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aria老師
-
2 # 意象芸
我認為培養語感要從小開始,因為人的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兩歲到四歲,這時候培養孩子的語感方法就是多聽。多給孩子播放語言優美的童話神話故事錄音,多聽唐詩宋詞朗誦都可以培養語感。
培養語感的另一個途徑就是創設語言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語言是孩子模仿的一個模板,你講話鏗鏘有力,孩子的語言也是鏗鏘有力;你的講話溫婉親切,孩子的語言也會溫婉親切;你的講話沒有條理、顛三倒四,那麼孩子的語言也會顛三倒四。狼孩的故事充分證明了這個論點。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感。所以家長多閱讀,出口成章也能培養孩子的語感哦。
孩子稍長,接觸的老師越來越多,所接觸到的語言環境也越來越複雜,這時候培養語感,就需要從閱讀和朗讀兩方面出發,特別是開聲朗讀的效果最明顯,這個方法既適合學生也適合家長。
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到你。
-
3 # 聞中老師
語文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充滿了各種美。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之下,語文教學也變得枯燥、乏味,語文當中的人文價值、文化底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消失殆盡。語文學習變成了對知識的講解和記憶。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新的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是一門語言的學習,在語言的學習中需要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這四個方面互相聯絡,互相促進。在新課標中強調,在語文學習中要豐富學生知識的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的培養就體現在“讀”的方面。在語感的培養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進行閱讀的能力,要求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夠注入自己的情感,並透過閱讀積累豐富的經驗,培養自己的感情,同時透過閱讀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
朗讀是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最直接手段,是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透過朗讀可以把文字轉化為聲音,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以朗讀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語感。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減少對具體知識的分析和講解,多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在充裕的時間中進行朗讀練習,在朗讀中讓學生自主質疑,自主學習,透過朗讀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知識,在朗讀中讓學生的情感受到薰陶。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正確朗讀,並進行通順、流利的朗讀,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朗讀的方式,並注意發揮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作用。
回覆列表
一、在閱讀中積累語感
閱讀是手、眼、腦等感官協調活動的過程,是直覺體悟語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速讀廣覽,這是訓練直覺思維的有效途徑。高中語文課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質兼美,情文並茂,鼓勵學生讀背這些文章,是學生積累知識、豐富語感的很重要的途徑。 聽和說是口語交際的兩個表現形式。“聽話是憑藉語言、理解說話者所講的意思。聽的言語活動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和簡單重複反映資訊,而是積極主動思考,重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理解和接受資訊的過程。”可見,聽是接收資訊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幫助學生端正聽的態度,培養學生多聽、會聽,在聽中積極感知。聽是吸收,說是表達。說是對聽的檢驗。因此,聽後還須多說,讓學生經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把聽到的語言材料中所蘊含的內容、意義說出來,以進一步鍛鍊他們的感知。如此經常練習,學生的語感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閱讀是積累語感的有效途徑。多讀、熟讀、讀後深思,能有效地激發語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效果。古時的私塾先生們就很看重誦讀,他們要求學生反覆讀,仔細讀,做到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便是對誦讀的評價。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誦讀中語調、節奏、語流反覆刺激,便在學習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聲音映像”,這種內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自然而然地從記憶中溢位。在教學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時,文中描寫詩人聆聽、感受琵琶樂的重點句段,先指導學生朗讀,讓他們推敲、品味、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生動準確,想象體會當時的背景和情景,然後再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重點詩句,體會主人公觸景生情,吟詩抒情的感人情境,只有透過誦讀,學生能才悟出語言材料中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繽紛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學生在讀中獲得感知之後,還要進一步要求他們展開聯想與想象,進行必要的練筆,加以鞏固讀的成果,這樣,良好的語感就會在讀中得到積累,在寫中得到發展。另外,“語感要憑藉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感知。”顯而易見,生活經驗和自身的知識積累是語感的源泉。很多學生由於生活經歷不足,實踐經驗有限,所以,勤記多背,積累知識,將語言材料內化為自己的言語,將是積累、豐富語感的重要途徑。
二、在情境中深化語感
文學作品不僅具有字面意義,而且還有言外之意或語外之意的高情遠韻和“可解不可解”之意,這種語感才是最敏銳、最深切的。精鶩八極,心遊萬仞的想象與聯想,對於這種最敏銳、最深切的語感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由於語感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理性思維的參與,離不開對語言文字的靈敏感覺,離不開學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積極創設語感情境,讓學生學會分析、琢磨,從而實現對語言的準確領悟。
領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讀精思,分析琢磨”。在詩歌單元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熟讀,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然後再引導學生分析,推敲,讓學生獨立思考,用心用情去體驗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捨得花時間、學會耐心的等待,熱情的喚醒,巧妙的點撥,使學生由淺入深,從迷茫走到開朗再到頓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領悟越深切,久之,則詩歌中所蘊含的“玄機”就會透過有血有肉的語言從學生的口中傳出來,這樣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進一步鍛鍊。
三、在訓練中內化語感
語言的書面語學習大都採用學得方式。學生在語言學得中,“不僅接觸經過專家精心選定的話語材料,而且接觸各種語言知識,並有各種各樣的實踐訓練。”因此,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練,必須有教師的訓。但有的人將訓簡單地等同於“講”,於是學堂變講堂,教師大講特講,一講到底,這種違背訓示規則的“講”,一者表現為逐字逐句的“串講”,二者表現為過分執著於逐層逐段的“講析”。“串講”、“講析”往往是見字不見詞、見詞不見句、見句不見段,見段不見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屍萬段,忽略學生對整體作品的感知與直覺體悟。對於一般人來說,應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對於語文教師來說,應是知有不言,言有不盡。知有不言指學生已懂的不講,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不講,暫時不需要理解的不講;言有不盡則是點到為止,給想象力騰出自由的場地。這才是講的藝術,才是真正地將訓理解為講。
由此,我認為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地、自由的培養語感。學生完全可以藉助思維和審視能力,展開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聯想,對語言材料進行品評與鑑賞。這是學生與作者在生活體驗上的一種溝通。它需要學生不僅能充分領會語言文字的字面意義,還要能領會語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單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惟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積聚得多了,瞭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語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時候去鑑賞作品就真能夠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這樣學生的語感能力才會發生質的飛躍。有一位老師在教《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課堂上學生的發言,就能印證上述理論。他這樣引導:作者對待政治失意、骨肉分離非常豁達,能積極樂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