜。而這場愛戀究是逃不過凡俗的人生,於是乎,最終也成了一場半生緣的哀矜。
回覆列表
可以這樣說。
喜愛張愛玲作品的人都知道,張愛玲筆下的男人都是懦弱的,他們都不是壞人,他們也都依然愛著的,但是面對人生中別人不曾遇到的些許困難時,他們便不由自主地妥協了。
細心的讀者只要讀過張愛玲的著作《半生緣》,就不難發現沈世鈞與顧曼楨的愛情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第三者橫刀奪愛,亦是沒有所謂的天災人禍,而是因為他軟弱的性格才造成了他與顧曼楨的愛情悲劇的。
在顧曼楨被囚禁在祝公館的那段時日,沈世鈞是唯一支撐著她活下去的動力和希望。 可是那個曾經在月光下答應過她,信誓旦旦地說過“無論如何要把你搶過來的”的愛人,在面對她突然消失的既定事實的境況下,卻是慣有的消極作風。
對曼楨的不信任讓他輕而易舉地就相信了別人,無視他們定情信物紅寶石戒指上帶血的異樣,對家人妥協,與一個自己不愛同樣也不愛自己的石翠芝結了婚。
顧曼楨曾經還寫信給他,堅定地說:
我要讓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一個人。可是,曼楨的深情與專一,遇上懦弱的世鈞,最終也只能是悲劇一場。
當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逃出來尋找世鈞的時候,得到的,卻是他前天已經結婚的訊息,可憐的曼楨頓覺天地變色,痛不欲生。
別人對她那樣的壞,卻統統不及世鈞對她這樣傷筋動骨的傷害。
她心中僅有的希望也悲慘地湮滅了。 而她深愛的世鈞卻心安理得地按照他們同一階層的人們所習慣的生活方式,循規蹈矩地過著平庸生活,自得其樂。全然不知曼楨經受著怎樣的疼痛與掙扎,過著怎樣麻木與絕望的生活,又是承受怎樣的苦難,最終才獲得了重生。
十八年以後,當兩人終於意外地相遇的時候,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只剩下一聲嘆息:“我們回不去了。”
這就是張愛玲筆下的凡俗人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個人的命運與幸福卻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一個人軟弱的性格而變化無常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就請支援我下喔,我將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