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元寶媽媽小亞
-
2 # 小小思維家
熊孩子之所以變成熊孩子,這其中離不開其家長的“栽培”。毫不客氣的說,有熊孩子就一定會有熊家長,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不分是非、只懂溺愛、過分包容的熊家長。
孩童時期,正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們透過觀察和了解身邊的人和事,判斷對錯,形成是非觀念,透過學習和模仿身邊人的行為,養成自身習慣。所以一味地寬容和原諒,只能讓孩子變得不辨是非,自私霸道。
我們給了孩子生命,更應該給他教養,如何以身作則,給孩子好的言傳身教,樹立一個家庭良好的家風,是每個父母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利用正面暗示多進行引導
對孩子說話要儘量強調正確的一面,即心理學上常說的正面暗示,比如你可以做什麼,你需要做什麼。若一個勁兒叫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單純的孩子只記住了你說的具體的“事”,容易忽略你說的“不要”。
給孩子主動選擇的權利
跟孩子相處,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平等和尊重。平等交流,你會發現孩子懂事多了。同時,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承受結果,更要給孩子主動選擇的權利。
好習慣受用一生
-
3 # 熊熊生活也歡樂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家長的縱容和溺愛
我們看新聞,經常發現,很多熊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做法居然不以為然,甚至說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啊!”“孩子不都這樣嗎?”正是父母的這種態度加劇了熊孩子的行為,這種放縱的態度、對孩子不加管束的行為在他們看來是愛的表現,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表現。這樣的父母對家庭、對孩子、對社會都缺乏一種責任感。
2.家長的忽略
因為父母工作忙,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導致孩子無法無天而做出犯法的事,如小偷小摸、打架鬥毆,這樣的新聞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這其中有的是因為父母太忙,對孩子疏於管教,導致孩子養成自由散漫、任性胡為的性格;有的是因為出於報復,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故意犯罪。
3.家長是個熊家長
有的家長自己就很有問題,成天忙著吃喝玩樂、打牌賭博,而對孩子的教育則絲毫不重視。有的家長出門在外,總是隨地吐痰,很不注重自身形象,也沒有公共道德意識,甚至有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喝酒、抽菸,帶給孩子反面教育。孩子年紀小,對事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有樣學樣,走上彎路,成為人們眼中的“熊孩子”。
相信孩子成了“熊孩子”,家長也很不好受,畢竟望子成龍是所有家長的心聲。那麼,面對熊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呢?
1.家長必須以身作則
孩子成了熊孩子,一定有家長的原因,是溺愛過分也好,是無暇顧及也好,都是家長的過失。家長必須尋找自身的原因,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對孩子減少溺愛,多些關心,認真給孩子樹立規矩,並監督指導孩子執行這些規矩。另外,家長自身的一些毛病也需要改掉,比如注意公共衛生,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爭取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成為孩子的驕傲。
2.弄清孩子“熊”的動機
比如我們在前文中說到,有的孩子犯罪是因為想要引起父母的重視,是對父母長期忽略的反抗。所以要想治理熊孩子,必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熊”,是出於對別人的討厭,還是出於對父母的反抗,或者是出於自身生理行為。只有搞清楚孩子淘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減緩孩子的情緒壓力,然後讓孩子接受改變。
3.制定懲罰規則
如果想治理熊孩子,就必須給孩子制定規則。比如看電視、吃飯、走路、學習都需要制定規矩,如果執行不當,或有意破壞,就需要接受懲罰。而有的父母為了樹立威信,認為自己說了孩子必須立刻執行。此時應告訴孩子,我再給你五分鐘,或者提供給孩子選項,讓他自己做主,並對結果負責。
熊孩子最需要的是對自身行為的約束,比如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拿兩袋孩子最喜歡的食物給孩子,告訴他“這是你今天和明天的零食,如果你今天全部吃完,那麼明天就沒有了,如果我明天發現你留了一袋,那我還會再獎勵你一袋。”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莉莉麻麻育兒記
很多熊孩子是家裡寵出來的,如果父母轉變教育方式,好好引導,還可以變成好孩子。但有一類熊孩子卻不好教導,那就是離異家庭的熊孩子……
我們村有一個和我們同一天結婚,同一年生孩子的家庭,孩子小的時候,他媽媽經常帶他到我們家玩,和別的孩子沒什麼不同。可孩子4,5歲的時候,父母突然離婚了。好像他爸爸做了上門女婿,他媽媽改嫁了。孩子就開始有了變化。
因為我跟老公在外地,回家後自然會接送孩子去幼兒園,開始的時候見到我,就問他奶奶說我都回來了,他媽媽啥時候回來?看到孩子含著淚水,心裡挺心疼。說放學來我家玩,孩子卻倔強的說不來。以前他很高興來我家跟我兒子玩的。後來再見到我,就推他奶奶,問他媽媽啥時候回來,推他奶奶的力氣一次比一次大,眼裡的淚一次比一次少,而我一次比一次心疼。問他奶奶他父母有沒有經常給他打電話,他奶奶只說他媽有時候打電話。
慢慢的,那孩子只有我兒子一個朋友。開始的時候偶爾來我家玩,後來讓他爺或他奶陪他來我家喊我兒子去他家玩,再後來派他爺或他奶來叫我家孩子去他家玩。他奶奶說,怎麼辦呢?爸媽離婚了,可憐!
慢慢的,孩子越來越任性。甚至動手打他奶奶。有次我家孩子去他家玩,把我家孩子手弄破了。那孩子放學後慢慢變的窩在家裡不出門,好不容易出次門,喊我家孩子跟他爺他奶去地裡,還把我家孩子推水坑裡,他爺爺給抱出來的。我有心不讓我家孩子跟他一起玩,他爺爺來我家我沒讓孩子出去,他奶奶領他來了,看著一樣大的孩子,個頭才到我家孩子肩膀,瘦弱的樣子實在讓人心疼。只能讓我家孩子隨他去了,讓他們保證不打架。其實我家孩子從來沒動過手。他奶奶說咋辦呢?那孩子就我家孩子一個朋友。
現在那孩子和我大兒子都十多歲了,還是放學後不出家門,還天天抱著手機不鬆手,他爸媽也都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孩子,也都夠顧不上他,他依舊跟他爺爺奶奶生活,依舊任性,也只有希望透過老師的教育讓這個熊孩子慢慢變好……
回覆列表
熊孩子這個話題,我想我有發言權,因為我有此經歷。
我哥哥的小孩子現在就很熊,並且自我意識非常強,一點小事不如意或是你沒有按照她說的辦,她就會發很大的脾氣,甚至因此發怒並且牽引到他人身上。
在我和熊孩子相處過程中,我發現有幾點是值得我們作為家長的思考。
一是過度溺愛孩子,孩子生下來是個寶,處處慣著,尤其是爺爺奶奶一輩,特別寵孩子,總是答應孩子不合理的要求,長期以往
二是父母的原因,有些父母本身就有點帶熊孩子的原因,蠻不講理,導致孩子有樣學樣
三是家裡沒有給孩子樹立規矩,孩子就有點肆意妄為,自己想幹嘛就幹嘛
這幾點基本在我哥哥身上都有,一個孫女很寶貝,基本全家寵那種,要什麼給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