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明朝開國元勳傅友德出身農家,在元末大戰亂中,相繼追隨紅巾軍領袖劉福通、李喜喜、明玉珍和陳友諒等人作戰,等到陳友諒弒殺天完皇帝徐壽輝、自稱漢帝后,傅友德因對他的行為不滿,便轉而投奔了朱元璋,時在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傅友德雖然很晚才歸順朱元璋,但此後在破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中原等戰事中均立下大功,由是深得朱元璋器重。

    明朝肇建後,傅友德又率軍平定山西、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對於消滅元朝殘餘、統一國家貢獻良多。朱元璋為獎賞傅友德,不僅進拜他為太子太師,封潁川侯,還跟他結成兒女親家(朱元璋第九女壽春公主嫁給傅友德長子傅忠,傅友德之女則嫁給朱元璋之孫、晉王朱濟熺),真可謂榮寵至極。但正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一旦傅友德官爵、名望達到人臣至極,針對他的“定點清除”計劃也就此展開。

    而傅友德之所以被朱元璋盯上,並被列入“必殺名單”,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因為他是晉王朱濟熺的岳父,而朱濟熺負責鎮守山西,手中掌握著數萬精騎重兵,朱元璋很擔心自己晏駕後,他會夥同傅友德作亂,以奪取孫兒朱允炆的皇位;二是因為他與大將藍玉的親密關係,如今藍玉已因“謀逆”被殺,傅友德難免會有兔死狐悲之感,若再經人挑唆,難免不會做出驚人之舉。

    朱元璋的擔心似乎有些道理,因為不久後他便得到密報,稱定遠侯王弼因與傅友德交好,在某日閒聊時曾跟他論及時局,憂心忡忡地說道:“皇上年事已高,可能不久便會剷除我們,這可怎麼辦才好?”傅友德聽完後沒有說話,只是不斷地嘆氣。正因如此,朱元璋認為傅友德已經心懷不滿,為防止出亂子,必須要儘快剷除他。果然沒多久,朱元璋便藉助宴會之際,將心中所想付諸行動。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朱元璋在宮中宴請文武百官,結果當他走到宮殿的門口時,卻發現當時執勤的侍衛沒有按照規定佩帶劍囊,心中大為不滿。經向身邊的侍臣問詢得知,這名侍衛不是別人,正是傅友德的第三子傅讓。朱元璋聽完後點點頭,但並沒有說一句話。

    不久宴會正式開始,朱元璋故意做出一副歡快的模樣,將傅友德召至身邊,跟他暢聊往事、把酒言歡,氣氛相當和諧融洽。然而等到宴會剛剛結束,侍從們還沒來得及撤去第一道菜,朱元璋突然臉色大變,拿傅讓沒有佩帶劍囊一事來發難,責備傅友德教子無方,以至於做出對皇帝大不敬之事。傅友德見皇帝暴怒,便趕緊起身告罪,並請求把兒子帶到皇帝面前謝罪。

    然而傅友德剛剛走出宮門,便接到衛士傳來的口諭,要求他把倆兒子殺死(注:傅友德共有四子,其中第二子傅春過繼給兄長傅友仁,第四子傅添錫戰死,此處所指的“兩子”,應該是他的長子傅忠和第三子傅讓),然後帶著他們的首級入宮。傅友德聽後如五雷轟頂,但既然是皇帝的命令,他也只好照辦不誤。

    殺掉兩個兒子後,傅友德提著他們的首級入宮,並再次向皇帝謝罪。沒想到此時朱元璋卻變了一副面孔,大義凜然地指責傅友德,稱他無故殺死自己的親兒子,實在是冷血殘忍,簡直是禽獸不如。傅友德聽後氣得吐血,知道朱元璋如此戲弄自己,擺明是已經對他心懷猜疑,想讓他自殺了賬。

    一想到此,傅友德便悲憤至極,最終索性橫下一條心,從袖口抽出匕首,然後指著朱元璋的鼻子怒罵:“你這個無道暴君,不就是想要我們父子的人頭嗎?好好好,我今天就死給你看!”說完,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傅友德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而死。

    會冬宴,從者徹饌,徹且不盡一蔬。太祖責友德不敬,且曰:“召二子來!”友德出,衛士有傳太祖語曰:“攜其首至。”頃之,友德提二子首以入,太祖驚曰:“何遽爾忍人也?”友德出匕首袖中,曰:“不過欲吾父子頭耳。”遂自刎。太祖怒,分徙其家屬於遼東、雲南地。見明人張岱所著《石匱書》。

    朱元璋本來沒有當場殺死傅友德的想法,他希望看到的,是傅友德跪地叩頭、哀嚎乞憐的場面,萬萬沒想到他的反應竟會如此激烈。見了血的朱元璋青筋暴跳、狂怒不已,立刻下詔將傅家男女老少全部發配到遼東、雲南。一代名將竟然被暴君當場逼死,家屬也被遠流邊疆,這樣的結局,真是令人萬分唏噓。

  • 2 # 我不是易中天

    傅友德沒有和胡惟庸一樣弄權,也沒有和藍玉類似張狂,如果非要提到結黨營私,勉強算得上淮西一派,可惜淮西的老大是李善長!

    論以上種種,傅友德在人際關係和個人品質方面都無可挑剔,那麼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明朝老將莫名身死,難道不夠冤?

    我們先看官方關於傅友德的死亡報告:頴國公傅友德卒——《明太祖實錄》

    輕描淡寫、言簡意賅的七個字就把傅友德的死不清不白的囊括,我們只能著手其死亡背景來尋找蛛絲馬跡

    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藍玉案》爆發,捕魚兒海一戰成名的藍玉定罪謀反人頭落地,在藍玉之前,主將馮勝因為侵吞珍寶良馬、強佔敵女被降罪

    在馮勝之前,徐達、李文忠、鄧愈等,死去的死去、降罪的降罪,年老的年老。此時的大明武將系統已經不復開國榮光,鐵甲依然在,可惜武將凋零

    綜合來看,傅友德算得上繼洪武遠征後最具權勢、最有資歷、最有能力、最強戰力的武將之一

    朱元璋對傅友德也是讚譽過: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似曾相識,他也和藍玉說過:吾子仲卿、藥師,更巧合的是傅友德和李善長一樣同樣擁有兩塊免死廢鐵

    從李善長至藍玉這一波人的嗝屁,除了自己作死外,在專權的朱元璋面前一切都是鬼扯的,童話裡不是你要的那個天使,那麼又何傅友德有什麼關聯?請看重點:

    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太子朱標病亡,其子朱允炆繼太子位

    從廢除丞相制說起,淮西黨和浙東黨的爭鬥不斷,最後胡惟庸案事發,丞相制度徹底被廢。郭桓案、空印案、包括藍玉案都是挑釁皇權,無視律法,更直白點就是不把朱元璋這個人放在眼裡,然後上萬上萬的人頭落地。事實再次證明,朱元璋的專權和他的胸襟一樣狹隘,在他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容不得別人半點染指,他的限度是零容忍帝王繼承人不在,孫子難登大堂,可荊棘還是帶刺,這就是暮年的朱元璋面臨的困窘,如何讓朱氏一族永享大明江山成了朱元璋最後的奢求。大明外患以除,內亂以平,此時的傅友德就成了荊棘上的刺,朱元璋心頭的梗。那麼傅友德準備接招吧!

    在《明史湯和傳》有一段話耐人尋味:帝春秋寖高,天下無事魏國(徐達)曹國(李文忠)皆前卒,意不欲諸將久典兵,未有以發也。

    徐達、李文忠死後,朱元璋已經不願意讓將領長期率領軍隊,只是沒有提出來罷了。湯和看透了這一點,所以用臣犬馬齒長、不堪驅使的理由主動讓出兵權,安享晚年。

    可傅友德沒有看透,他更沒有敏銳的從藍玉案的背後反思,帝國在青不接黃的特殊時期,武將權柄過大會有怎樣的後果,那麼傅友德只有死才能讓朱元璋安心至於《石匱書》記載:藍玉誅,友德以功多內懼,定遠侯王弼謂友德“上春秋高,行且旦夕盡我輩……”最後朱元璋宴請發難,傅友德先殺子後自殺的情節完全站不住腳,完全是作者張岱一面之詞

    當時傅友德已經知道自己備受猜忌,那麼他完全可以主動請罪釋兵權,甚至造反。沒必要拿自己的人頭賭氣,拿親生兒子的人頭撒怨!那麼我更確信,傅友德被不見光的手段悄悄抹除,所以歷史對其身後之事模稜兩可,至於《明史》記載:所謂“賜死”方式,只有我們回到明朝才知道!

    參考資料:《明太祖實錄》、《明史湯和傳》、《石匱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美國就化學武器再次向敘利亞施壓?