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豆芽菜

    現在主要是受到電商,的影響,人多人都不願意去時體店啦,在家裡一部手機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用出門,價格還便宜,這樣的趨勢可能未來的幾年裡,生意可能更難做的。

  • 2 # 海flybird

    十幾年前我就看到每年都有很多人說生意不好之類的話題,我要說的是。生意好的人都在忙著數錢,根本沒時間上網發文討論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有生意做的好的就一定有生意做的差的,大家還是客觀看待吧!自己嚇唬自己沒意思!天塌不下來,人只會自己嚇死自己!

  • 3 # 小學生love

    首先說明一點,並非各行各業的生意都不好做,目前至少有一個行業生意還是相對不錯的,那就是房地產。不論從2018年各大房企的業績表現,還是從2019年前三個月各地房價的漲幅來看,至少房地產開發商日子過得還不錯,雖然日子過得沒以前那麼滋潤,但至少比其他行業過得更好。

    但是除了房地產行業之外,我覺得其他行業目前的日子都並不好過,尤其是製造業,這點可以從2019年前幾個月採購經理人指數資料看出來。

    採購經理人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的晴雨表,它可以反映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固原訂單交貨先出口,訂單和進口等8個方面狀況的指數,如果採購經理人指數表現不理想,那說明目前整體的製造業環境都不太好。

    從2018年6月份到2019年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同比一直出現下降,2019年3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雖然有所上漲,但也只有50.5%,由此可見,目前的製造業確實是不怎麼好過的。相對來說非製造業的日子會更好過一些,但我們也看到路邊的很多店鋪都紛紛關門的。

    至於為什麼2019年生意比較難做,我覺得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1個原因、產能過剩

    過去幾年中國的投資力度比較大,比如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到了63.1萬億,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也差不多是63.5萬元,固定資產的投資在短期之內確實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但是從長期來看會導致產能過剩。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過去幾年,中國很多地方都在上新能源汽車專案,目前全國新能源企業專案已經達到200個以上,如果這些專案完全投產,預計到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將達到2000萬,這個產能佔中國汽車總產量的比例至少達到70%以上,這裡面很多都是產能過剩的。

    很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沒有預測到未來市場的需求,而是一味的去生產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滯銷,這種產能過剩帶來的市場萎靡,未來幾年會繼續存在。

    第二、高房價的擠出效應開始顯現。

    一直以來房地產都是中國最主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房地產為經濟的發展確實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是最近幾年房價的高速上漲也對很多行業造成了擠出效應。

    比如一個家庭的月收入是1萬塊錢,買一個100平米的房子,房價在1萬塊錢的時候,總的房價是100萬,那70萬的貸款每個月的月供只需要3715元左右,這意味著這個家庭還有6200塊錢左右的錢可以用於消費。

    但是當房價漲到2萬塊錢一平米的時候,總房價是200萬,那貸款140萬每個月的月供就達到了7430塊錢左右,這個家庭收入沒有增長的前提下,那他可供消費的錢就只有2600塊錢左右。這意味著這個家庭的消費需求就降低了56%以上。

    如果未來房價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那房地產對其他行業的擠出效應會更加明顯,到時其他行業的生意會更加難做。

    第三、融資環境沒有得到改善。

    雖然最近幾年中國也推出了很多支援中小微企業融資措施,但是效果並不是太明顯,畢竟目前中國的中小微企業數量很龐大,很多企業都沒法從正規的銀行機構貸到錢,在缺錢的時候只能去借民間貸款,而民間借貸的利息一般都比較高的,一旦這些企業介入民間高利貸,那離倒閉就不遠了,目前很多企業的破產就是因為民間借貸導致的。

    然而在中小微企業得不到有效資金的支援下,銀行有大量的資金卻偏向投向房地產。

    第四、成本的上升。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房價物價等各方面的上漲,企業的執行成本也一路上升。

    最典型的是工人工資上漲,比如目前在廣東,東莞深圳等一些工廠裡面,普通的一個普工工資就達到四五千塊錢。而且企業即便能給到這個工資,還不一定能招到人,因為目前很多90後甚至00後在挑選工作的時候都比較挑剔,很多人都不願意到工廠裡面去上班。除了人工工資,社保等其他費用也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當然除了人工成本之外,土地、租金,稅費,運輸等各項成本的上漲,也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第五、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

    以前中國依靠豐富的人力成本,大力開展出口外貿業務,以前在人工以及其他成本較低的時候,中國的產品出口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最近幾年隨著工人以及其他成本不斷上升,產品的價格也會跟著上升,而這些產品跟目前一些人力成本比較低的國家相比是不具有太大優勢的。

    第六、產業轉移對供應鏈企業的影響。

    最近幾年中國大力在搞產業升級以及產業轉移。而且由於運營成本上升很多,外資企業也在紛紛遷到人工成本更低的東南亞等地區。一旦這些大型外資企業離開之後,依託這些企業供應鏈生存的上下游企業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比如一個大型企業離開之後,那他的供應商訂單將會大幅減少,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幾年那些依靠外資企業生存的企業紛紛倒閉的原因之一。

    當然2019年生意難做的影響因素是複雜的,而且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企業生意難做的原因可能不一樣,但是如果房價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稅費成本不能得到有效的降低,融資環境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未來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個人觀點。

  • 4 # 小九哥

    生意什麼時候其實都不好做,任何時候都是紅花配綠葉,以前生意是你開門營業就有收入,在網路資訊時代,做生意需要點子創意,酒香不怕巷子深️年代早已過去,

    在你投資的時候一定要考察好,適不適合當地消費,能不能接受,你的顧客群體,選址宣傳裝修等等

    比如超市吧,現在大型超市太多啦,把小超市擠的沒有生存空間,但有的家開的還很不錯,那就要看看人家的選址服務。這個小區沒有大門面沒有大型超市可以投資,服務人家只要買夠50元就送到小區家裡,主人見誰都先打招呼,賣的東西不比大超市貴,顧客有微信群店主沒事發幾個紅包大家娛樂一下,再說人家生意好的時候,看看人家怎麼做️。

    2018、2019生意難做投資就要謹慎,加盟得事情更要想好,適不適合你當地的口味也好,消費也罷!

    這裡我告訴比我小的弟弟妹妹,幹一件事幹一輩子,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那樣真的一事無成,當人家退休安逸度日的時候,你可能因為虛度光陰而在努力工作,創業什麼時候都不晚,

  • 5 # Paul141064207

    1.市場趨於飽和,產能過剩,各行各業都是供大於求。

    2.同質化競爭嚴重,價格戰滿天飛。

    3.電商衝擊。

    轉型方向

    1.追求產品差異化或細分市場。

    2.打造產品附加值。

    3.掌握核心技術,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建立競爭壁壘。

  • 6 # tam330107

    時代不一樣,生意和經商的理念也就不一樣了……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是快捷,方便、共享、團隊的時代和過去的傳統思想,只知道單打獨鬥、崇尚個人主義、只知道講人情拉關係是完全不一樣了,所以有人就說各式各樣的生意不好做……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參與網際網路才有好生意做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虎牙大賺:張大仙全面碾壓騷白,日均活躍觀眾45萬是騷白的3倍多,如何評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